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397|回复: 11

《亲爱的》,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复制链接]
战士 发表于 2014-9-30 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走进电影院之前,就已知道要看的是一部需要纸巾而不是爆米花的电影。
  导演陈可辛决定挑战下观众的泪腺承受度,但又必须让受众明白,这绝非是靠廉价煽情来隔靴搔痒的故事。他有更大的野心在里面。
  田文军在派出所楼梯里哭得声嘶力竭,李红琴在医院走廊尽头哭得涕泗交流,鲁晓娟在寻亲会大家庭中用哭来赎罪,韩德忠倚墙哭是那般无助……每到一个需要给观众以情感迸发交代的时候,陈可辛便有恃无恐地打出哭戏底牌。无意催泪,皆因真实。在一个个光影面孔背后的脆弱就这样气若游丝般的溢出,好在没有一个观众把这个当成过错。
  丰富的泪点远不足以支撑起《亲爱的》的整体脉络。对于一个喜欢讲故事的导演来说,他会努力把自己生活的喜怒哀乐添加进去,方能笃定打上“陈可辛作品”的LOGO。
  亲情的割裂,伦理的执着,如果按照以往的套路,或许田文军在电影终结时都不再有找到鹏鹏的机会,而整个故事也将成为千里寻子的长焦距。故事流淌到一半,当我们还在想女主角赵薇该如何登场的时候,小孩竟然被水到渠成地找到,而另外一个肝肠寸断的故事得以接力。这至少出乎我的意外。
  靠着老家芜湖的口音,洗尽铅华的赵薇巧妙地来了一次“本色表演”。丢掉殿堂级偶像包袱的她,在派出所的那场蹲戏堪称神来之笔。对于赵薇饰演的李红琴来说,“女儿”吉芳成了生命中唯一的救命稻草。但在情理法的包围中,李红琴无路可走。为了打开一个缺口,她几乎是在用一切可以抓到的东西,哪怕是在街边小旅馆中给出自己的身体,亦或是用热脸贴冷屁股的殷勤献上一袋不值钱的家乡红枣。
  “希望就跟饭一样,没有不行。”田文军的台词最终映射在李红琴身上。和前者寻子撒网式的戏路不同,初中没毕业的李红琴唯一认准了法律这条终极解决的办法。在福利院中和傲慢院长“破罐破摔”,还有在律师事务所对于滑头律师的死乞白赖,以及于小法庭上对老法官的战战兢兢,农妇匍匐于法律威严之下,把生活希望全部押宝在深圳这座她本不该来的城市,不想最后却都戛然而止于一张怀有身孕的体检报告。女主角在医院长廊的嚎啕大哭为影片划上休止符,而准备离场的观众,却已经被光影崩紧了心弦,久久不能平复。
  《亲爱的》的里面,我们看到了无数个被写小的“人”。鲁晓娟渴望物质生活的离婚,李红琴对拐卖小孩的自我安慰,高夏对于利益的火中取栗……这些都是潜藏在人性的小我,在没有道德或者责任催化的前提下,它们很难自我升华。然而,面对观众的不断追问,陈可辛的“手术刀”却点到为止,他更愿意把社会的某个节点截取下来,加以放大。譬如公安部门要在失踪24小时之后才能立案,计生部门办准生证需要被拐儿童的死亡证明……现实社会的某些条条框框,已经让人五味杂陈,那为什么不在艺术中得到原汁原味的还原?显然,陈可辛没有回避自己在这方面的责任。
  值得一提的是,剧中有个角色一直躲在角落,那就是张雨绮饰演的樊玲。《亲爱的》没有给这样一个边缘角色太多台词的回转空间。只是在寻亲会大家庭中那个戏份中,樊玲念出了一段圣经般的沉吟。在恍惚中,听到一段关于救赎和慈悲的语段,宗教味道十足。这几乎是唯一没有哭戏的面孔,并非要刻意地拼凑出某种坚强。或许,因为慈悲所以懂得,也是种人生的风景看透。
  文/谢伟锋
为了保证您发布的信息能够及时的得到回复及关注
建议您登陆后进行发帖操作.请点击这里
登陆注册
 楼主| 战士 发表于 2014-9-30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草根评《亲爱的》:感人至深引人深思
新浪娱乐讯由陈可辛导演,黄渤、赵薇、佟大为、郝蕾主演的电影《亲爱的》于9月26日起在全国各大院线正式公映。影片根据真实打拐新闻事件为题材改编而成,日前新浪娱乐草根影评平台—新浪观影团组织了北京地区网友在进行了本片的观影。
  本次活动网友年龄和性别比例为:25岁以上占比约25%、25岁以下占比约75%、男性网友占比约40%、女性网友占比约60%。大家给出的影片综合评分为 8.6分。多数网友认为本片故事内容关注现实,情节感人至深直击心灵,几位主演的演技表现精准到位,没有刻意的渲染和煽情,观影后对于打拐话题依然值得回味和思考,是近期影市中难得的一部反映现实社会题材的佳作。(P.s:以下评论内容涉及剧透,请谨慎选择观看。)
  影片讲述了田文军和妻子鲁晓娟婚姻破裂,儿子田鹏是二人唯一牵绊。一天,田鹏外出玩耍,一去不返。寻子路上,田文军夫妇偶然结识了一群同样失去孩子的父母。大家相互扶持慰藉,从不放过一丝线索希望。多年过去,一个看似可靠的线索再次降临,促使田文军等人跋涉千里穿州过省,终在一户偏僻村落人家中,看到一个像极儿子的身影。在孩子的身后,却站着一个他喊着“妈妈”的农村妇人李红琴。丢失的挚爱能否找回?残缺的家能否真的破镜重圆? 寻子背后,一场亲情风暴正席卷而至。
  故事情节感人惹落泪 演员演技精湛获好评
  对于这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打拐题材电影,多数网友在观影后均表示自己发自内心的被影片中的亲情及人性方面的东西所感动,尤其是影片关注社会问题,很具有现实意义。网友@Mia小树表示:“第一次在大荧幕看到这类社会关怀题材电影,它发生在我们周围,但很少有人真的明白其中的酸甜苦辣。陈可辛抓住了这一题材,用一批成长起来的内地演员,启发他们贡献了最好的表演。电影很克制。不煽,真诚,让人久久不能忘记。开篇时,亲的繁体字“親”把“亲”和“见”分开,寓意很深——亲人,不见怎么“親”?最后的长镜头给的很好,因为故事还远没有结束。不管电影里有没有那么一点瑕疵,都不重要了,一部温暖通俗的好电影,刺穿所有成人的内心。网友@uumiyavi 同样认为:“不得不说这是我最近看的最直击心灵的电影,不只是看电影听故事这么简单!影片从一开始就让人心里像堵了一块大石头,孩子刚丢的那一段看的时候那种心情真的很难用语言来形容,就像黄渤演的父亲一样,绝望焦急却又不知所措。我自认为有一颗强心脏,很多别人看了哭的稀里哗啦的电影我看了也不过尔尔。可是当影片最后真人资料一出,我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下,砸中心底的泪点。
  而影片中几位主演的演技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网友@安妮方大赞了郝蕾的表演:“非常震撼人心的一部诚意之作,看完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演员的表演,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都非常到位,尤其是黄渤和郝蕾、张译演技精湛,郝蕾的眼睛里有故事,可见陈可辛眼光非常好;场景画面非常真实,扑捉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场景,感觉就像身边发生的事。没有刻意渲染和煽情,却在演员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中把那种撕心裂肺的爱子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网友@浅水心叶同样对演员们的表演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好故事,好演员,让整个影片很出彩。黄渤、赵薇、郝蕾绝对的实力派加演技大爆发。我太喜欢看黄渤那张脸了,演什么像什么,中了黄渤的毒。很多地方都感动,让人忍不住流泪,我提前备好的纸都被用光光。导演厉害的地方在于,不是一味的让人感动或者流泪,总是在观众哭着的时候,一段幽默的戏份穿插着,观众不得不破涕为笑,能够牵着观众走,让观众的注意力一直在影片中,这是导演的功力。
  影片题材引人深思 网友呼吁关注打拐
  这部影片的上映也让打拐这个题材再次摆在了公众的视野中,网友@taoziandpp 呼吁:“现代社会飞速发展,希望人们的思想品德也能得到相应的提高,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设身处地为对方想,减少这种不法现象的发生就不会有这么多的悲剧,希望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相亲相爱!”网友@锦年瀚海在观后感中记录到:“虽然我起初为了保持对电影的神秘感没有去查询当年的事件的起因结果,但在电影的最后字幕也标出了电影剧情是高于真实的新闻事件。整部电影有种娓娓道来的感觉,大概是我总觉得还可以有更好的结局吧,因为这是电影,所以可以用想象来满足愿望。就在打这些字的时候都觉得快要哭出来了。这部电影是值得回味的,也希望电影里反映的问题能够得到解决。小孩需要健康的成长环境,而无独父母们也有权利可以满足为人父母的愿望。”
