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24|回复: 0

[寻亲线索] 25年前被弃的她遇上了三个爸爸和一群热心邻居

[复制链接]
老天有眼 发表于 2014-4-12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袁红跟幺爸(左),还有当年一起抱她回来的孟世华合影。
  25年前,一名脸上长着血管瘤,瘦得跟小鸡崽似的女婴被抱到了当时的民主村。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她活不了多久。但在三个“爸爸”的悉心照料下,喝张家的奶,吃孟家的饭,女婴健健康康活了下来,血管瘤也渐渐痊愈。
  25年来,被取名袁红的女孩,先后经历了两个“爸爸”的离世,也饱尝了母爱的缺失。
  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脑海里有一个声音越发强烈—找到亲生父母,一起来感谢给了她第二次生命的人!
  得知袁家的闺女要寻亲,10号,九龙坡区西彭镇东林村14社的老邻居们又坐到了一起,出谋划策。院坝里的一棵香樟树郁郁苍苍,它跟袁红同龄。
  带回希望
  村里袁家三兄弟都是单身,老大袁德富38岁了,很想收养个小孩
  时间回到那一年初夏(1989年6月)的一天,院坝的香樟种下不久,地里的嫩苞谷刚成熟。
  第二年就是北京亚运会,孟世华琢磨着买一台14寸黑白电视机。当时这在村里,绝对是最洋气的。揣着两百多元钱,孟世华带着全村人的梦想出门了。
  在江津亲戚家吃过午饭,孟世华就往大什字的百货商店赶。擦肩而过的一个老太太,让他改变了计划。
  老太太怀里抱着一个婴儿,只露出半边脸,哭声像小猫,让人心生怜悯。老太太一边踱步,一边念叨,“捡来的娃娃送都送不出去了,这下粘手了。”
  老太太名叫李远淑(音)。尽管过去了20多年,孟世华还是清楚的记得:李远淑是在斑竹巷妇幼保健所的一张条椅上捡到这个女婴的,自己还养了几个月。当时这个女婴右侧半边脸红肿,身边有一张纸条:正月十五午时生。一张医院诊断书上写着“血管瘤”。
  孟世华问老太太,能不能把婴儿给他养。老太太说,结过婚的不行,有孩子的不行,最好是单身,年纪比较大的。孟世华一掂量,自己没有一个条件符合,但他想到了邻居袁德富。
  袁德富是袁家的老大,因为身材矮小,常年在镇上下苦力,一直没有结婚,已经38岁了。“一直想收养个小孩。”袁德富还有两个兄弟,也都是单身。
  尽管是带着全村人的梦想出来的,但买电视的事情还是被他忘到了九霄云外。孟世华问清楚了李远淑的住址,就急急忙忙往家赶。
  三个爸爸
  袁家三兄弟态度诚恳,加上邻居一旁帮腔,逐渐打消了李远淑的顾虑
  得知消息的袁德富喜出望外。尽管是凭力气吃饭,但他勤奋肯干,家里不缺吃穿。
  第二天,袁德富去村里开了各种证明,跟着孟世华一起去了江津。见到女婴后,袁德富爱不释手。孟世华提醒他,女婴的脸上有血管瘤,手臂瘦弱得像枯柴,“担心养不活。”但袁德富想都没想,说脸上的病可以治。
  李远淑仍然不放心,一定要到袁德富家看看,究竟有没有能力养。一行人又赶回村里。
  袁家收养了一个女婴,周围的邻居也都赶来看热闹。有经验的邻居说,这孩子得喂人奶,不然营养跟不上。很快有人带来消息,张家的四媳妇刚生了孩子,奶多。
  袁德富的家跟普通村民的家没啥区别,泥胚的墙,茅草的顶。李远淑一开始还有些犹豫,但袁家人态度诚恳,加上邻居们在一旁帮腔,逐渐打消了她的顾虑。在袁家人的热情挽留下,李远淑住了一晚后离开了。
  从此,村里多了一个女孩。因为脸部红肿,袁德富就给取名袁红。他成了这个女孩的爸爸,两个兄弟分别是二爸和幺爸。
  张家四媳妇也如约每天过来喂奶,直到满岁。有了人奶的滋养,袁红的身体逐渐好转,除了脸上的血管瘤,跟正常孩子没有区别。
  接力抚养
  爸爸、二爸先后去世,11岁的袁红只好由至今未婚的幺爸袁德春抚养
  3岁前,袁红脸上的血管瘤一直都很明显。爸爸袁德富拼命攒钱,要带女儿去城里的医院治病。但一只公鸡却改变了一切。
  那是袁红2岁多的一天,她吃完饭后米饭粘了一脸。家里养了好几年的大公鸡冲着这些米粒一阵乱啄,鲜血伴随着哭声,从袁红的脸上流了下来。袁德富好生气,把公鸡绑起来,准备宰杀。
  说来也怪,血止住后,袁红脸上的血管瘤不明显了,开始渐渐消退。闯祸的大公鸡也捡回一条命。至今,大家仍然相信,血管瘤的消退,跟大公鸡有直接关系。
  1995年,袁德富就收养袁红进行了公证,两年后办理了收养证。
