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们,如果不是你们及时找到,我就失去我的大孙女了。”70多岁的雷奶奶用一口云南口音的普通话感谢白水洋派出所的民警们。孙女雷思静(音)几天前的黄昏走失,全家人遍寻而不得,心急如焚。正好白水洋派出所的民警在路边发现哭泣的小女孩…… 6龄童走失后复得 奶奶一人照顾4孩子
雷思静一家是从云南来,在白水洋打工已逾4年。4年间,小孙女和小孙子的相继出世,让一家5口变为一家7口。父母辛苦工作,年迈的奶奶在家照顾四个年幼的孩子,最大的就读当地小学二年级,最小的弟弟才两周岁。雷思静是二姐,在当地一家幼儿园读大班。
前几天,小妹和小弟感冒了。当晚6点左右,爸爸打工未归,妈妈和奶奶抱着两个孩子去诊所挂针,让附近的伯伯看住另两个孩子。大伯在家里陪着姐姐说话,看着雷思静在门口玩耍也没放在心上。其实小思静看奶奶和妈妈出去了,就偷偷地跟在她们身后,谁知,走了几步就跟丢了。
天已经完全黑了,寒风刺骨,小姑娘一边继续往前走,一边小声啜泣起来。与此同时,家里人发现她丢了后,马上和附近的七八个老乡一起四处寻找孩子。
“警官,你快看看,那边有个小孩子在哭。”一个好心的阿姨发现了小思静,沟通不成,就跑到不远处的派出所报警。在派出所值班室,害羞的小思静不管怎么问,都不说话。好在民警小许灵机一动,捏捏她可爱的小脸说:“你再不说话,我就把你抱回家当女儿了。”小思静这才说出自己的家在哪里,但民警调查后,却发现信息不准确。好在正在寻找小思静的父母打听到派出所捡了个孩子,过来看看,正好找到女儿。
看着小姑娘眼睛大大的机灵样,却无法准确地表述自己的信息,民警询问雷家父母后,才知道家里孩子有4个,就一个年迈的奶奶在带。老人没有安全教育意识,总认为看看牢就可以了。这也致使小思静走丢后,无法告知民警自己确切的信息。 敲响警钟 防拐骗意识需增强
现在的孩子,防走失、防拐骗的意识有多强?在白水洋派出所联系白水洋镇中心幼儿园开展的一场别开生面的“防拐骗”测试中,3名记者分别扮演三种不同的角色,根据公安部门统计的三种孩子最容易被拐骗的方式,在园内随机进行“哄骗”。
方式二:“我是妈妈的同事”(“哄骗”成功)
在集会中,女记者满脸堆笑地走到一个小女孩身边,塞给她一包糖果,笑眯眯地问,你妈妈在哪里啊?女孩说在临海。记者说自己是她妈妈的同事,妈妈让我接你去临海玩。小女孩当场表示愿意跟她走。
当记者问,是否要和家人说一下,女孩表示不用。
老师过来问女孩,那个阿姨是否是你的家人,女孩表示记者是自己认识的一个阿姨。
方式二:“阿姨家有好多好吃的好玩的”(“哄骗”失败)
在游乐区,一群孩子在玩。女记者过去随机选了一个男孩子,和他形容了一下自己家很好玩,问他是否愿意跟着阿姨去玩。男孩当即表示愿意,记者拉着他的手,他也未挣脱。
当记者掏出零食递给他,他犹豫了。在记者的再次劝导下,他动摇了,欲跟记者走。身边好几个小伙伴提醒他,有可能是坏人,他才醒悟。
方式三:强行抱走(“哄骗”成功)
在游乐区,男记者出场,直接抱了一个男孩子走。边走边说,自己是他爸爸的朋友,来接他回家。该男孩从头到尾,没有一点挣扎,很顺从地任记者抱走。
事后,记者采访了这三个孩子,除了第一个孩子依旧相信那个阿姨是自己妈妈的朋友外,另外两个小朋友都意识到刚刚那个很和善的叔叔阿姨是“坏人”!
随即,白水洋派出所的刘警官用小思静和刚刚进行的诱拐例子为全园的孩子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防诱拐课”。
白水洋镇中心幼儿园园长许青春告诉记者,孩子的安全意识需要反复强调才会印刻在脑海里。 幼儿园曾多次组织家长充当“坏人”上演诱拐游戏。我们要让家长们明白,安全防范意识有多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