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50|回复: 1

市教委:中小学生将人手一本安全指南

[复制链接]
战士 发表于 2015-1-31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今年的“两会”上,上海市政协委员李学军提交了《关于深化青少年自我保护工作的建议》的提案,建议将青少年自护教育纳入学校的课程中(本报昨日做了相关报道)。昨天,市教委相关负责人对该提案予以了回应,并透露说,就在明年,相关教材将覆盖至所有中小学生。今年,计划进入本市的3000多所中小学。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卡通人物丁满将作为“消防员”给同学们上安全课。
  回应1
  指南明年覆盖所有中小学
  在提案中,李学军委员建议由市教委甄选特别突出的教材进行改编,在全市范围内推广,编撰青少年自我保护的读本,形成青少年长效的自我保护机制。
  “编撰读本的想法与市教委的做法不谋而合。”市教委青保处处长朱坚表示,早在2013年1月1日,市教委就联合消防、公安、民防、轨交、红十字会等9个部门编写了《上海市中小学生公共安全行为指南》,分别有小学1~3年级、小学4~6年级、初中和高中4本教材,就学生在家里、社区、学校、马路上碰到各种安全问题做了详细的辅导。这套教材于2013年9月1日试点,在全市选取了136所学校试行。
  “今年,我们力争将这套教材覆盖到全市的3000所中小学,今年根据试点学校的反馈,将对该教材进行修订,明年将会覆盖到所有中小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推广该教材。”朱坚透露说。
回应2

  正洽谈研发安全防护APP
  李学军还认为,青少年自我保护工作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更应引起家长的重视,启动家校联动机制,为青少年织就24小时的保护网。学校可在家长会上或者学校开放日上,让家长们也互动参与进来。
  较为典型的例子就是虹口实验学校曾在家长开放日上让家长们目睹孩子穿越火灾现场的模拟场景,不仅自己增加了自我防护的意识,也能够了解到在一些突发事件发生时如何保护孩子不受伤害。
  对于让家长参与青少年安全防护互动的设想,朱坚颇为认同,并透露说,“最近,教育部门在洽谈研发相应的APP,供家长下载,让亲子共同学习安全防护的知识,改变以前缺乏互动的局面。”
  回应3
  即将启动公共安全实训基地
  《关于深化青少年自我保护工作的建议》的提案中还建议,一些主打城市安全防护的公益社团可以组织志愿者进校园做“小老师”。
  对于公益组织进校园开展安全教育的想法,朱坚回应说,这个建议非常好。事实上,已经有一些社会组织譬如厚天减灾救援公益促进中心等到校园做安全教育。“青少年安全防护不仅需要知识,还需要技能演练,接下来我们将要启动公共安全实训基地,开展大手牵小手活动。”
  回应4
  卡通人物教你如何自我防护
  最后,该提案还建议能否推出青少年自我防护专项基金,与部分自主创新的高科技企业合作,推广具有防护功能的科技产品。“目前我们还没有青少年自我防护专项基金,但将来我们会考虑成立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基金。”朱坚回应说。
  他还透露说,市教委还在和迪士尼洽谈,打算将丁满和彭彭等卡通形象做成消防等公共安全视频短片,让青少年能寓教于乐地接受自我防护的小知识和要点。
为了保证您发布的信息能够及时的得到回复及关注
建议您登陆后进行发帖操作.请点击这里
登陆注册
 楼主| 战士 发表于 2015-1-31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日报读者论坛:公众应急教育亟待补课
前不久,一起韩版“泰坦尼克”号沉船悲剧在韩国西南部海域上演。有专家分析,从天气状况、客轮吨位等来看,这起沉船事故具备诸多有利于救援的因素,悲剧的发生固然与指挥失误、救援不力相关,也与乘客“缺乏逃生经验”有直接关系。
  “缺乏逃生经验”的背后,显然是逃生训练的缺失。公众应急能力强弱折射的是应急教育水平的高低。应急教育是一种生命教育,更是一个民族的素质教育。2008年汶川地震时,在紧邻北川的安县,有一所名叫桑枣中学的学校,在地动山摇、千钧一发之时,全校2200多名师生仅用1分36秒就全部冲到操场并站好,无一伤亡。这一成功的自救得益于该校常年开展的应急教育及紧急疏散演习。
  韩国沉船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灾害种类较多且发生频繁。同时,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期,事故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多发。由于公众危机意识薄弱,应急知识缺乏,自保和互救能力低下,见“危”无力救、见“倒”没法扶,遭遇突发事件不知所措,甚至造成小灾酿大祸的悲剧。
  “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通过常态化的应急教育,提高公民的应急能力,无疑是防患于未然的最佳途径。
  首先,加强危机教育。使公众充分认识到危机无处不在,越是在安定的环境下,越是不能忽视危险的存在,从而积极应对突发事件。
  其次,应从青少年抓起。把安全应急培训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重视公众应急救援知识的宣传普及,以利于公众了解基本的保护个体生命安全和维护公共安全的知识和法律法规,树立安全意识,正确处理个体生命与他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了解掌握保障安全的方法技能。
  其三,完善应急教育体系。要完善应急救援教育的全国性立法,把群众性急救技能培训纳入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将救护培训纳入公众教育范畴;有针对性地对公共服务部门和高危行业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演练,提高危机应对和处置能力;对应对危机事件的决策人员,要进行危机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危机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同时,加大财政支持,逐步完善公众应急教育的基础设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 ( 吉ICP备08101543号 )

GMT+8, 2024-6-29 15:17 , Processed in 0.040220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