  1998年,积劳成疾的袁德富去世。在他睡的床下,给女儿留了不少百元大钞。跪在爸爸的坟前,袁红哭得一塌糊涂。
  2000年,二爸也因病去世。11岁的袁红只好由幺爸袁德春抚养。从小就疼爱袁红的幺爸,至今未婚。
  “以前幺爸在路上遇到卖冰糕的,都会给我买。”袁红说,放学回家路上,幺爸经常端碗肉在村口,让我先吃肉,再回家吃饭(分家后,爸爸、二爸是一家,幺爸和爷爷是一家)。
  在邻居家,随时都有袁红的碗筷。零食糖果,更是从不吝啬。
  母爱缺失
  同学都说我是捡的,要不然就是石头里面蹦出来的,因为我只有爸爸没得妈妈
  从上小学开始,袁红就感觉到了自己的不同。“同学都说我是捡的,要不然就是石头里面蹦出来的,因为我只有爸爸没得妈妈。”
  尽管家里人从来不避讳女儿不是亲生的事实,但袁红仍然感觉得到母爱的缺失。
  初一上学期读完后,成绩不好的袁红就不上学了。一家洗脚店招学员,她用邻居家姐姐的身份证,混了进去。培训结束后,被安排到宁波上班。
  在外的6年时间,袁红很少回家。工友们都奇怪,从未听到袁红说起过妈妈;每到过年过节,也不见她给家里人打电话。“不是我不想打,我都不知道妈妈是谁!”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袁红萌生了寻亲的念头。
  去年4月,袁红跟相恋4年的男友结婚。婚礼现场,当主持人邀请双方的父母上台时,双方上台的都只有爸爸。
  老公小时候就没了妈,对袁红的寻亲很支持,对幺爸也很尽孝道。他们拿出打工多年的积蓄,推掉袁红老家的房子,修成了2层小楼。前不久摔伤了腿的幺爸,时不时来小住一段时间。
  责无旁贷
  10号中午,10多个邻居聚到了老屋院坝前为寻亲出谋划策
  10号中午,吃过午饭后,10多个邻居聚到了老屋院坝前。
  “一定要把亲生父母找到,要不然他们小两口都没得妈。”陈光美率先发言。
  四婆段文贵今年78岁了。“都过去25年了,时间越长越难找哟。”段文贵推测,袁红的亲生父母应该是没钱给孩子治病,才遗弃在妇幼保健所的。
  亲手将袁红抱回,又一直看着她长大的孟世华觉得,对于袁红的寻亲,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去年,他就利用去江津走亲戚的机会,想把李远淑找到。“李远淑当时大概60岁,是被服厂打鞋底的(职工)。”孟世华说,李远淑的家当年就在妇幼保健所所在的斑竹巷,“她是个好心人,捡过好几个弃婴,养一段时间再找合适的人家收养。”
  根据邻居们提供的线索,袁红带着收养证,去过一趟江津的妇幼保健院(所)。但因为无法提供亲生父母的任何信息,无法查找。“还去了江津的派出所查李远淑这个人,但还是查不到。”袁红说,其实她也清楚,即使找到李远淑,对方也不见得能提供有用的线索,“她还不是捡的。不晓得哪个丢的。”
  前几天,在陈光美的建议下,袁红在当地电视台的新闻上寻亲。事后也接到了不少人的电话,但很多都牛头不对马嘴。惟有一个男子一直在发短信联系,认为袁红有可能是他的姐姐。“但他一直不肯让他的妈老汉跟我打电话,我也很怀疑。”
  孟世华说,按照推算,袁红的亲生父母,应该在60岁左右。而且住在江津的可能性也比较大。“她应该不是私生子,李远淑捡到的时候,都有一个多月了。要么是因为血管瘤,要么是因为养不起。”
  袁红说,除了面部和颈部的血管瘤特征外,她的右大腿上还有一块胎记。血管瘤在消退,但胎记一直在。“血管瘤快好了,不晓得妈妈还认得到我不。”
  文·图/重庆晨报深度报道记者 肖庆华
  记者手记>
  老邻居的善始善终
  10号的那场院坝聚会上,孟世华发言最多,也最让人感动。
  从25年前,跟袁红的养父一起把她接回村里,孟世华的心就一直被这个小精灵牵绊着。得知袁红想寻找亲生父母,孟世华一下激动起来。“要是真找到了,那我就算善始善终,功德圆满了。”
  袁红又何尝不知道老邻居们的良苦用心。“我真的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因为爸爸干完活回家晚,总是路边随便买点烧腊。而袁红,一般都在幺爸或邻居家吃过晚饭了。
  袁红说,要是找到了亲生父母,一定要带他们来东林村的老屋,感谢这些善良的老邻居们给了她第二次生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 ( 吉ICP备08101543号 )

GMT+8, 2025-1-6 14:53 , Processed in 0.048407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