  网友@蓝色是一首诗更是从5个方面提出了自己对电影中存在社会现实问题的独到见解:“艺术来源于生活,一个引人深思的现实故事,一部不做作力求真实的电影,没有唯美的画面,却有一个个无语凝噎的情境,不禁为之动容。同时,故事引发出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法律规定人口失踪24小时以上方予立案,可偏偏这24小时对于没有行为能力的孩子来说是最重要的,犯罪分子一定会在最短时间内转移,无头苍蝇般的父母根本无从了解到嫌疑人的路径,通过立法缩短儿童失踪立案的时间很有必要。第二,被拐卖儿童找到以后,强行从买房家庭剥离出来,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此时双方的沟通理解非常重要。第三,有买才有卖,没有孩子的家庭可以通过正常途径领养孩子,而不是间接拆散别人的家庭,相关方面法律知识的普及以及领养程序的公开便民化是打拐同时应该落实的工作。第四,失去孩子的父母该如何面对现实,调整自己也是社会学家应该关注的问题,愁苦一生还是快乐继续,心理干预如何操作运行有待探讨。第五,这也是最让人寒心的地方,已经失去了孩子,还要被各色人等骗来骗去,希望失望直到绝望,社会冷暖,只有在患难时感受的最为真切,那些落井下石的人,连最最基本的同情心都丢掉了,钱真的那么重要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战士 发表于 2014-9-30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未成年人走失24小时才能立案?官博澄清:误区!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颜雪)人口失踪24小时候才能立案?这是在电视剧中经常可以看到的桥段情节。近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人民日报”发布微博称,“对于未成年人,走失、失踪都可以立即报案,警方会立即搜寻。”网友纷纷表示,被电视剧情节坑倒。
警方提示,如果是儿童走失的,可随时报警,寻求公安机关的帮助,若是成年人失踪即便公安机关不会当即立案侦查,但也登记失踪人口的相关信息,以便通过110平台更快处理。
人民日报发微博澄清 网友称被电视剧误导
近日,人民日报发微博称,未成年人走失、失踪可立即报案。“6岁女儿走失后,妈妈误以为需满24小时才能联系警方,所有失踪案件都需要超过24小时警方才会立案……警方提醒:未成年人无论是走失还是失踪,家长都应立即报案,警方会立即搜寻,以免错过寻回孩子的最佳时间!为了孩子,避免悲剧,扩散周知!”
这样的事在现实中也发生过。近日,媒体报道称银川市西夏区一名6岁女孩下午放学后回家走错门,深夜睡在小区楼道内,一位好心居民发现后寻找女孩住所未果,向派出所求助。次日,当民警想尽办法找到女孩母亲时,得知该女士在孩子一夜未归后居然没有报警,竟称听说失踪24小时后才可报
微博一出,得到13000余人次转发,2000余次评论。网友纷纷表示,被电视剧情节坑害了。在很多电视剧情节中,未成年人走失都是24小时才能立案。
随机调查:5对夫妇均不知情
“未成年人不是24小时才可以立案啊?”27岁的吴红和丈夫、儿子在玉林生活,对于未成年人不管是走失或失踪,家长任何时候都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的信息,表示很惊讶。“我娃娃现在3岁多,很调皮,有时候少一个人看着都不行,我之前一直以为失踪人口要24小时才能立案。”
随后,记者随机采访了周围的5对有小孩的夫妇,对方均表示没听说过,“一直以为要24小时才能立案”、“不晓得未成年人和成年人走失的立案区别”、“这个要问相关专家才得行”。
公安部打拐办主任:别被电视剧误导
其实,早在2009年,时任国务院反拐行动工作部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公安部刑侦局局长杜航伟(现任陕西省公安厅厅长)就曾表示,家长在孩子丢失后要第一时间去报警,并申明公安部从来没有规定必须经过24小时甄别、确定有被拐卖嫌疑和失踪的才能立为刑事案件,强调一旦发现类似情况(未成年人失踪、走失、走丢)就应该立刻报案,公安机关也应该立刻立为刑事案件。
现任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也在其官方认证微博上表示:“别被电视剧误导了,儿童少女失踪可立刻报案。”
警方:未成年人失踪走失立即受理
“未成年人失踪、走失我们都会立即受理。”成都市公安局天府新区公安分局华阳派出所刑侦大队副所长王峻峰说。“失踪报警后,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要立案侦办,14岁至18岁的未成年人失踪要受理登记。这两类的失踪人群都要在公安内网上传其人照片和身份证号,并且采集其直系亲属血样入库。”王峻峰表示,对于失踪人员,“有线索的会立即查找,当下没有线索的会录入全国联网的全国失踪人员信息管理系统,方便全国公安系统查找。”
对于找到的走失人员,“警方会通过最初报案人的报案记录、警方实地搜寻的相关信息以及直系亲属血样比对来核实,是否为当事人。”王峻峰说,“很多人走进了误区,发现孩子不见了就漫无目的寻找,干着急,而不是第一时间向警察求助。”
对于人流量很大的公共场所,无论是否为成年人,走失后无法联系,警方都建议立即报案。火车站、汽车站人流量很大,成都铁路公安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一般来说,针对铁路这种人流量很大的密集场所,会很重视人口走失或者失踪。”只要家长报案,派出所都会受理。“一般成都铁路公安局下属派出所都会,立即通知岗位民警,通过调取监控、铁路广播等方式寻找走失人口。”
网友声音>>>>>>
@bobo垚很happy:电视剧来源于生活,但并不等同于生活,而且两者间有很多的不同,我们应学会区分,别被电视剧误导。
@沙草wendy:这个要转,我也一直以为要过24小时才可以立案
@曹烨鹏:编剧和导演应当多积累法律常识,以免误导大众。
@Arling5_:家长应当立即报案,以免错过寻回孩子的最佳时间...为了孩子,避免悲剧,扩散周知!
警方支招:十招预防幼童被拐卖
1、不要让孩子离开家长视线范围;
2、不要将孩子单独留在家中或店铺里;
3、不要把孩子交给陌生人看管或带走,无暇照顾孩子时,把孩子交给可信赖的亲朋好友;
4、不要让孩子独自在门外玩耍;
5、不要让孩子在没有大人看护的情况下跟随其他孩子外出玩耍;
6、与邻居和睦相处,遇事彼此照应;
7、带孩子外出时,留意四周情况,注意是否有人、车跟随;
8、给孩子佩戴有家庭相关信息的物品;
9、不要带小孩到偏僻人少的地方,带孩子在马路上行走时,尽量靠里走,注意防范后面来的摩托车、面包车;
10、如您的小孩不足1岁,外出时请尽量使用婴儿专用背带,将孩子挂在胸前
失踪人员报案流程
报案报警-受理登记-展开初查-确认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后-刑侦部门调查登记-报案人出具失踪人员的有效身份证明-登记后刑侦部门出具回执-采集DNA血样-录入全国联网公安系统查询-刑侦部门向报案人调查情况-发现绑架、拐卖等犯罪线索-依法立案侦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战士 发表于 2014-10-1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影《亲爱的》人物原型:湖北男子寻子记(图)
原标题:图文:让你哭红眼的《亲爱的》讲的就是他的故事
《亲爱的》讲述湖北父亲寻子记本报专访黄渤角色原型彭高峰
由陈可辛执导,黄渤、赵薇、郝蕾等人主演的儿童打拐题材新片《亲爱的》,上映不到一周,收获好评如潮,惹出眼泪无数。而综合网友意见,片尾黄渤、赵薇饰演的原型人物的出现,最能引发泪奔。
其实,男主角黄渤饰演角色的原型彭高峰,正是位湖北潜江汉子。昨日,记者连线采访人在深圳的彭高峰,听当事人聊聊电影观后感。
赵薇演得很感人
2008年,在深圳打工的彭高峰,遭遇了儿子被拐的人间悲剧。誓死不放弃的他苦寻3年,奇迹般地找回了儿子乐乐,成为“寻子圈”的一个传奇。2012年,香港导演陈可辛找到彭高峰,希望把他的故事拍成电影。
“我觉得这是好事儿啊,可以让更多人关注寻子家长这个群体。”电影公映前,彭高峰受陈可辛之邀提前看片,虽然觉得“重点应该多放在寻子家长身上”,而不是赵薇饰演的“人贩子家属”,但彭高峰还是被电影感动,“哭了好几次。赵薇和养女隔窗相望的那段,演得很感人。”
彭高峰感慨说,看《亲爱的》“就像穿越”,“黄渤演的寻子过程,都是我的亲身经历,被人骗、跳河,一下子把我带回到2008年。”彭高峰坦言,他不指望一部电影能起到“多伟大的”作用,但至少能让大家知道寻子群体的存在,也能提醒其他家长要保护好孩子。
孩子已回潜江读书
电影中,黄渤的孩子被解救后,一心思念养他3年的“养母”,这个细节也是来自彭高峰的真实经历。
对于孩子回家后遭遇的心理危机,彭高峰想得很透彻,“他在那个家庭生活了3年,被我带回来,其实相当于‘二次拐卖’。”所以,彭高峰并没有断了儿子和他养母的联系,“我不干涉他们。”
记者联系彭高峰时,他正筹划着回乡定居,“看能不能在老家找点事儿做。”至于儿子乐乐,早已被他送回潜江读书,“我们在深圳这边没有户口,读书不方便,就让他先回潜江上学,有外公外婆照顾。”
彭高峰说,乐乐至今不知道有人在拍他们的故事,“他不希望别人知道这段往事,不想被人认出来。等他大了,能接受了,我再带他看这个电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战士 发表于 2014-10-1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星接力助孙海洋寻子

