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男一女被带回派出所调查,躺在屎尿中的陶丽莎(小璇璇),凄惨生活终于到头) 小璇不幸遭遇牵动读者和网友心
热情市民:我们愿意为她捐款数家医院:我们为她免费治疗
核心提示
数百个热线电话,上千条网上评论,众多媒体的关注……一夜之间,被“三牙”操纵的乞丐女童小璇璇成为上万人关注的焦点,幕后操纵者成为万众唾弃的刽子手,挺身而出的刘先生等人成为人人称颂的英雄。
昨天,本报的报道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警方正在全力追查“三牙”的下落,深入调查“王亚琳”的真实身份;热心市民主动提出要为小璇璇捐款,有医院表示要为她免费治疗。今天,本报将为小璇璇设立专项捐款热线,接受来自各方的帮助。
最关心
读者问题惊人一致:“小璇璇怎样了?”
从昨天上午9时一直到晚上8时,记者桌前的热线电话几乎没有停过,估计昨天就接到超过150个电话。大家开口问的第一个问题惊人地一致:“小璇璇现在怎么样了?我们能做什么吗?”远在北京的夏小姐,本身就是一位媒体工作者,在网上看到这条消息后,她上午就拨通本报热线急切地表示:“需要我们发动全部朋友的力量来帮助小璇璇吗?我们甚至可以给她联系北京的医院为她治病!”中山的雷先生最先提出要给小璇璇捐款:“你们快成立一个基金,我们愿意为这些孩子捐款,帮他们治病。虽然一个人的钱有限,但我一定会尽自己的全力。”接下来,读者打来的电话都表示出相同的意愿。
小璇关心同伴下落
最想治病在穗读书'昨天下午,记者在白云区石井街派出所看到了笑逐颜开、准备录口供的小璇璇。她一把抢过记者手中的报纸,虽然她看不懂上面的文字,却瞪大了眼睛指着照片上的“王亚琳”问:“她现在哪里?把她抓了吗?”当得知“王亚琳”就关在石井街派出所时,小璇璇脸上露出了高兴的笑容。照顾她的林先生告诉记者,从1月6日晚上回到家,小璇璇睡觉也踏实了,话也明显多了,一高兴就钻到他们怀里咯咯地笑个不停。
与此同时,小璇还不忘打听小同伴们的下落。她指着照片逐一地问他们现在有没有吃的、穿的,一个个数着告诉记者:“这个女孩(丽莎)是‘王亚琳’捡回来的,这个小男孩(龙龙)根本不是她的儿子,她在老家的两个儿子还在读书呢。”
当记者问她现在最想干什么时,小璇璇爽快地说:“想治病,治好了病在广州读书。”她坚决表示不愿意回老家:“一回家就会被带出来(乞讨)的。”
据了解,小璇的悲惨遭遇见报后,广州市有数家医院提出要为她免费检查治疗,这令所有关心小璇的热心人都看到了曙光。
最痛恨
气愤难平致电本报:“三牙”真的该死!
在网上、电话里,无数的谴责声音如利剑一样朝“三牙”、“王亚琳”刺去,甚至有极其愤慨的群众表示:“这样的人该死!”
在东莞工作的朱先生在电话那头气愤难平:“‘三牙’完全不配活在世上!小璇璇的亲生父亲该判重刑!”番禺区的辛女士声音有些哽咽,她说自己看到报纸直掉眼泪:“一定要严惩凶手,狠狠判刑!连动物都有人保护,这些孩子是活生生的人哪!”学法律出身的夏先生详尽地分析了“三牙”们的违法行为,他指出:“如果‘三牙’是买小璇璇回来故意伤害后操纵乞讨的凶手,他触犯了《刑法》,租用他人侵犯了小璇的人权,利用小璇乞讨属于不合理用工,这些都足够判他的刑了。如果是亲生父母逼孩子这样做,他完全未尽到监护人的责任,严重地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
警方为小璇录口供
一男一女已被拘留
昨天,白云区石井街派出所继续对该案件进行深入调查取证,4名被解救的孩子暂时还安顿在派出所内。昨天下午,本报记者前往派出所录口供,刘先生、林先生等全力配合警方工作,并表示随时有需要随时到场。依据法律程序,小璇璇在两名成年人的陪同下录了口供,并指认了涉嫌幕后操控的王亚琳等两人。
石井街派出所方面表示,昨天带回派出所的一男一女已被拘留。对于群众十分关心的“三牙”下落,警方表示正在全力跟进,有关案件调查的详细情况不便透露。
最佩服
满怀敬意连拨电话:刘先生行为很伟大
