昨天上午,新街口莱迪广场附近,5个衣着简朴的中年男子,各拿一块求助牌,牌子上写着各自孩子的病情,“范旭龙,10岁,2012年11月14日被查出白血病……”他们站成一排,牌子前放着一个求助箱。天空下着雨,但这样的阵容还是引得不少市民驻足,路过的人不时掏出1元、5元、10元不等,放到了救助箱里。 记者了解到,这5名男子都是东北人,年龄不等,工作也不相同,但当他们站成一排,便有了一个共同的身份——白血病患儿的父亲。昨天,他们来到南京,希望通过“乞讨”,延续孩子的生命。 晴天霹雳,儿子突患白血病 范玉成老家在黑龙江农村,以前一直在一家小区物业烧锅炉,一家三口虽然不富裕,但也能维持正常的生活。1年前,他10岁的儿子范旭龙,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到沈阳盛京医院接受治疗,“1年花了20多万,现在每个月至少还得花上5000元、6000元。”范玉成说,高额的治疗费用,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捉襟见肘。 为了陪护儿子,夫妻俩不得不辞了工作。但是,高额的治疗费用从哪儿来呢?儿子病床前不能缺人,二人都只能隔三差五,做一些临时性的工作。但是,微薄的工资相对于动辄数十万的治疗费用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 怎么办呢?范玉龙一咬牙,做了个牌子,走上了街头“乞讨”。在医院里,他又遇到了同病相怜的老隋等4人。5个人一合计,个人的力量总是微薄,不如“抱团”乞讨。 不敢回家,不乞讨就没钱买药 从今年5月开始,走投无路的范玉成等人,先后辗转大连、沈阳、北京、天津等地,他说多的时候一天能讨到四五百元,少的时候只有七八十元。半年来,共筹得3万多元。 “有的老年人看见我们就说,他们比咱们还壮实呢,这么有体力,干点什么不好,非要在这要钱。还有的人说,现在国家不都有政策吗,还用出来要钱,肯定是骗子。”范玉成叹了口气告诉记者,白血病孩子需要每天有人在身边看护,父母根本不可能干一些稳定的工作;另外,国家虽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可是孩子用的药多数都是自费的。”一直站在一旁不吭声的老隋说道,他家孩子每个月光用药就得花上2万多,“这么多钱,让我们到哪儿去挣?” 抱团乞讨,他们的名字叫父亲 范玉成等5人都是东北人,他们的孩子最大的13岁,最小的5岁,都患有白血病,同住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记者了解到,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坐落在沈阳,每年都会接受100位左右的白血病患者。患儿的父亲们也因此组成“自救组织”,奔波在各大城市,想用“乞讨”来的钱让孩子活下去。 “在盛京医院像这种组织有四五个,跟我们一样,都是几个患病孩子的父亲聚在一起,来到大城市求助,希望好心的市民帮一帮孩子”。据范玉成介绍,他们几个人,一天好的时候能收到好心人的捐款约1000-2000元,“筹集到的钱,哪家的孩子病情严重,就先把钱给哪家的孩子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