■据新浪网

以被拐儿童为题材的电影《亲爱的》上映后,主演黄渤日前发微博呼吁网友帮助“韩德忠”的原型孙海洋寻找失踪多年的儿子。“韩德忠”的扮演者张译及影片主演佟大为、郝蕾等人也纷纷转发这条微博,上演了现实版“全民寻找‘亲爱的’”。

9月28日,黄渤发微博称:“《亲爱的》中张译饰演的原型人物名叫孙海洋,他苦苦寻子7年未果。我们希望他的故事能够让更多的人知道、看到,感谢大家献出力量帮忙转发,帮他找到如今已经11岁的儿子(孙海洋电话:15920054088),谢谢每一个人!”

随后,“韩德忠”的扮演者张译转发了这条微博,并称:“丢失的孩子都是我们的亲爱的,愿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因为电影《亲爱的》得到帮助,所以我愿更多人知晓这部电影,在享受电影的同时,多多帮忙。”此外,佟大为、郝蕾和电影《亲爱的》官方微博也在当天转发了这条微博。

“韩德忠”的原型孙海洋也转发了这条微博,并称:“看到这么多明星和千千万万不留姓名的网友帮忙寻找,感觉快要找到了。”公益项目“微博打拐”发起人邓飞也转发了孙海洋的微博,并呼吁:“恳求亲友们猛烈转起来,全民找孙卓,再创奇迹!”

http://tech.gmw.cn/newspaper/2014-10/01/content_101254543.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战士 发表于 2014-10-1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亲爱的》原型更催泪 父母必读防拐手册

导语:电影情节可以演绎,现实却远比电影残酷。又一个三年过去了,当我们赴深圳寻访到彭高峰一家,小文乐已回湖北潜江老家读书,但他内心的创痕是否痊愈,我们很难下结论。同样,那些绝大多数没有找到孩子的父母,甚至电影中赵薇饰演角色所对应的小文乐的养母,他们心中的伤痕,又该如何抚平?
2011年2月,失散近三年刚被找回的彭文乐

  9月25日,陈可辛执导的《亲爱的》催泪上映。电影改编自一个真实的故事—深圳农民工彭高峰找回失踪三年的儿子彭文乐。三年多前,媒体曾大篇幅报道了这一“微博打拐”事件。
  电影情节可以演绎,现实却远比电影残酷。又一个三年过去了,当我们赴深圳寻访到彭高峰一家,小文乐已回湖北潜江老家读书,但他内心的创痕是否痊愈,我们很难下结论。同样,那些绝大多数没有找到孩子的父母,甚至电影中赵薇饰演角色所对应的小文乐的养母,他们心中的伤痕,又该如何抚平?
  9月25日,深圳皇庭广场博纳电影城6号影厅,电影《亲爱的》正在上映。34岁的彭高峰坐在影厅后排位置,眼泪一阵阵流下来。
  这是陈可辛导演专为“寻子家庭”开设的专场,现场来的都是曾经或正在寻找孩子的父母。影片还没播完,人群已经泣不成声。
彭文乐

