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我回来了……”1991年,年仅4岁的孙斌在父亲卖菜的菜市场内,被人从四川成都拐至江苏徐州。今(13)日11点左右,已经28岁的孙斌在公安机关的帮助下,终于与亲生父亲和从未谋面的妹妹一家团聚。现场,孙斌在见到父亲的那一刻时,抑制不住情感,一下跪在父亲面前痛哭流涕。孙父随即也跪在地上,死死地抱着儿子说:“你是男子汉,不要哭!” 孩子4岁菜市场失踪 母亲跨省寻找多次晕厥 “在他4岁零15天的时候,也是中秋这天,我们才给他拍了照片。”今天上午,孙父在接受四川新闻网记者采访时还清晰的记得,1991年9月26日孙斌被拐的时候,只有4岁零19天。 “我们卖菜,他就跟小朋友在一边玩。”孙父说,当时他们是在成都市浦江县一农贸市场内卖菜,当天中午他在卖菜,妻子就回家煮饭,并喊了儿子,可儿子说还要再玩一会。12点30分左右,他卖完菜在市场没见到儿子,于是就回了家,却发现儿子也没在家中,一家人这才感觉不对,随即开始寻找。
孙父回忆说,据当时与孙斌玩耍的侄儿说,孙斌是被一名陌生男子带走的。在得知儿子可能被拐之后,他们立即报了警,当地公安机关也立即立案侦查,“我们下午三点就跑到了成都火车站去堵,却没有找到。” 儿子被拐后,孙父和妻子放下了生意,开始在周边到处张贴寻人启事。孙斌的母亲更是先后去了甘孜州、重庆市、河南省等地寻找儿子的踪迹。“只要有线索,我们就去。”孙父说,这一路走来,他们经历了无数次的希望和失望,妻子更是多次晕厥,却没有任何线索。 孙斌的父亲拿着儿子被拐前四天拍的照片 妻子被查患乳腺癌 去世前一直念儿名 1994年底,孙父和妻子再生育了一名女儿。“我们从小就告诉她,她还有一个哥哥,叫孙斌。”孙父说,他们将孙斌4岁被拐的经过从小就告诉了女儿,不仅希望女儿能记得自己还有一个哥哥,也希望女儿长大了能把哥哥找回来。 “妻子最大的愿望就是找回儿子。”孙父说,妻子在1999年被查出得了乳腺癌,2008年妻子因乳腺癌躺在病床上,还不断向办案民警询问儿子被拐的最新进展,“妻子在去世前一两天都在不断念叨儿子的名字。” 2012年,孙斌的母亲因病去世,却一直没能完成“找回儿子”这个最大的心愿。今(13)日上午,带着妻子的遗憾,孙父来到成都市公安局刑侦局,终于在阔别24年后,见到了被拐的儿子孙斌,两人深情的跪地相拥,感动了在场所有人。 孙斌眼泪夺眶而出,孙父难掩激动的心情 被拐孩子隐藏“回家”秘密 长大后四处寻亲 孙斌擦着眼泪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他被拐到江苏之后就来到了现在的养父母家,并改姓房。“我从小就知道自己并不是他们亲生的。”孙斌说,他不知道自己老家在什么地方,但记忆中自己的家有一口井,他还记得自己是被两个男人拐走,并带上了火车。 “我从来没有问过他们(养父母),他们也没告诉过我。”孙斌说,由于他从小对自己的身世就十分怀疑,所以跟养父母之间就一直存在着隔阂,虽然养父母对他还不错,周围的亲戚对待他也并没有任何不同,可他心底这个秘密,却让他与养父母之间无法亲密。 孙斌回忆说,16岁他就从开始外出打工,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寻亲的愿望就越来越浓。2010年,孙斌在朋友的陪伴下,来到江苏省南通市的当地派出所寻求帮助,却没有寻找成功(由于94年办案条件限制,当时公安机关未采集到孙斌父母DNA,直到2010年公安机关才采集了孙斌父母的DNA)。 2011年,孙斌在电视和志愿者发传单中得知一个“宝贝回家”的网站,并在上面登记了自己的信息。2014年10月,孙斌再次来到江苏省南通市的当地派出所求助,并采集了DNA。2014年12月9日,成都市公安局接到公安部打拐办通知,江苏省南通市学田派出所采集的房某某血样,与被拐儿童孙斌的父母血样所检遗传标记符合遗传规律。 照片中4岁的孙斌和父亲露出灿烂的笑容 被拐孩子24年后回家 想去母亲坟前祭拜 “我接到公安机关的电话说DNA比对有结果了。”孙斌说,他在接到电话的时候还在想感觉应该没有那么快,心情还十分复杂。据四川新闻网记者了解,这么多年来,孙斌的整个寻亲过程,都一直是背着养父母,“他们可能也知道,只是没说!” 孙斌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他跟养父母这层窗户纸还是在两天前才完全捅破,对于自己是怎么被拐,养父母花了多少钱将自己买走,孙斌从头到尾也没有去问过,“以后我还是要赡养他们。” 在平复了见到亲生父亲激动的心情过后,孙斌说,对于以后该何去何从他还很矛盾,还需要好好想想,现在他只想陪着父亲,好好的待上一段时间,“先去母亲的坟前祭拜,告诉母亲,我回来了。” 成都市公安局浦江县刑警大队刘警官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经查明,孙斌被嫌疑人王某某(已病故)伙同另一嫌疑人拐卖后,卖给了江苏省徐州市的房某某、罗某某夫妇。经公安机关对方某某、罗某某两人进行审讯,两人交代1991年10月在王某某手中以2000元的价格购得被拐儿童孙斌,并将其改名房某某。目前,公安机关正在对另一名嫌疑人继续开展工作。 (四川新闻网) http://society.huanqiu.com/shrd/2015-01/540150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