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导小伙子,希望他早日结束流浪生涯。
故事1
28岁小伙丢身份证瞒着家人流浪
他太内向了:因误会离家,回家也不肯开口要户口簿办证
时间:昨日凌晨0时30分
地点:市区百源清池旁铜佛寺
人物:南安罗东小黄
见到小黄时,他戴着一顶帽子,一个人蹲在百源清池旁一棵大树下,默默打开装着食物的塑料袋,准备吃饭,身旁是他沿途捡来的一些矿泉水瓶和废纸品。此时已是深夜零时,整个城市正在进入梦乡,而小黄说,他的工作才刚开始。所谓工作,就是上街捡矿泉水瓶、废纸回来卖。
“听你的口音像是本地人?”细心的义工猜测,小黄流浪定有难言之隐。
“我是南安罗东的。”小黄慢慢打开话匣子。他今年28岁,过去在老家一家工厂打工,两年多前因与父母的一次误会而离家出走。
“我去永春见网友,但没见到,父母不信。”那一年小黄在网上认识永春一个女孩,聊了一段时间后,两人相约在永春见面。小黄奔赴永春,等了一个晚上,没见到对方,手机还被偷了。小黄为此十分伤心,回到家中,还得不到父母亲的理解,他就此离家。
“原想来泉州打工,但身份证又丢了。”小黄说,他是个糊涂虫,一代、二代身份证都丢了好几次了。两年多来,由于没有身份证,人又内向,他怕被父母责怪,几次回家都没有向父母要户口簿去补办身份证。
在泉州流浪的日子,小黄白天就在泉州大桥下睡觉,晚上才出来捡垃圾。今年6月,小黄回了一趟家,但他并没有向父母说明自己的境遇,“他们以为我在打工呢”。
义工们劝小黄先回家补办身份证,再找工作开始新生活。“你还这么年轻,不应该过这样的日子。”小黄说,他也想找一份工作好好干,但苦于没有身份证,而又不愿让父母知道他在泉州的情况。“我想找份工作,有钱了再回家。”
“如果找到工作,你会好好干吗?到工厂上班会习惯吗?”义工询问。
“不怕困难不怕苦!”小黄的回答坚定而有力
凌晨0时许,文化宫铜佛寺旁,记者和义工为一名露宿的老人送上棉被衣物和食品。
故事2
没挣钱不肯回乡 与义工约定找工作
时间:昨日凌晨1时
地点:百源路铜佛寺旁
人物:55岁的河南漯河人老吴
夜深了,55岁的吴延峰在百源清池旁蜷缩成一团,身下是塑料袋,身上只盖半截被单,大半个身子露在外面。当义工陈妙丽给他盖上新棉被时,他醒了过来。
“大叔,这被子是送给你的。”义工告诉他。
“哎呀,谢谢!”
老吴今春从河南老家来泉州打工,刚到不久,身份证丢了,没地方可去,就到工地打扫垃圾,“灰尘太大,肺受不了”。干了一段时间,他辞工流落在外。“家里除了一个姐姐,没有亲人。”他说现在这个情形,他没脸回家。过几天同村一个做水果生意的老乡又要来泉州,老吴准备去投奔他。
他还和义工约定,如果还找不到事干,他再与义工联系,请他们帮忙找工作。
大坪山隧道内,寻找下一位流浪汉。
【义工心声】
救助流浪汉
我们心里含着泪
送温暖过程中,大家感触很深。博洋家纺工作人员常福荣作为一名义工,在个人微信中记录下点滴心情。
第二晚,我们再次上街,在温陵路的天桥下见到一位前一天已救助过的大叔。他的工作就是打捞内沟河的垃圾,他说工钱低,租不起房,已在天桥下或八角凉亭安营扎寨一年多了。
去年“暖冬行动”第一季,他就获得过救助。这次我们又给他送去吃的、穿的和棉被。让人意外的是,前晚送的被子不见了。大叔说:“你们给的被子挺大挺暖和,会垂在地上,我怕弄脏了,收起来放在朋友那了。你们要收回去的话,我取来给你们。”他的话让我们震惊,我们忙解释:“我们不是来要被子的。今天回访,是想了解您还有什么需要帮助的。”
还有一位老爷爷,70多岁,没有亲人,在室外8℃的低温天气下,一个人躲在隧道里,身上只盖一条薄被。记者在采访他时,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是含着泪。他们真的需要帮助,需要社会更多的关爱。
2013-12-20 08:45:45 泉州网
涂门街头,记者详细了解露宿者情况。
东南公益联盟“暖冬行动”爱心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