  附近熟人的询问,让乐乐很“厌恶”
  深圳宝安区石岩街道罗租社区,是一个外表破败、里面也有些让人不堪的城中村。
  在这里,街头到处都是流动的小贩,五金店里落满灰尘的钢圈塑胶管散发出刺鼻气味,举目望去,几乎都是掉了半边墙的灰扑扑的旧房子。男人们在秋日尚未散去的暑气里敞开上衣,在社区中心的小公园里下棋、抽烟,谈论附近化工厂的薪水,女人们则摇着扇子站在老树下的阴影里,把脸晒成更深重的古铜色。
  彭高峰的网吧,就靠着这个小公园。
  走过一个贴满“上网请上二楼”纸条的石阶,便进入网吧。9月27日,网吧里生意一般,五六十台机子,只有不到10个客人。几乎全是面目稚嫩的小青年,嘴里叼着烟,喊着“杀杀杀”,斜叼着香烟的嘴角不时燃起一颗火星,“啪!”有人猛拍键盘,“我赢了!”
  彭高峰领着我们从他们身边穿过,笑了笑,眼睛看着路面。他说,网吧经营惨淡,他也不想老在外面“漂”着了,想回老家陪儿子(彭文乐),这个国庆就回去找工作。
  再爬一层,拐个弯,就到了彭高峰租住的房子。不到5平方米的卧室,门口正对着一张床,床头挂着醒目的全家福—彭高峰和妻子,还有两个男孩,个高的就是彭文乐。
  妻子熊依妮脸上洋溢着笑,看上去比三年前还年轻。反倒是彭高峰,眼皮耷拉着,看上去有些疲倦。他刚上完一个晚班,白天的睡眠时间还不到四小时。
  房间里摆设简单,最值钱的是那台贴着卡通贴纸的冰箱。没有电视机,甚至没有窗户,但依然可以看出女主人布置的精心—白墙上贴着花花绿绿的卡通动物剪纸,有小乌龟、长颈鹿、恐龙,蝴蝶落在花朵上,“都是孩子们喜欢的小动物。”熊依妮说。
  一年前,彭高峰转掉了当时找儿子时经营的小网吧,来到这里,借了些钱,把门面扩大了一倍。房子也是那时候租的,700元一月,带厨房卫生间,里面还有一间更小的卧室,方便彭文乐过来时睡。5岁的小儿子和爷爷奶奶住在对面的另一间出租房里,房租另算500。
  彭高峰说,自从彭文乐被拐后,他便把父母接了过来,专门照看小儿子。尽管生活过得结结巴巴,但他觉得“安全”。
  他几乎不怎么下楼,觉得太“封闭”,不敞亮,整个人都蔫蔫的。
  至于为什么会搬过来,他说,“儿子找到后,在附近总会碰到熟人,经常问儿子,你不就是那个被拐的小孩吗?”
  这时候,彭文乐总是会厌恶地看着那些人,对旁边的父亲说,“别告诉他!”
彭高峰和妻子

