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19|回复: 0

[一般新闻] 焦躁或抑郁悄然失踪 老人走失成日益严重社会问题

[复制链接]
江西陈华 发表于 2014-1-26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因为抑郁,他们悄然离家;因为老年痴呆症,他们出门后就找不到回家的路……
  老人走失成日益严重社会问题
  编者按:在城市的街头,我们时常会看到目光呆滞、动作迟缓的老人或在茫然行走,或蜷缩在街头墙角;翻开报纸,关于老年人的寻人启事时常映入眼帘。本报热线经常接到寻找走失老人的求助,微博上也经常有网友转发“寻找外婆”等信息。“老人走失”已成为一个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为寻找走失的老人,儿女风雨兼程四处奔波,有的老人被幸运找回,有的一去不返,在儿女心中留下永远的痛。让我们关注失踪的老人:回家的路在哪里?本报今日推出系列报道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记者 骆南华 实习生 吕佳鸿
  1月17日,网友在南宁白沙大道路边偶遇的流浪老人“帽子叔”。 网友“钢牙妹纸”供图
图为至今仍未找到的十几个失踪老人(合成图片)。 南国早报实习生吕佳鸿制图
  1月17日,一位大约60岁的流浪老人,孤独地走在南宁市白沙大道。他背着一床棉胎,头上还戴着12顶草帽。一名网友将老人拍照上传网络:“他是谁?为何流浪街头?你有他家人的线索吗?”在春节越来越近时,还有多少像“帽子叔”这样的老人未能回到家中呢?记者对在本报及一些寻亲网站上寻找老人的启事进行了跟踪调查
  焦躁或抑郁
  老人悄然失踪再无音讯
  南宁市的覃女士这些天一直不敢关机,生怕错过任何一条关于父亲的线索。可是望眼欲穿10多天,她依然没有父亲的消息。
  覃女士的父亲叫覃修楚,今年57岁。1月4日,覃修楚因忘记带钥匙,只能徘徊在南宁市沙井大道附近的家门外。由于他妻子回娘家了,他当晚只好借宿在亲戚家。当晚,他显得异常躁动不安,一个晚上都在亲戚家楼下来回走动,喉咙沙哑得说不出话来。第二天早上,他独自离开了。
  1月7日上午,他妻子回到家时没看到丈夫身影,才确定他失踪了。全家人到他曾打工的砖厂查找,但没有音讯。据覃修楚的小姨子介绍,覃修楚曾轻微中风一次,平时神志正常,只是性格有点孤僻。
  在电视台、报纸上刊播寻人启事无果后,覃修楚的亲属到派出所报了案。民警打开天网监控录像查找,遗憾的是未发现他失踪时往哪个方向行走,因为有的天网摄像头已坏掉。
  像覃修楚这样因为心情焦躁、抑郁等原因得不到及时疏导安抚而失踪的的老人,并不少见。
  如果现在还活着,柳州市的陈茂宪有60岁了。2009年3月份,他下岗失业后被安排到一个小区当保安,后来被辞退。他当时已经55岁,没有经济收入,妻子早已跟他离婚并带着儿子重组家庭了。离异、失业,加上一些小疾病,令陈茂宪得了严重的抑郁症。2009年7月3日上午,他离开柳州市八一路的住处后再无音讯。
  家人寻找陈茂宪未果,只能把痛苦深埋心底。陈茂宪的姐姐说,弟弟可能已不在人世了。
  老年痴呆症
  他们出门就忘了回家的路
  老年性痴呆又叫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一种病。在众多寻亲家庭中,走失的老人多数患有此病。他们常常是出门散步或者下楼买份报纸,就忘记了回家的路。
  卢女士给记者讲述了他们一家将老人找回来的经过:去年7月20日傍晚,她患有轻微老年痴呆症的爷爷,像往常一样出门到南宁市南湖公园附近散步,直到晚上八九时都不见回家。她奶奶出门找不到人后,全家都慌了,立刻发动所有亲朋好友寻找,就连远在老家来宾市的亲戚也上南宁帮找人。他们迅速在电视台和报社播发寻人启事。
