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女孩离奇失踪一夜 次日早上在附近楼顶找到 家长推测:可能是捡了铅笔未及时归还,害怕受责怪 ■记者 曾晶 “4月29日下午5点过,xx小区一6岁娃娃走失,整夜都没找到。”昨(4月30)日上午8点过,一条小孩走失的消息在绵阳各个qq群里转发,引起网友广泛关注。原来,当天下午,在城区某小学读一年级的小珠和双胞胎姐姐放学后,被其父亲从学校接回小区,谁知在上楼的时候突然失踪,此后整夜未归。 自出事起,家长、邻居、老师以及40多位民警一起在小区内搜寻到凌晨五点,始终未见孩子身影…… “小珠找到了!”直到昨日早上9点过,相邻楼栋的邻居在八楼楼顶发现了女孩…… 6岁女孩上楼时突然不见,民警邻居老师家长苦寻一夜 失踪 小珠今年8月才满7岁,在城区一小学读一年级,家住某小区10栋5楼。 昨日,记者闻讯后赶到小珠所住小区,她的父亲卢先生告诉记者,4月29日下午5:40,他开车将她和双胞胎姐姐送到了自家楼底下,因还有事要办,加之想到小珠的母亲在家中,便让小珠姐妹自己上楼回家,“我从后视镜里看见她们俩进了单元楼才离开的。” 上楼时,小珠的姐姐大珠走在前面,发现妹妹慢吞吞地拖在后面。当大珠上五楼后,回转身时却没有发现妹妹的身影,赶紧回家告诉了妈妈。母亲文女士急坏了,赶紧与邻居在小区内开始寻找。 “我们小区很大,大家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卢先生表示,因为害怕出什么意外,当晚8点左右,他们向辖区花园派出所报了警。 接到报警后,民警赶到小区,通过小区监控,民警发现小珠一直未离开过小区。随即,警方迅速调集了40余名民警,带着警犬,在小区内四处寻找。 “警察、邻居、小珠的老师,很多人一起找,但找到凌晨5点过也没发现人影。”卢先生说,随着时间一分分流逝,他们内心更加焦急,各种担心令他和妻子心力交瘁…… ◎孩子究竟去了哪里? 女孩在附近楼顶呆一晚,邻居早上浇花时发现 找到 “不到早上8点钟,大家又开始在小区寻找。”卢先生告诉记者,众人不顾一夜未眠,又开始寻找。让他们安慰的是,至少孩子未走出小区。 与此同时,热心网友获此信息后,也将小珠走失的消息发布到qq群,包括本报读者群在内的众多网友开始关注,并转发这一信息,祝福早些找到孩子。 时间一分分流逝。正当大家越来越焦急时,昨日上午9点过,突然看见隔壁楼栋的唐大妈把小珠带了过来。卢先生和文女士立即上前把孩子抱住,眼泪夺眶而出。而小珠则一言不发,一脸害怕的表情。 原来,唐大妈住在与小珠相邻的20栋8楼,昨日早上9点过,她到楼顶浇花时,看见小珠待在一个角落里,仅穿着一件长袖t恤,背着书包、抱着一个篮球,默默地坐着。“看样子是坐了一晚上,不晓得有多冷。”唐大妈立即将小珠带下楼。 “孩子找到了!”小珠的班主任马上向关心孩子的网友发出信息,众多牵挂孩子的网友舒了一口气。 ◎是什么让孩子不敢回家,以致冒着寒冷在外躲藏一夜? 捡了两支铅笔未归还,害怕回家挨打? 推测 “找到孩子我们就放心了。担心她的情绪还没有缓过来,所以一开始我们什么都没问。”卢先生说,随后,他们把小珠带回家,邻居给她煮了一碗抄手。吃完饭后,文女士又帮小珠冲了个热水澡。 在随后的交谈中,小珠告诉妈妈,她是故意不回家的。她先是躲到了旁边单元的8楼楼顶,晚上在7楼过道一把藤椅上睡的觉。 小珠为什么故意不回家?“说在学校犯了错,害怕回家挨打。”卢先生告诉记者,孩子只愿意说这么多,他们也就不好再逼问。 那么,小珠到底犯了什么错呢?卢先生推测,这事儿跟两支铅笔有关。 上周星期五中午,妈妈发现小珠笔盒里多了两支铅笔,但这铅笔不是父母买的,当时就问她铅笔是哪里来的,小珠说:“是在教室捡的。”当时文女士并没有骂孩子,只是让她捡到了东西要交给老师。