  别人碰他一下,他一定会加倍还回去
  “怎么说呢,还是有变化的,这个变化包括小孩,也包括我的家庭。”彭高峰说。
  床头支着一块用木架子搭起来的黑板,上面有一幅看不清楚形状的卡通画。彭高峰说,那是暑假时彭文乐画的,“他不是很喜欢画画,画着玩。”
  8月1日,10岁的彭文乐在这个小房间里度过短暂的暑假后,回到老家湖北潜江市读五年级。彭高峰给他报了书法班和架子鼓班,光后者的收费就是一堂课70块,“儿子喜欢就行了。”
  熊依妮说,儿子回到老家的那一刻,第一句话就是,“哎呀,还是老家好。”
  “他也不是不喜欢跟我们待一块,应该只是不喜欢现在住的这个地方而已。”她说。
  不过,相处和教育依然是个“难题”。“之前挺乖的,后来就不知道怎么了,特别调皮、叛逆,不讲卫生,逮哪坐哪,身上的干净衣裳一会工夫就脏了。”熊依妮说,可能是儿子在农村生活留下的习惯。
  叛逆到什么程度呢?彭文乐喜欢上网,让彭高峰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他不准彭文乐玩游戏,当时他坐在网吧的收银台旁边,儿子二话不说就将一条小板凳砸了过来,“我眼泪就哗哗掉下来了,但我没有打他。不是不敢打,是舍不得。”
  他说,可能是他和妻子倾注给儿子的爱太多了,喜欢什么买什么,对他百依百顺,渐渐的,儿子就“有些得意忘形”了,“就是那种被惯坏的感觉。”
  彭文乐最初进入了是宝安区的一所中心小学,但似乎总跟班上的同学处不好,“别人碰他一下,他一定会加倍还回去。”对弟弟也是。有时候弟弟调皮弄了他一下,他是肯定会还手的。
  弟弟是在彭文乐失踪一年后,彭高峰夫妇为了“安慰老人”怀上的。弟弟的存在对于彭文乐来说意味着什么?彭高峰说他没想过。
  他说,“乐乐太缺乏安全感了,自我保护意识强,不信任所有人。”
  “自我保护意识太强”的原因,是因为“受过伤害”。
  “三岁时被坏人抓走,他是有记忆的,好不容易适应了后来的环境,跟养母也产生了感情,我们却又把他带了回来。所以我当时就在想,这其实相当于二次‘拐卖’。”
  “好比一棵小树苗,刚扎下根呢,你就给它挪地儿了。我儿子挪了两次。”他伸出手指,用力摇了摇。
  彭高峰起身,从烟盒里拿出一根烟,点燃。“我现在要做的就是让他信任我,信任他的父母。”一分钟后,他说。
  乐乐说要赶紧长大,攒钱给“养母”用
  在江苏邳州的三年,除了改变了彭文乐的性格,也改变了这个家庭微妙的亲子关系。
  “乐乐不止一次说想念他‘养母’,问我他可以给她打个电话吗?但他又不会真的打,可能是怕我难过。”熊依妮说,“儿子还说自己要赶紧长大,要攒钱给养母用。我就问他,你不给我们用啊?他说,养母太穷了,她很可怜。”
  “儿子其实什么都知道,甚至知道‘养母’就是人贩子老婆。”去年,彭高峰家里有老人去世,儿子在葬礼现场跟父亲说,“他(养父)犯了罪,所以不能死于老,只能死于少。”
  彭高峰和妻子都觉得,儿子早熟得“让人吃惊”,“可能跟他经历过那么多有关。”
  “但我们知道,他养母和他之间的感情是不能回避的,也改变不了,我们也不会干涉。”
  2012年,为了了解儿子生活过的环境,彭高峰去了趟邳州。他第二次见到了儿子的“养母”高永侠,对于这个朴素的农村妇女,他心情依然复杂,“我只能说我不恨她。”
  最开始他跟媒体这么说的时候,网上骂声一片,其中不乏失去了孩子的父母,说他“好了伤疤忘了疼”,“怎么能不恨人贩子老婆呢?”
  “我是从儿子的角度去想的,他们之间有感情,那我为什么要恨她?”彭高峰说。
今年暑假,高永侠给熊依妮打了个电话,熊依妮听不懂方言,说了半天不知道对方是谁,最后电话那边的人急了,大声说了一句,“我想乐乐了!”妻子马上就明白了,赶紧让彭文乐接电话。
  “他俩聊了半小时,乐乐问她现在在做什么,有没有钱用。”这是高永侠三年来第一次打电话过来,而彭高峰家,因为乐乐“能把她的电话背得滚瓜烂熟”,也没人刻意保存对方的电话号码。
  彭高峰说,因为乐乐和另外一位女孩粤粤同时被“解救”,高永侠已经很少回老家住,现在在邳州一家麦当劳餐厅做清洁工。
  “她当然没有影片中赵薇饰演的李红琴那么伟大,但她对两个孩子的感情是真的。当时对于粤粤,很多人都在讨论,从情感上来说是不是可以给她收养,但法律上说不过去,失去孩子的家庭也不会答应。”
  粤粤在被深圳市福利院短暂收留后,于2011年5月被深圳一个爱心家庭收养,据彭高峰说,对方家里条件很好,养母是高校教师,养父经商,乐乐跟粤粤还有联系。
  还没找到孩子的父母怎么办?继续找
  彭高峰是幸运的,但不是所有的“失子”家庭都有这种幸运。
  他对电影中一个片段印象深刻,“田文军家给鹏鹏举办生日宴,同为寻子父亲的韩德忠后来走了,在门后面哭泣。”
  现实的版本差不多,在乐乐的生日宴上,原型孙海洋跑到他家楼顶嚎啕大哭,说,“如果我有瓶农药,现在就能喝下去。”
  9月27日晚,记者见到了这位父亲。他不是电影中的大老板,而是跟彭高峰一样,从小城市来到深圳打工,最开始经营包子铺,后来儿子孙卓丢了,包子铺也不开了,跑遍了大半个中国,耗光20多万元积蓄,却依然没找着儿子。
  在深圳南山区白石洲街头,到现在还能看到一块招牌:悬赏二十万,寻儿子店。如今,孙海洋已搬离白石洲,但他请求房东保留这块招牌,他希望有一天找到儿子时,告诉他“爸爸妈妈一直在这里等你回家”。
  他的皱纹刻满了整张脸,泪水滑进这些深深浅浅的“沟壑”里,“我只要知道他现在在哪里,过得好不好就可以了。找到了,我也保证不追究人贩子、买家的责任。”他的右手抬起来,颤抖得厉害。
  孙海洋现在在白石洲附近的工厂打工,这里跟彭高峰租住的罗租社区一样,是一个城中村。孙海洋白天在工厂干活,晚上开出租车,他小心地攒下每一分钱,为的是能继续寻找儿子。
  为了找孩子,他利用网络建立起一个全国寻子联盟,加入了大大小小近10个寻子QQ群,学会了发微博,经常参加深圳的寻子活动。在这个繁华的移民大都市,像他这样的家庭,至少有几千个。他们用力赚钱,四处漂泊,坚信孩子还活着,并且不会放弃。
  两年前,孙卓的弟弟孙辉诞生,取名“辉”,谐音“回”,意为望哥哥能早日回家。现在孙辉由孙海洋的父母带回老家抚养,经历了一次丢子痛苦的他,不敢再把孩子放在自己身边。
  28日,彭高峰上完晚班回到住处,一进门就打开电脑,将页面停留在他注册名为“志愿者彭高峰”的新浪微博上。第一条微博,便是他转发的一个吴桂香寻子的消息。
  他说,三年来最大的变化,是他“以前给自己找,现在是帮别人找”。
  去年,他帮“宝贝回家”群里的一个家长找到了小孩,当时小姑娘快7岁了,丢的时候不到3岁。彭高峰描述那个场景:小孩一直哭,不肯回家,不肯认爸爸妈妈,说要回老家。
  “就跟电影里演的一样,里面的鹏鹏对警察说,他们(亲生父母)是坏人,你们把他们抓起来。”
  但他觉得哪怕是这种情况,依然是好的,“现在我们这么多人,还活在那个阴影下,不是说我自己找到了,我的一切就回到原来的样子了。那些还没找到孩子的父母,他们的一生都将在痛苦中度过。怎么办?继续找。”
  “电影无疑是一种安慰—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的热映,让这个群体再次获得了关注。”彭高峰说。
  在此之前,彭高峰见到了陈可辛导演。陈可辛对他说,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故事拍成电影,是因为他“相信那个原型故事的力量”,“这个力量是可以变成一部好电影的。”观影过程中,包括彭高峰在内,都“有种穿越的感觉”,被寻子的艰辛震撼,也为之后遗留下来的问题而思考。而这个,也是他希望其他观众能保留的。(新闻来源:潇湘晨报)
  电影《亲爱的》的热映,让我们又一次不得不重视起儿童走失这个话题。对于看顾好自己的孩子,是每位家长必尽的责任,那么如何防止孩子被拐,就成为了每位家长必学的一堂课。下面教大家10招,希望可以帮助各位家长。
随时注意孩子是否在身旁(图片来源:华盖)

  1、带孩子外出时,要随时注意孩子是否在身旁或在视线范围内。切记不要一遇到熟人或感兴趣的事情,就只顾自己聊天或观赏而忘记了孩子,结果使孩子意外走失。
  2、出去时,给孩子穿一件鲜艳的衣服。为什么?因为鲜艳的衣服很醒目,很容易被辨别和发现。
  3、告诉孩子一旦走失在原地站着,但不要坐下或蹲着。为什么?小孩子本来个儿就矮,比如说在讲堂里,要是有个孩子往地下一蹲,你再怎么找也找不着。这是家长一定要教给孩子的小知识。
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人多场所(图片来源:华盖)

  4、尽量不带孩子到大型商店、热闹街道、大型活动场所等,以免因人多拥挤走失。
  5、教孩子拒绝陌生人的饮料、糖果、礼物和搂抱,不跟陌生人走等。提防犯罪分子以各种手段骗取孩子的信任,将孩子拐骗。
  6、家长有急事时,千万不要让陌生人照看孩子。哪怕时间很短,也不能这样做。以往的经验来看,在公共场所的厕所门前,孩子被拐骗的机率很大。
防止引狼入室(图片来源:华盖)

  7、聘请保姆时,一定要查清其真实身份并掌握相关资料,防止引狼入室。找保姆要到正规场所去寻找,用工前要对保姆进行体检,包括身体和精神体检两个层面;要往保姆所在的村子打电话,核验身份。
  8、到幼儿园或学校接送孩子时,严格遵守有关规定,一定要使用“接送卡”,尽量别让外人替接孩子,防止犯罪分子乘虚而入。
  9、告诉孩子家庭住址、父母工作单位的全称及电话号码并让其熟记,告诉孩子在迷路或被拐骗时,应找警察或者拨打110,同时可以模拟特殊情况,让孩子进行演练。
  10、熟记孩子体貌特征及当日衣着特征,以备急用。孩子一旦失踪,及时报案。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新浪女性(微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海月月 发表于 2014-10-2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上海月月 于 2014-10-2 22:18 编辑

催泪电影《亲爱的》全国热映 原型为两湖北失子家庭

彭高峰(左二)带着妻子(右二)、乐乐(右一)和导演陈可辛、主演赵薇合影。

孙海洋寻子。

  9月25日,香港大导演陈可辛执导的催泪之作《亲爱的》全国热映。

  电影改编自两个湖北人的真实故事:2011年,潜江农民工彭高峰通过微博,成功找到被拐3年的儿子乐乐;苦寻儿子7年无果的监利农民工孙海洋,在绝望中迎来了小儿子。

  两年前,陈可辛被“寻子的力量”震撼,专程到深圳宴请了彭高峰和孙海洋,听他们讲述寻子故事。由此,以他们俩为原型的寻子电影有了雏形。

  时隔三年,乐乐仍惦记着“养母很穷,要给钱她用”,从不愿被人提及的“拐卖”过去,暴露孩子内心并未抚平的创伤。这两天,记者再度前往深圳,寻访热映中的“主角”。
  “你是那个被拐卖的小孩吗?”

