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33|回复: 0

[一般新闻] 寄养家庭——被遗弃孩子们温暖的家

[复制链接]
上海月月 发表于 2015-7-2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沈阳市,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家庭:家庭中的“儿女”都是孤残儿童,和户主的姓氏也不一样,他们几乎都姓“沈”。但是,这些从小被人遗弃的孤残儿童,在这里都有着一个温暖的家,并在“父母”的呵护下,渐渐地在“家庭”中长大成人。
  “寄养家庭”,已成了沈阳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在这些“寄养家庭”里,那些素昧平生的“爸爸”“妈妈”默默地奉献着爱心,把“儿女”养大,让孩子在融入“家庭”的同时,也成为孩子们的心灵寄托。
  沈阳市儿童福利院的弃婴中,绝大部分带有疾病或者残疾,这样的孩子很难被人领养。
  以沈阳市儿童福利院为例,每名保育老师和临时护工需要照料约10到20名孩子,从生活、治疗一直到康复教育,不少脑瘫患儿不要说吃饭,连坐着都不会。随着年岁渐长,一些患儿开始拥有危险的行为能力,“满天飞盘子”、“攻击”病友和工作人员……这也成了福利院的一大难题。同时,患儿身体抵抗力很低,往往一病就是一群。在这种情况下,“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应运而生。
  家庭寄养是由儿童福利机构出资,让原来生活在儿童福利院的孤残儿童在办理一定的手续后,进入普通家庭,由普通家庭承担养育责任,由儿童福利院对寄养家庭实施管理和监督,共同促进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
  据了解,福利院利用城乡不同的资源优势,针对孤残儿童的个性化需求,选择不同的寄养方向。比如:选择城市寄养时,要选择智力程度和身体状况较好的,培养方向是利用城市家庭的教育资源,让孩子的潜能得到最大挖掘,便于他们学习一技之长,为将来融入社会打好基础;而农村生活空间大,剩余劳动力多,民风淳朴,很适合那些精神发育迟滞和护理难度较大孩子的康复和生活。
  沈阳市儿童福利院为了找到合适的寄养基地,从起步开始就经过慎重的考察,最终选择了辽中县冷子堡镇作为家庭寄养工作站。这里交通方便,距市区约50公里,农副业发达,人均收入较高,居住环境很适合孩子们生活。最重要的是这里民风淳朴,富有爱心,家家都有通讯工具,镇里设有卫生院,村里有卫生所,还有小学校和幼儿园,很适合寄样儿童的成长。 http://news.hexun.com/2015-07-02/177211372.html
(责任编辑:HN66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 ( 吉ICP备08101543号 )

GMT+8, 2024-6-27 00:34 , Processed in 0.042397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