  在老人失踪的第二天,卢女士一家又赶到南湖公园,从早上一直找到次日凌晨二三时,把南湖公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找遍,“就差没把草皮翻过来”,但还是未找到人。当夜下起暴雨,家人更是对老人的安全担心不已。
  抱着决不放弃的念头,卢女士的家人和朋友再次出门寻找,她则赶到文印室印刷寻人启事。不久,她接到家人在南宁市青秀山附近找到爷爷的消息,喜极而泣。她爷爷被找到时,正一个人走在路上,衣服很脏,裤子撕了一个大口子,见到家人就嚷嚷说脚痛。
  找到爷爷的当天,卢女士全家小聚了一顿,全家人一齐向爷爷敬酒祝福。经过这事后,心有余悸的卢女士给爷爷买了一只带GPS定位的手表,防止悲剧再次发生。她说:“给老人足够的关怀是必须的。”
  寻亲路漫漫
  有的人找了十多年还在找
  老人走失后,不少子女从此走上漫漫寻亲路,有的找了十多年还在找,有的不惜倾家荡产。他们的努力,也感染了更多爱心人士,许多人纷纷帮助寻找。
  南宁市的张女士全力寻找离家出走的姥姥,就曾获得了数万人接力帮助。去年9月28日中午,她的姥姥因和家里人有些误会,就从南宁市邕宁区的家中离家出走。当天,张女士全家出动,可是没找到人。焦急的她在微博上发出了寻找姥姥的信息。
  回想起当时寻亲过程,张女士仍然深有感触:“有几万人帮转发寻人微博,有几百人评论,他们都很关心老人的健康,怕老人挨饿受冻,祝愿老人早日回家。”姥姥在第二天就找到了,而愿意帮助张女士一家寻找老人的电话还是不断,令她很感动。
  70多岁的南宁市民马连娇失踪的信息,至今还挂在由国内寻亲志愿者建立的“中国失踪人口档案库”网站上。马连娇在2008年11月12日早上从南宁市西乡塘区陈东村走失,其子潘先生全家多日分头寻找无果。
  潘先生说,他现在上街看到那些无家可归的老人都会很心痛,因为会想起自己的母亲,想到母亲也许在城市的某个角落餐风露宿。
  老人失踪几年来,潘先生全家一直没有放弃寻找。每次开车看到路边有流浪的老人,潘先生都会下车仔细查看是不是自己的母亲。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会印发寻人启事,在南宁、武鸣的各个乡镇村落张贴。他说:“只要能找回老母亲,花多少钱我都不在乎。”
  记者调查
  空巢老人走失现象比较多见
  根据全国老龄委官方网站刊载的消息,中国正“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朝“少子老龄化、独子老龄化、空巢老龄化、无后老龄化”转移。特别在农村,人口流动导致“赡养责任人口”大量流失,增加了农村老年人与儿女的分居比例、空巢比例。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空巢老人走失的情况比较多见。
  2006年4月26日,60多岁的老太太李姆汉,在隆林各族自治县走失。据老人的女儿黄女士介绍,那天中午,母亲和父亲吵了一架后便出走了。因为两位老人是自己住的,子女并不知道两老争吵的事。母亲失踪后,多年来只要有一点儿消息,全家就一起出动,但每次见到的都不是自己的母亲。
  黄女士一直陷在深深的自责中。她说:“母亲在哪里?吃得饱不饱?穿得暖不暖?想到这些我心里就很难受。”多年没有音讯,家里有些亲戚已经泄气了,但黄女士依然相信母亲还活着,相信总有一天还能见到母亲。
  全国老龄委有关老龄人调查的文章指出,高龄、文化程度低、独居、单身或丧偶、家庭收入低、家庭功能和社会支持不好的老年人或老年人中的女性,容易产生孤独心理。除了生理因素,子女身处异地求学或工作也使老人成为孤独的空巢老人。形只影单下的孤独、寂寞心理,发展下去就会引发抑郁症等多种精神疾患。这种情况下,老人走失就变为可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 ( 吉ICP备08101543号 )

GMT+8, 2025-1-11 23:34 , Processed in 0.038811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