  初秋的深圳,依旧炎热。

  罗租社区,一个有些凌乱的城中村,到处是流动的商贩。

  街边一块写着“极速网络”的巨大招牌,吸引着附近的青年。这就是彭高峰的新网吧。网吧仅60台电脑,七八个年轻人,在电脑前目不转睛地玩着游戏,还不时叫喊。

  网吧楼上,是彭高峰的住房。房间很小,约6平方米,仅摆了一张床。床头的墙上挂着一张全家福照片。彭高峰穿着西装,打着领结,妻子熊依妮穿着雪白的婚纱,前面站着两个儿子,个子较高的是乐乐。

  一年前,彭高峰将经营了多年的小网吧转让,从儿子丢失的地方公明街搬到了石岩街,然后又投资20万元开了这家新网吧。曾经破碎的家,已步入正轨。

  熊依妮说,儿子回家后,媒体进行了大量报道,他成了公明街的明星。“你是那个被拐卖的小孩吗?”每次走上街头,所有看到他的人,都好奇地问一问。乐乐很厌恶这样的问题,他不愿被人提及过去。

  为给儿子一个清静的环境,彭高峰选择搬家。因为是个体户,父母没有办社保,乐乐始终拿不到学籍,他在深圳上了3年小学后,一年前回了老家潜江。如今已是五年级学生。

  “他自我保护意识强,就因为受过伤害”

  熊依妮觉得,被拐的经历,让儿子有了变化。他性格外向,却不爱单独外出。他早已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电话,记得清清楚楚。

  “儿子失踪之前,特别乖,听话。”熊依妮说,可回来后有些叛逆,别人拍了他一下,他一定会还手,即便是奶奶和弟弟。

  前年,他放学后,吵着要玩电脑游戏。彭高峰要儿子先写完作业再玩,父子言语不和,没想到乐乐操起小板凳砸了过来。

  儿子无礼之举激怒了彭高峰。彭高峰仅是拍了一下他的屁股。“他是个男孩,必须教育,但又舍不得打。打他自己心里也痛。”

  在熊依妮看来,儿子想要什么,他们买什么,也助长了儿子的娇气,但其实她感觉到了儿子缺乏安全感。

  彭高峰说,被拐的经历,儿子的记忆有些模糊,但广场上被人抱走,搭了一天一夜的客车的细节,依旧记得。“他自我保护意识强,就因为受到过伤害。”

  电影里,被拐孩子在派出所指着亲生父母说,“他们是坏人,把他们抓起来”。这一幕让彭高峰揪心。

  “想快快长大,赚了钱给养母用”

  今年暑假,养母高永侠,第一次给乐乐打了个电话。

  两人在电话里聊了半个小时。乐乐问养母,“你现在在干什么,有没有钱用?”其实,乐乐不止一次提过,他想念养母,想给她打个电话。可他又从来不真打,担心自己的父母有想法。“他和养母是有感情的,这个不能回避,也不会干涉。”熊依妮说。

  乐乐曾跟妈妈说,他想快快长大,赚了钱给养母用,“因为她很穷”。高永侠很少回老家,在江苏邳州一家麦当劳餐厅打工。

  儿子在江苏的3年,到底是如何生活的?2012年,彭高峰为追寻儿子变化原因,他到江苏邳州看望了高永侠。有网友质疑,“好了伤疤忘了庝。”彭高峰的心情复杂,“站在儿子的角度,我只能说不恨她。”

  现实中的高永侠,并没有电影里的李红琴伟大。当时,和乐乐一起被解救的还有妹妹粤粤。高永侠并未和深圳市福利院对簿公堂,争取粤粤的抚养权。2011年5月,粤粤已被深圳市一个爱心家庭收养。此后,乐乐还和“妹妹”见过一面。

  9月30日,彭高峰回家了,考察有无合适的生意。因为儿子,他的人生经历了大悲大喜。他懂得:有钱无钱都是次要的,一家人能在一起才是幸福。

  彭高峰的寻子故事

  对话彭高峰

  希望网友一起努力,

  为孩子铺条回家的路

  记者:电影里,田文军找到儿子后,每天背着睡着的儿子出门,你是这样吗?

  彭高峰:这是电影里演绎的片段。现实中,我没有这样做。不过,儿子刚回来的时候,我和妻子每天守在他的身边,舍不得他离开半步。

  记者:乐乐看了电影《亲爱的》吗?

  彭高峰:没有带他看。等他长大,接受能力强了才行。毕竟他和养母还有很深的感情,我不想再次给他伤害。

  记者:儿子找到后,你现在还关心寻子信息吗?

  彭高峰:丢失孩子的家长们,过得太难了。心理素质好的,还能坚强地去寻找,坚强地活着。有些家庭夫妻因此离异,还有人自杀。

  只不过,我很幸运,把儿子找回来了。我现在是一名志愿者,经常在网上帮忙转发一些家长寻子的信息。如果每位网友都帮忙转发、关注寻子信息,一起努力,就是为孩子铺条回家的路。等有一天,孩子长大了上网,总有一天,就会顺着这条路回家。(特派记者 张勇军 文/图 发自深圳)

(编辑:刘莉http://www.hb.chinanews.com/news/2014/1002/188914.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眼泪是魔鬼 发表于 2014-10-4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亲爱的》引发社会关注 儿童走失如何避免?