读者、网友们没有忘记在报道里提到的小璇璇的“救命恩人”——刘先生他们。一名在东莞打工的周先生连续两次致电本报热线,就是要补充一句“最重要的话”:“我代表全体打工者向刘先生他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他们是真正的英雄。”在白云区新市居住的荣小姐称,自己以前天天看到“小璇璇”,这两天不见她了,正有些担心,看到报纸才知道“小璇璇遇上了大好人,我真的佩服刘先生他们,虽然我也很同情小璇,想帮她,但是一直不知道该怎么做,心里真有些怕背后那些人是黑社会。刘先生他们的行为真可以称得上伟大。”
废寝忘食劳碌奔波
爱心天使不愿曝光
昨天下午,记者再次和刘先生他们见面,当把这些读者的反应告诉他们时,刘先生忙不迭地躲开记者的相机:“我们不愿意‘曝光’,我们这么做是应该的,我们只想更多的人来关注更多的小璇璇。”两次匆忙的接触,记者只对刘先生等人有很简单的认识:刘先生是个斯文的生意人,戴着一副眼镜,谈吐很文雅,他镇定地指挥了营救小璇璇的全过程。在陪同记者深夜暗访“三牙贼窝”的过程中,他妥善地安排了自己的朋友们看守、望风、堵截,是整个事件实实在在的第一大功臣。昨天,他又奔忙在派出所和医院之间,为追查案件提供尽可能多的线索,一直弄到晚上10时多还没能休息。
闲暇之余,刘先生和记者聊了会天,记者才知道,他和照顾小璇璇的林先生等人是在做公益事业时认识的,平日里他们会聚在一起,到医院里看望孤寡老人,帮助小璇璇这件事,大家只是简单地商量了一下,就决定去做了。昨天,林先生和妻子一直陪在小璇身边寸步不离,他很高兴有医院愿意给小璇璇提供医疗护理:“我们都不是医生,只能手笨脚粗地给她涂点药膏,晚上起来两次,看看她要不要换纸尿布,如果有了专业护工,就能把小璇璇照顾得更好。”
解救小璇的热心市民
刘先生投书本报
今天《信息时报》报道了小璇的遭遇,实在令闻者流泪……在小璇这件事上,给我们看见了几件事:单靠几个好心人做几件这样的好事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需要的是整个社会的力量,包括政府各相关机构,如公安部门、福利部门等,还有社会中善良的人,当然少不了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媒体记者们。
事实上,《信息时报》在接到报料后,立刻作出反应,马上派记者前来采访。为“小璇”事件的真相曝光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今天,警方正式立案侦查,并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而且又有广州的医院愿意无偿免费为小璇把伤病治疗,《信息时报》功不可没!
但是,我们看到小璇的遭遇,也给我们这些善良的人们提了个醒:我们每次在路上或在人行天桥上,当我们的同情心被这些乞讨的可怜小孩触动时,我们的施舍是否能给他们实际的帮助呢?还是可能会使这些伤残的小孩继续成为犯罪分子赚钱的工具呢?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这几个孤残儿童日后如何安置?路不平
2004年1月8日下午7时
市民献计
家住中山五路的王小姐建议:
带儿童乞讨者要作身份调查
据初步统计,在昨天100多个热线电话中,提出要对那些带婴儿、特别是带残疾儿进行乞讨的大人,警察、城管均应有权利对其身份进行核查,并应对那些有意摧残残疾婴幼儿的行为进行严惩。
王小姐表示,自己住在中山五路附近,经常会看到一些只有七八岁大的小孩子还带着一个只有几个月或一岁左右的小孩子在乞讨,还有一些妇女带着残疾的婴儿以无钱治病为由希望大家能够施舍。她也是一个5岁孩子的母亲,每当看到这种情景都会忍不住放下些钱。但时间长了,她也会去问问那些孩子们,家里有什么人?为什么要乞讨?但得到的总是惊恐和怀疑的眼神,特别是对那些将残疾婴儿浑身上下弄得脏兮兮,甚至特意将孩子的伤处或残疾处裸露在外,并放在冰冷的地上。对着那些只顾讨钱的“妈妈”、“奶奶”或“爷爷”们,她在给钱的同时总忍不住会上前责怪几句:“为什么不把孩子洗得干净点?为什么不给孩子盖暖一点?”。王小姐说:“看了你们的报道,我哭了,在替那些可怜的孩子难受之余,我也愤怒了,甚至我发觉自己以往的好心似乎被愚弄了。是的,如果没有这些孩子,我是不会给那些人钱的。所以,我们强烈要求,警察或城管应该对那些带着孩子乞讨的人进行身份核查,严厉打击那些利用摧残病残婴儿进行乞讨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