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以真实故事为原型的寻子主题电影《亲爱的》《失孤》的播出,引发的舆论长尾效应仍在持续。这两部电影都有意触动人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引发了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响,感同身受的人们更是在社交媒体中讨论故事原型,提高了对现实生活中“寻子”“寻亲”行为的关注度,自发地进行社会动员,主动担任“爱心接力”,共同完成寻人的神圣使命。但是,问题来了,紧随《失孤》脚步的现实版“失孤”——“寻找刘浩华小朋友”,在被网民疯狂转发共筑爱心接力长城的时候,却被权威人士证明是谣言。冷水当头泼,网民愤怒地发出疑问:“谁能告诉我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又一次失败的?“爱心接力” “他从张家口一路走来,只为找到半年前丢失的儿子。大家看到了动动手,一起帮一下忙,谢谢大家。大家帮帮他吧,或许奇迹真的会发生。”2月23日,这样一条图文信息在社交媒体中疯转,一位父亲双手拿着“寻人启事”,身形瘦弱但挺拔,赢得了网民的信任。当日,甚至“张家口”都成了这条虚假寻人信息的搜索关键词,不少加V认证的微博、微信号均沦陷于此条“现实版失孤”的虚假消息,并引发了多层级传播。 3月23日16时42分,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 发布微博称“已部署调查”该寻人启事的真伪;23日18时32分,@陈士渠继续发布消息,称“经查,无此案,事主联系电话打不通,孩子照片系一童星,此消息系谣言”。24日,@陈士渠继续发布3条相关辟谣信息,并将“编造儿童失踪谣言上网发布涉嫌违法犯罪,应当追责”的微博置顶,引发关注。截至25日0时,相关虚假寻人微博仍有近万条,而微信公号也有千篇相关文章在分享。 “爱心接力”谣言消解舆论力量 微博动员两个成功的典型案例,一是“微博打拐”,一是“免费午餐”。2010年9月,@邓飞借助自身影响力在新浪和腾讯微博上发布了彭高峰寻找儿子彭文乐的消息,引发各界关注。2011年1月,@于建嵘在新浪平台创建@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的认证微博,促成“微博打拐”行动的火热开展,也最终使得彭高峰、彭文乐父子重聚,更以草根倒逼的方式促成了官方网络打拐。而@邓飞发起的“免费午餐”,因有扎实的研究基础,也由最初的线下开展成功在线上运作,取得巨大的社会效益。然而,我们也发现,自媒体中以意见活跃群体发起的即时性公益动员活动,存在很多弊病,最显著的即是谣言,例如早期“温州动车事故”假冒遇难者家属骗取网民资金救助,“汶川大地震”“芦山大地震”的虚假寻人求助信息,以及各类寻孩、拾火车票或准考证寻人等谣言,都一定程度上磨灭了公众的参与热情,消解了社会舆论力量,并引发网民对社会信任度以及制度体制等的怀疑,负面影响较大。 舆情总结 当前,公众愈加受益于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也使得一些人瞄到了“商机”:利用新媒体的特性以及受众的心理活动特点谋取不当利益。诚然,我们已经觉察到了此种微妙的循环,即“爱心接力”谣言—公众参与传播—公共参与辟谣—“爱心接力”谣言……这似乎是一个死循环,因这循环里缺少了权威部门的全程参与,权威部门预警意识的薄弱使得不实信息在辟谣后仍继续形成多层级传播。面对此种情况,权威部门可通过手机客户端、微博、微信等多种渠道,将辟谣消息推送到用户手里,各平台方也应根据关键词将相关信息标注为虚假消息,进行有效管理。我们一再呼吁公众应提高自身媒介素养,但是“爱心接力”类型的谣言仍在不停流转,这不仅要求意见活跃群体在发布相关“爱心接力”时,要认真核实来源,合理地引导网民的传播行为,而且普通网民在转载信息时也不能盲目,在遇到类似信息时应自动开启“甄别”按钮,别浪费自己和他人的爱心,使得“爱心接力”类社会动员能在有限的条件下发挥积极作用。http://js.people.com.cn/n/2015/0402/c360299-2435652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