《亲爱的》引发社会关注 儿童走失如何避免?
2014年10月4日 08:35  CCTIME飞象网
     《亲爱的》国内票房轻松过亿,预计最终票房有望超过3亿大关,作为名导,陈可辛在威尼斯公映的时候曾表示“电影无法改变残酷世界”。


    过去十多年,中国儿童丢失、拐卖事件层出不穷,购买儿童的人越多,发生的儿童绑架案就越多。花钱可以购买被拐骗来的孩子,加上父母离异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恶性循环不断制造新的社会问题,这就是陈可辛看到的残酷世界。所以希望通过电影的手段向更多的民众诉说我们的世界,我们出现的问题,并积极寻找这解决的方法。


     其实陈可辛不知道,就在《亲爱的》上映当天,解决方法也同时出炉,那就是360儿童卫士2,并且同样是选择9月25日正式发布。







    避免孩子走失 可借助科技的力量


    儿童走失在所难免,甚至连笔者也有走失的记忆。上世纪80年代,笔者还没上小学,和大人去亲戚家串门,在亲戚家门口的市场买水果的时候,只是多看了两眼吹糖人的摊位,再一回头,已经找不到大人。自以为认识亲戚家,然后沿着马路一直前行,殊不知自己已经背道而驰越走越远。不幸中的万幸是刚好遇到一位亲戚下班,碰到一个人的自己还在低头走路,问清缘由抱着我回到市场,责问还在卖水果的大人,孩子丢了都不知道。


    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到几点问题:

    1, 孩子走失,往往是遇到感兴趣的事情,而没有跟随大人;

    2, 人多的地方,大人容易忽略孩子;

    3, 孩子很有可能继续犯错,比如向相反的方向走,最好的方法应该是留在原地不动,等待加长,或者遇到警察或者工作人员再寻求帮助;

    4, 家长往往不能在第一时间察觉孩子的走失。


    所以,在人多的地方,家长需要加倍注意,并且,孩子必须一直在视线之内,如果有可能,家长在人多的地方可以一直抱着孩子。


    当然,如果万一不幸孩子走失,还可以利用360儿童卫士2,通过科技手段帮助家长找到走失的孩子。


    可定位的儿童手表


    360儿童卫士2从外观上来看是一款非常可爱漂亮的电子表,同时也是一款智能手表,不仅支持GPS定位,还可以通过基站、WiFi、重力感应器定位孩子的位置,并通过手机安装的客户端进行追踪。







    手机客户端不仅可以在地图上标注出孩子的地理位置,更可以通过指令让手表录制10秒环境录音,并回传手机,方便家长判断孩子环境情况。而对于稍微大一点的孩子,如果可以自己上下学,就可以通过手机划定安全区域,一旦孩子走出安全区域将触发报警系统,并将在手机客户端提醒家长注意。


    当然,如果孩子万一遇到不测,没有机会打电话求助也不怕,360儿童卫士2拥有一键求救功能,手机客户端可以马上接受到求救信息,及时通知家长,并等待家长解救。


    总之,360儿童卫士2已经为儿童的日常生活想了很多,并且也调研了几十万个家庭,他们的需求已经在产品中得到体验。通过电影《亲爱的》,大家多少也能感受到失去孩子的痛,而为了避免悲剧的发生,除了家长加倍细心之外,一块漂亮的智能定位手表也必不可少。




编 辑:王洪艳http://www.cctime.com/html/2014-10-4/201410483523953.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海月月 发表于 2014-10-5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失踪立案等24小时?警方否认

法制晚报讯 (记者李洪鹏)打拐题材电影《亲爱的》正在热映,电影中一句“失踪超过24小时,警方才会立案”的台词引起热议。公安部刑侦局打拐办主任陈士渠近日在微博上澄清:儿童、少女失踪或走失,监护人或家长都应立即报案,警方接报后会在第一时间立案调查,不需要等24小时。

早在2009年4月公安部开展全国“打拐”专项行动之初就规定,凡接报儿童失踪和被拐的案件,要立即立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查找孩子下落。时任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副局长杨东曾在接受采访时说:“以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是,孩子失踪后到公安机关报案,一些基层公安机关往往要等到24小时以后才会受理,我们查阅发现,公安部从来没有规定过拐卖案件立案要等24小时之后。”

文/据《南方都市报

整理/记者李洪鹏

作者:李洪鹏http://news.163.com/14/1005/12/A7PUCH2100014Q4P.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now小宇 发表于 2014-10-8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安部否认儿童失踪24小时立案说法 称应立即立案
2011年,彭高峰父子来京感恩。(资料图片)
  京华时报记者朱嘉磊摄
  国庆档,陈可辛执导的打拐题材电影《亲爱的》口碑票房双收。不过,影片中一句“失踪超过24小时,警方才会立案”的台词却在网上引起热议。昨天接受本报采访时,公安部刑侦局打拐办主任陈士渠否认了电影中的说法。
  京华时报记者聂宽冕 袁国礼 周鑫
  >>官方表态
  儿童少女失踪 第一时间立案
  影片《亲爱的》取材于彭高峰2008年-2011年的三年寻子事件,他的儿子3岁时被人在家附近强行抱走。影片中,黄渤在儿子失踪后去报案,警方告知需要失踪24小时后方能立案,这句台词引起网友热议。
  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下发《关于依法惩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意见》,其中规定,接到儿童失踪或者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妇女失踪报案的,公安机关应立即以刑事案件立案,迅速开展侦查工作。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及时移送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处理。
  《亲爱的》公映第二天,公安部刑侦局打拐办主任陈士渠便通过微博强调,所谓“失踪要等24小时后才能立案”的说法并不准确。
  昨天接受京华时报记者采访时,陈士渠进一步给出了明确解释:“从2009年4月起,公安部就启动了打拐专项行动。目前法律和警方都没有‘失踪24小时才能立案’的说法,但对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如果是儿童或14岁以上、18岁以下的少女失踪或走失,可第一时间报案,警方会以刑事案件立案调查;如果是18岁以上的成年女性,如果有被拐嫌疑的,也可以立即报案,警方也会以刑事案件立案调查。”
  记者从北京警方获悉,警方在接到有关未成年人走失或失踪的报警之后,肯定会在第一时间介入调查、帮忙查找,如未成年人有疑似被侵害或被拐情况,刑警会第一时间介入。
  >>片方回应
  观众反应强烈 陈可辛称惊讶
  陈可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观众对台词“失踪超过24小时,警方才会立案”的敏感让他很惊讶。
http://news.china.com.cn/rollnew ... ontent_29129757.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now小宇 发表于 2014-10-8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亲爱的宝贝,你在哪儿

“亲爱的小孩,今天有没有哭,是否朋友都已经离去,留下了带不走的孤独……”最近,打拐题材电影《亲爱的》正在影院热映,儿童走失的话题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现实生活中,我们周围也有一群常年寻子的人,他们背负着强大的心理压力,带着孩子的照片走遍全国各地,只要有一点线索,他们都不会放过,就像一位寻子的父亲说的那样:只要我还活着,只要她没回来,我还会找。因为希望在,他们一直在路上,也照亮了孩子回家的路。

  孩子走失前的那个春节,于志龙带着儿子于宏磊拍了这张照片,现在成了他唯一的念想。 受访者供图

  “是我不好,没看住他”

  “于宏磊,男,2006年出生,2011年4月走失,山东省海阳市郭城镇人。身高1米左右,额头有旋顶。身穿蓝色运动服,头戴桃红色线织帽,脚穿深蓝色布鞋,联系电话15953529301。”

  在很多常年寻子的家庭,他们希望这样的信息贴满全世界,也许只有这样,亲爱的小孩才会离家越来越近,才能给自己安慰。

  “如果孩子还在的话,今年该上2年级了吧,不知道他现在过得怎样?”于宏磊的妈妈于慧娥努力回忆着孩子正常的生活轨迹,如果没有那个初春的夜晚,孩子就不会丢……

  2011年4月5日晚上9点多,于慧娥带着孩子在邻村走亲戚,在路上行走时,孩子走在前面,大概离母亲40多米远,“也没管他。”

