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新华社瞭望周刊社和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网络时代的打拐路径与社会责任”研讨会在京举行。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在研讨会上表示,经过多年努力,目前拐卖儿童发案数不断减少,破案率不断提升,但由于拐卖犯罪流动性比较大,单靠公安部门破案如同大海捞针,“网络打拐”等新方式让社会力量参与“打拐”,为破案提供了很多方便。(据4月16日新华社报道) 与几年前“微博打拐”成为全民话题时相比,公众如今对打拐的关注度确实降低了很多。不过,尽管没有权威数据表明至今仍有多少家庭因儿童被拐而破碎,可以肯定的是,打拐在现阶段仍是一项必须常抓不懈的工作。让打拐保持热度,需要公安部门的持续重视,也需要社会各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打拐行动之中。
近段时间来,不断有媒体爆出,打拐开始与专业的公益组织甚至是爱心企业结合在一起。譬如,浙江萧山电力携手“微博打拐”的专业公益组织,通过深度互补和分工协作的“互联网+”模式,进行打拐事业的拓深;再譬如,借鉴美国“牛奶盒寻人”活动,中国食品企业乐世小厨在产品包装袋上印上失踪儿童的信息,希望以此参与公益并引起社会关注,尽企业微薄之力帮助孩子回家。
只要我们继续寻找,还会发现更多类似的新闻。就在3月20日,中国平安宣布推出创新型少儿保险产品——“宝贝平安险”。具体说来就是,投保该款产品并生效后,若被保险人失踪,经当地公安机关立案后,投保人即可获得专业救援公司提供的找寻走失儿童的服务。读罢系列的新闻,不知道你在此刻会有怎样的心绪?我感受到的,是一种公共救济的可能无处不在。当打拐不仅是警方与志愿者的事情,一些富有责任心的企业都踊跃参与其中;当打拐开始由单兵作战,转向深度互补和分工协作的“互联网+”模式;当失踪儿童的信息不仅出现在电视中,而是在食品包装袋上就能发现它们;当打拐甚至获得来自保险行业的支持……由此带来的必然是打拐行动本身难度的逐渐降低。而曾经对打拐事件开始麻木的公民,其内心的关注和怜悯度,将被重新点燃。
要让拐卖儿童问题得到更好地解决,主要有赖于经济发展和司法层面的努力。其中被不少专家学者重点提及的一点就是,如果儿童拐卖行为中的买家也能被依法追究刑责,拐卖儿童的犯罪行为可能不会如此猖獗。但我们需要看到的是,让各个地方的发展相对均衡,不至于产生“养儿防老”进而买卖儿童的行为,又或者从司法层面进行改良,这些都是宏观或是相对漫长的过程。而在打拐形式依旧不乐观的现实下,当前需要从更具体、更易于操作的工作做起。
让企业参与打拐行动,让打拐行动拥有更多互联网的属性,又或者让打拐直接包含于保险或食品消费的生活方式中,这说明整个社会其实都蕴涵着能够助力打拐的巨大能量。现在的问题在于,这种成为生活方式的助力打拐新方式,多数依旧只是少数公民或企业的作为。自发的行动虽然值得鼓励,但倘若从形成社会合力的角度来看,又未免稍显不足。在公民或企业的行动后,打拐部门或者是更高层的制度安排,应当主动参与其中,更好地整合社会资源,让社会力量参与打拐的效应最大化。
那些数目巨大与行踪不明的儿童,他们该如何被重新发现?从某种程度而言,任何一起拐卖事件,都是所有人的灾难。这就必然要求,通过各方努力让打拐成为所有人都愿意参与的一项行动。让打拐更多地融入人们的生活,这正是让“许多人短时期内知道”的路径。先行者已经走在路上,现在需要的是更广泛的参与
http://midchina.xinhuanet.com/2015-04/20/c_1115023914.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