这周星期一晚上,文女士又问小珠“是否将铅笔交给了老师?”小珠说已经交了。但随后从班主任赵老师那里得知,小珠没有交过铅笔给她。 ◎“估计就是因为这两支铅笔的原因,孩子害怕我们再追问,所以才不敢回家的。”卢先生分析。 孩子从小寄养在亲戚家,性格内向,家长称要改进教育方式 缘由 ◎仅仅为了两支铅笔,6岁孩子就在外躲藏一夜? “这个孩子性格很内向!”昨日,小珠的班主任赵老师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小珠成绩还不错,但性格很内向,平时在班里不爱说话。“平时我也很关注她,她上学期也曾流露过不想回家的念头,我还专门和她母亲沟通过。”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小珠和姐姐是双胞胎,但之前一直是被寄养在江油二姑家,直到6岁时才到绵阳随父母生活。卢先生告诉记者,他们平时工作比较忙,以早年的条件只能带一个孩子,不得已才将小珠交给亲戚帮着带的。这些年,他们也只是在放假时,才能去看孩子,偶尔接她同住,“小珠跟她二姑的感情很好,相对而言对我们有些生疏。” “我也正在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文女士告诉记者,现在是跟两个孩子相处,就不能用同样的教育方式了。她承认,原来的确因为小珠犯了过错打过她。可能孩子因为跟他们相处的时间还不长,所以犯了点小错很害怕被处罚。两位家长都表示,以后遇事一定要跟孩子多沟通交流,避免发生类似问题。 “现在我们正带孩子在亲戚家玩,她现在情绪很好。我们都没有继续追问她,让她先好好休息一下。”昨日下午,截至发稿前,文女士欣慰地告诉记者。 (文中小珠系化名) 用爱消融 隔阂和孤单 躲藏在附近楼顶一夜未归时,小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夫妻俩今后在教育孩子时又该注意什么?对此,记者采访了南山中学心理健康教师何艾和绵阳著名心理医生陈应国。 “从生活了6年的亲戚身边,回到父母身边生活,孩子需要一个过渡期。这时孩子的心理状况是矛盾而复杂的,渴望亲近父母,又觉得生疏尴尬。”何艾分析说。 “现在孩子可能会产生‘父母偏心姐姐、自己是被抛弃’这样的想法,父母需要明确地向孩子耐心解释,当初是迫不得已将她暂时寄养在亲戚那里的。”陈应国认为,孩子刚到父母身边,心理起伏波动较大,较为脆弱敏感,容易受到伤害,父母要给孩子充分的温暖、关怀和爱,让孩子信任父母。 “比如每天回家抱抱孩子,亲亲孩子,经常给孩子买些喜欢的食品、礼物。”陈应国认为,为了避免孩子产生“父母偏心姐姐”的想法,父母应该多让姐妹俩在一起玩耍增加熟识度,如互相分享玩具、一起做游戏、看动画片等等,要教育姐姐谦让、关心妹妹。 同时,何艾和陈应国还指出,关爱孩子也不意味着一味溺爱,孩子有错误还是要纠正。父母对孩子的某些行为特征看不惯,不能急切地想纠正孩子,说孩子这不好那不对。这样会让孩子感觉无依无靠,茫然混乱,很不适应。不要轻易地去批评指责,如果非说不可,也要委婉温柔一些。 “许多从小没在父母身边的孩子,比如留守儿童,父母对娃娃的关爱方式体现得很单一:给钱。其实这是一种很简单粗暴的关爱,小孩最需要的是亲情呵护,父母平时应多关心孩子的生活、学习,听孩子发发牢骚,就算拉拉家常也很好。”陈应国告诉记者,小学前有这些心理问题需要父母引起高度重视,好好扭转,错过这段时间,也许要用一生来弥补。 (记者 闫静)
http://news.gmw.cn/newspaper/2014-05/01/content_3236902.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