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63|回复: 0

[一般新闻] 上海拐童犯罪微发可控 涉拐传言应予理性辩析

[复制链接]
战士 发表于 2015-6-2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报记者 简工博
5月25日,一则“上海地铁抓到人贩子”的微博流传,结果证实,所谓“人贩子”与“被拐卖儿童”实为亲生血缘关系……
面对网络上广为流传的类似信息,市公安局“打拐办”昨天联合闸北公安分局,在六一儿童节开展反拐宣传。记者获悉,上海拐卖儿童犯罪一直处于微发可控状态。
儿童失踪多为意外和出走
去年3月的一天,家住浦东新区的一名5岁男孩当日12时外出玩耍,至19时仍未回家。家人多处查找未果后报警,警方立即启动儿童失踪快速查找机制。7天后,民警在距失踪儿童住地约600米远的一个水沟内发现儿童尸体。经检验,男孩系落水溺亡,排除他杀。
去年底,有市民报警称其13岁女儿在放学回家途中失踪。当民警在距女孩失踪地点数公里的一幢废弃大楼内找到女孩时,对方表示因学业问题害怕受到家长责骂而选择躲避。
据介绍,意外溺水身亡、学业不好担心受责离家躲藏、在外玩耍彻夜不归等,是本市发生儿童失踪案例的主要原因。
涉拐多谣言,不必草木皆兵
与此同时,微博、微信上却经常出现“上海惊现人贩子”的各类消息。
除文章开头提到的5月25日“人贩子”消息外,4月21日也有一条“上海轨道交通抓到人贩子”的消息曾广为流传,事后同样被证明疑似被拐卖儿童系“人贩子”的亲生孩子。
此外,还有更耸人听闻的传闻:“最近有偷小孩的,开一辆送雪糕的车,后面跟着一辆面包车,千万要注意孩子别独自玩耍……”
其实,这样的消息网上一搜一大把,曾被多地公安机关辟谣。尽管这些谣言并不难分辨,但仍有家长“宁可信其有”。对此专业人士表示,家长不必因此“草木皆兵”。
防拐,家长应该注意些什么
尽管如此,家长带孩子出门仍然不可粗心大意。
今年3月17日17时许,安徽男子秦某在苏州火车站带着3岁的儿子到一家便利店买食品,跟店员说话时孩子独自跑出店门玩耍,等秦某转身时发现儿子已经不见了。监控视频显示,在孩子离开秦某视线的短短几分钟,一名陌生女人将孩子带走。21日17时18分,警方在苏州将嫌疑人周某抓获。
通过这起案例,专业人士提醒家长,任何情况下不要让孩子离开视线范围,也不要将孩子单独留在家中或商铺等公众场合。家长要教会孩子拒绝陌生人食品、礼物,不要跟陌生人走等;最好教孩子背出家庭电话号码、家庭地址和家庭成员姓名。针对一些人认为“儿童失踪24小时后才立案”的错误看法,上海公安部门表示,上海已形成儿童失踪快速查找机制,发现儿童失踪应立即报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 ( 吉ICP备08101543号 )

GMT+8, 2024-6-29 17:14 , Processed in 0.041242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