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4月23日讯 一张被放大的照片,一个扩音喇叭……昨天上午,一热心市民来电称,在荷花池附近,六七位河南农民工正在寻找与他们一起来扬州打工“失踪”的老乡。截至昨天,他们已在扬城奔波寻找了6天。 “我们把他带了出来,无论如何都要找到他。”昨天傍晚,河南农民工刘有朝称,在好心市民帮助下,失踪6天6夜的老乡终于寻到了。 农民工组团寻人 一起出来打工,老乡走丢了 “这六七个人,听说这些天一直在寻找一位失踪的河南老乡。”昨日,市民徐先生来电称,在荷花池附近,几位骑车的河南农民工,吸引了不少市民围观。 徐先生说,这些骑车的河南农民工,穿着很简朴,骑的也是旧自行车,每一辆车上,都有一张放大的照片,照片上是一名年轻男子,其中一个农民工,还手持扩音喇叭,不停地播放着所寻之人的特征。 “在扬州的大街小巷,他们已经奔波了6天。”徐先生说,很多人听说后,纷纷掏钱支援,都被他们婉拒了。这些河南农民工的单车上,只放了几个馒头和几包榨菜,饿了时,他们就吃馒头充饥。 记者赶至现场时,这些组团寻人的农民工正在荷花池路边的桥亭中歇息,他们要找的人,是一位与他们一起来扬州打工并在6天前不知去向的老乡。 35岁的农民工刘有朝说,失踪的老乡和他们是同村人,农村收入不高,就想一起出来找些活干,但没想到,老乡却“丢”了。 6天寻遍大街小巷 大家一起出来的,不能丢下他 刘有朝说,这名29岁的“失踪”老乡言语上有一些障碍,平时在与别人交流上,存在一定困难,但干活等很正常。 “6天前的晚上8点多,他出去后再也没回来。”刘有朝说,他们八九个老乡,在蒋王一工地干活,这名老乡是他的邻居,平时他对其行踪等也是格外留心。 到了晚上10点多,还未等到出去的老乡回来,刘有朝有些急了。“他手机没带,又不识字,才来扬州没几天,对扬州一点都不熟悉。”刘有朝说,他将情况和张喜宽等老乡一说,大家也着急起来。 “大家一起出来的,他不见踪影,我们也没心思干活。”刘有朝说,几位老乡一商议,拨打110求助的同时,大家开始组团每天骑车在大街小巷寻找。 每天早晨6时多,7位老乡简单吃些面条,就携带照片骑车出发。一开始靠吆喝,后来嗓子喊哑了,就买了一个扩音喇叭,沿途播放录音寻找。“我们不能丢下他,这是我们出来前,对其家人的承诺。”刘有朝说,这6天来,他们几乎逛遍了城区及市郊。 幸得好心人相助 失踪6天的老乡终于找到了 为了提高找寻效率,他们兵分两路,沿着街巷寻找。昨日傍晚,骑行至城北的一路老乡来电说,已寻到了失踪6天的老乡,当时他正坐在一个石头上发呆。 “寻人途中,一男一女两名热心市民凑了上来。”刘有朝说,市民看了他们车前的照片后,告诉他们,刚刚过去的一个人,很像他们要找的老乡。他们赶紧朝市民指的方向骑车寻找,最终在友谊新村附近,将老乡找到。 因“失踪”的河南农民工,交流上有些障碍,记者没能更多了解到,这6天6夜,他到底在外面经历了什么。 不过,经过刘有朝与其交流,一个大致的流浪路线呈现出来:他从蒋王工地上走出后,一直走到汽车西站附近,后迷了路,又流浪至东花园附近,寻不到回工地的路,又向北继续流浪,一直流浪至城北,被好心人发现。 这6天他怎么过的? 扬州好心人送他雨具、给他饭菜 分文未带的老乡,是如何度过的这6天?昨晚,张喜宽等农民工告诉记者,有些交流障碍和木讷的老乡,幸亏得到扬州很多好心人的帮助,才撑过了6天6夜。 “他告诉我们,在路上,别人给了他5元钱,花了3元钱买了馒头,饿了就吃一点。”刘有朝说,找到老乡时,他在塑料袋中的馒头,还没有吃完。 刘有朝说,3元钱买的馒头,6天还未吃完,要不是好心人救济,老乡可能撑不了这么多天。 “一些水果摊点,在收摊前,会送一些碰坏的水果给他。”刘有朝说,一些食摊,看其没钱买吃的,也会装一碗饭菜留给他……更令刘有朝、张喜宽等欣慰的是,6天中多是雷电交加的阴雨天,有市民见老乡被雨淋了,还特意从家中拿了雨伞送给他。 有吃的,就吃一些,吃完了就到处走;到了夜间,一把雨伞或是一个屋檐下,就是他歇脚的地方。6天6夜的寻找,见到失踪老乡的那一刻,几位老乡流下了眼泪:“将他带出来,他平安,也算是给其家人一个交代了。” 刘有朝告诉记者,六天来,不仅他们在寻找,很多听说了他们在找人的市民也参与了寻找队伍。“扬州好人多,一些市民还主动问我要号码,说有情况就告诉我。”刘有朝说,希望通过本报感谢那些在他们奔波寻人途中,帮助过他们和帮助过老乡的扬州好心人。 扬州感动了他们 他们也感动了扬州 为了寻找离群的河南老乡,刘有朝、张喜宽等人,用脚步丈量了扬城的大街小巷。令他们欣慰的是,6天寻人中,他们收获的更多是善意。 “当时,我们没想太多,就是要找到他。”刘有朝说,寻人中,他们拿着照片,一个个地问人有没见到,绝大多数市民,都会停下脚步,回想一下周边的陌生人,甚至帮他们指路或者提出提供援助。 在市民徐先生看来,几位河南农民工能够坚持6天顺利找到离群的老乡,他们的坚持和一诺千金的品德,也感动了扬州市民。 “在荷花池边,很多热心市民围上来,没有一个人抱怨高音喇叭刺耳。”徐先生说,其中一位农民工说,如果寻找的过程中,受到的更多是质疑和抱怨他们扰民,他们可能坚持不了这么多天。 事实上,刘有朝等人也说,扬州人的善举和关心,确实给予了他们坚持的勇气和信心。“社会上骗子很多,但在这6天中,没人怀疑我们是骗子,反而主动帮助我们。” http://js.xhby.net/system/2014/04/23/020834856.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