  但是令于慧娥没想到的是,后面跟上一辆车,孩子喊了几声后,就不见了。

  于慧娥当时没有喊,回了家,跟丈夫说孩子不见了。于宏磊的爸爸于志龙撂下筷子就往外冲,他认为孩子会坐汽车离开。当晚,于志龙在郭城镇汽车站守了一夜,直到天亮,看着长途汽车一辆辆发出去,却始终没见到孩子的影子。自此,孩子杳无音信,一家再未团圆。

  “孩子很聪明,也很懂事,冬天还帮着生火。”47岁的于志龙到现在仍时常夸自己的老来子,天天拿着孩子走失前那年春节拍的照片看,孩子的棉袄、棉裤、书包都小心翼翼地保存了起来。三年来,他没有远行的目标,也担不起远行的路费,只是常常失眠。

  说起此事,于慧娥仍旧很自责,“是我不好,没看住他。”

  “只要我还活着, 只要她没回来,我还会找”

  “马艺瑜,女,14岁,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南泊子村人,圆脸,大眼睛,眉毛较浓密,睫毛长,当时扎马尾辫,失踪时穿灰色上衣,蓝色牛仔裤,绿色凉鞋,2007年5月26日下午出去玩,再没归来,联系电话13001622006。”

  7年了,56岁的马洪喜从未放弃过找女儿,农忙的时候干农活,不忙的时候,他永远都是带着那张让广告公司专门放大的照片,天南地北地找孩子,济南、青岛、烟台、淄博、北京……只要有一点线索就去找,有时候一个人累了,就和其他寻子家庭一起出去。找人的过程是熬人的,一些人还借此谎报信息骗取赏金。

  “原来有外地的人打电话给我,说见到我孩子了,就在他老板那,还有孩子的衣服,让我先打钱过去,我说你让我看看孩子,看看孩子的衣服,多少钱我都给,他就开始骂人,我就知道是骗子了。”马洪喜说,这样的电话时不时就会接到,先让打钱的多半是骗子。

  “那天是周六,丢失前晚上孩子看电视,我还叮嘱孩子早点睡,第二天我和她妈都干活去了,孩子还在睡,我叫孩子起床,好好看门。”马洪喜哭着说,孩子答应了,接着躺下又睡了。下午回家发现门锁了,直到晚上也没见孩子回家。马洪喜说,村后有一座小山,她常跟同学去玩,村前有一条小河,村西面是龙口通往莱西的公路。

  到现在为止,马洪喜也不明白孩子是自己走的还是被骗走的,但是他说,“回不回来都还留点记忆。”孩子的衣服,学习用具一点都没丢,被好好地保存了起来。

  每次说起女儿,马洪喜会不可抑制地痛哭,“130多个孩子里,女儿排名总是前十,性格也活泼。”

  他无数次地想过,也许有一天,孩子会好好地回到他面前,他也从未想过放弃,“孩子是希望,没有孩子就没了奔头儿,只要我还活着,只要她没回来,我还会找。”马洪喜说,等农忙结束,他还会再次踏上寻子之路。

  马洪喜说,等农忙结束,他会带着这块牌子,再次踏上寻子之路。 受访者供图

  儿童失踪立即报案 不需要等24小时

  电影《亲爱的》正在热映,电影中一句“失踪超过24小时,警方才会立案”台词并不是真实情况,儿童、少女失踪或走失,监护人或家长都应立即报案,警方接报后会在第一时间立案调查,不需要等24小时。

  早在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下发《关于依法惩治拐卖少女儿童犯罪的意见》,其中规定,接到儿童失踪或者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妇女失踪报案的,公安机关应立即以刑事案件立案,迅速开展侦查工作。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及时移送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处理。

  家长发现孩子失踪后,请务必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及时拨打110或到就近的公安机关报案。无论是走失还是失踪,最开始的24小时是寻找孩子的“黄金时间”,及时立案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查找。

  此外,很多长期寻子的家长及帮助寻子的志愿者们,也总结出不少救助流浪乞讨儿童、识别身边拐卖行为的经验。宝贝回家寻子网的志愿者小杨建议,大家可以随时留意身边来历不明孩子的情况,特别是发现流浪乞讨的孩子时,大家可以把他们的照片拍下来,传到网上,或者通知当地的志愿者去做相关调查,查明孩子的真正来源。如果发现有明显拐卖嫌疑的情况,要立即报警或通知当地媒体,并联合当地志愿者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解救。

http://news.hexun.com/2014-10-08/169112275.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beibei 发表于 2014-10-10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亲爱的》台词争议 孩子失踪立案你表个态?

打拐题材电影《亲爱的》热映,电影中“失踪超过24小时,警方才会立案”的台词引起很多争议,公安部刑侦局打拐办主任出面表态澄清,失踪要等24小时后才能立案的说法并不准确,儿童走失监护人或者家长应第一时间报案。


《亲爱的》台词惹争议,孩子失踪立即立案你表个态?  打拐办:儿童少女失踪,第一时间立案

公安部刑侦局打拐办主任陈士渠在微博上提出:儿童、少女失踪或走失,监护人或家长都应立即报案,警方接报后会在第一时间立案调查,不需要等24小时。北京警方也提示市民,孩子走失立即报案,不要等待。
目前法律和警方都没有失踪24小时才能立案的说法,但对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如果是儿童或 14岁以上、18岁以下的少女失踪或走失,可第一时间报案,警方会以刑事案件立案调查;如果是18岁以上的成年女性,如果有被拐嫌疑的,也可以立即报案, 警方也会以刑事案件立案调查。
导演陈可辛:对台词的敏感让人很惊讶
“大陆媒体和观众觉得24小时立案制非常不合理,非常官僚,我非常惊讶。全世界几乎都是失踪24小时后才立案的。我从小看的港片、美国片都是失踪24小时之后再找警方,所以我根本不觉得失踪24小时立案是制度的问题。而且我前两天听编剧说,现在大陆已经改了法律,大陆可能是唯一一个失踪不需要24小时就立案的地方。”
我有话说
我有个亲戚的孩子失踪后,第一时间报案,但是警方回复是失踪案需满24小时才能立案,给人急的不行,好在是个误会,孩子回来了。(安徽 苏苏面)
不管什么时间立案,只要孩子失踪了,就赶快报案,找到警方就能心里踏实些。(北京 亮亮的天)
立即立案,真是太让人感动,希望官方说到做到啊,我怎么还听说有48小时才立案的,谁给个正解?(河北 不当屌丝娘)
家长还是要未雨绸缪才好,别等出事了再来考虑怎么办?怎么办?(辽宁 图图的鸡尾酒)
真是不能随便相信电影、电视剧什么的,太不靠谱了,24小时,孩子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你知道吗?(吉林 快乐的鼠王)
呼吁:仍需完善失踪立案程序
向警方报案的“失踪案”未必与“拐卖”真正有关。现实中我们也经常碰到,有的“失踪案”警方才开始记录,失踪者就已联系上了或是自己回家了。但官方发出的声音有助于公众更好地向警方提出合法诉求,同时监督警方依法立案。也许一个介于民众报案与警方立案之间的警方初查程序,可以最大限度地缩小法律文本与司法实践之间的距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 ( 吉ICP备08101543号 )

GMT+8, 2025-1-22 18:00 , Processed in 0.044556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