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31日,由珠海市妇联、团市委、公安局联合发布的“众寻天使”APP上线。父母发现孩子走丢后,能够通过这款软件向周围一公里范围内同样安装过该软件的手机发送消息,进而在最短时间内在走失现场聚合其他人的力量共同找寻。这款独具匠心的防儿童走失软件选择在六一儿童节前上线,显得特别有意义。(6月1日《珠海特区报》)
电影《失孤》热浪虽然已经不再,但是那一抹伤痛却永远留在了人们心里。至今,还有很多“失孤”的父母踏破铁鞋无觅处,在寻找孩子的道路上翻山越岭,痛苦和无奈,悲凉和苍茫,他们的体味最深透。
高科技的助力,对于寻找走失孩子是件好事。在人流攘攘的社会,完全依靠凡人的眼睛寻找孩子,的确是个难度很大的事。
无独有偶。与珠海这条消息同样振奋人心的是,6月1日,公共场所防儿童走失电脑系统在南京德基广场购物中心正式启用。无论是珠海的APP,还是南京的电脑系统,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借助高科技,减少“失孤”悲剧。但是,再好的技术,也只能减少“失孤”事件,不能完全杜绝。能够依靠高科技手段,将走失的孩子找回来,固然是幸福的。但是,这种虚惊一场的幸福不会属于每一个走失孩子的家庭。
需要思考另外一个问题:除了依靠科技抚平“失孤”伤痛,还能依靠什么?这就牵涉到另外一个话题,走失的独生子女都到哪儿去了?只有堵塞了“到哪儿去了”的漏洞,才能更有效减少“失孤”悲剧。
首先,减少“市场需求”。虽然走失是偶然,但是孩子走失之后难以找到似乎也是必然。是骗子又将他们拐骗了。拐骗自然就是为了利益,能够给他们利益的就是那些没有孩子的家庭。如果没有需求,孩子即使走失了,大多数也能回到父母身边。这就需要减少“市场需求”。对于不孕不育家庭,政府能否实施“免费治疗救助”?确实不能生育的,能否合理简化领养手续?
其次,扼杀“户籍隐患”。孩子走失后,被拐卖到了新的家庭,这些孩子还都拥有合法的户籍信息,这就犹如洗黑钱,黑钱变成白钱的背后有权钱交易。这些没有出生证、领养证的孩子如何在新的家庭拥有了户口,背后是否也有交易?拐和买能否同样入罪?
最后,消灭“借孩乞讨”。一些走失儿童,还成为了犯罪集团的工具。去年,一位“失孤”的父亲终于在广东街头找到了孩子,而孩子已经成了手脚都残疾的人,他在街头乞讨,背后就是犯罪集团。这需要政府严厉打击这种犯罪行为。对于丐帮,是否能实行“持证上岗”制度,消除这种可能带来的伤害。
依靠科技只能保证在最短的时间找到孩子,却不能保证找到每一个走失的孩子。无疑,减少“市场需求”,扼杀“户籍隐患”,消灭“借孩乞讨”,才能真正减少“失孤”悲剧。
http://www.tianjinwe.com/rollnews/201506/t20150603_1439836.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