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74|回复: 2

[一般新闻] 男童被妈妈偷偷带回娘家 微信谣传孩子失踪被杀害

[复制链接]
战士 发表于 2015-7-4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羊城晚报讯 记者张文、通讯员曾文光报道:广东韶关仁化董塘镇一名9岁男童离奇“失踪”,引发当地群众手机微信圈疯狂转载、评论,信息不断发酵,最后演变为“广东来了1000多外地人,专偷小孩解剖取器官,广州已丢了20多名小孩”,“仁化周田镇也发现两名小孩丢失”。大街小巷一时谣言四起,直到7月3日上午9时,在这名9岁男童“失踪”6天之后,被韶关仁化警方在佛山孩子妈妈处找到,男童随后被安全送回父亲身边,让当地不少孩子家长动荡不安的谣言由此不攻自破。
  据了解,6月27日中午,仁化董塘镇高莲村9岁留守男童小海的爷爷发现孙子没有回家吃饭,就四周寻找。之后全村上百人闻讯加入寻找的队伍。当晚21时,找不到孩子的爷爷前往派出所报警求助,并将事情告知在佛山打工的儿子刘先生。
  刘先生当晚就前往同在佛山打工的妻子处,叫上妻子陈某兰一起回家寻找。第二天两人又一起去到派出所报警求助。
  派出所民警经过调查走访,最后找到一名出租车司机,发现小海的“失踪”与他的母亲陈某兰有关,可陈某兰也一直在与家人在寻找孩子的下落,原因何在呢?
  民警决定正面接触陈某兰,可面对民警的提问,她先是一问三不知。直到民警出示她与孩子的“失踪”的有关证据后,她才承认孩子是自己接回娘家了。7月2日下午,民警与陈某兰一起前往清远连州陈某兰的娘家,却并没有见到小海,7月3日一早,民警才在佛山最终找到他。
  而在此时,仁化当地群众的手机微信朋友圈里,孩子的“失踪”信息已被疯狂转载、跟帖,最终发酵成恐怖信息,引发不少孩子家长的恐慌。
  据陈某兰交代,6月27日跟孩子通电话时,孩子说不想在家呆了,自己当天便赶回韶关,在韶关租了辆车刚到村口,恰好见到儿子小海骑单车出来,将单车放在出租车的尾箱后,母子二人便直奔韶关高铁站,当天下午两人回到佛山。
  为何要瞒着小海的父亲和爷爷把他接到佛山?陈某兰说儿子在跟爷爷一起生活期间,老人家管教严格,儿子在校与同学关系不融洽,因此就想离家出走,加上陈某兰与丈夫关系一般,因此想离婚后带走儿子,把女儿留给丈夫。
为了保证您发布的信息能够及时的得到回复及关注
建议您登陆后进行发帖操作.请点击这里
登陆注册
 楼主| 战士 发表于 2015-7-4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网传人贩子猖狂“抢小孩”? 谣言!
谣言1
谣言2
近日,在长沙市天心区,三条“抢小孩”的网络信息引起了当地市民的不安,大伙纷纷从微博、微信上转发消息,你是否也有跟风?长沙警方特地到现场核实,“抢小孩”之说纯属子虚乌有。
7月1日,长沙警方通过官方微博、微信@长沙警事 公开辟谣,同时提醒广大市民,不要轻信谣言,避免引起恐慌。
[辟谣]
可通过逻辑判断、上网
或报警来求证消息真伪
谣言的传播,必然会破坏社会的正常秩序,引起人们不必要的恐慌。三湘都市报记者从长沙公安获悉,可通过正常逻辑、上网搜索或110报警来辨别消息真伪。
其实,这些谣言非常好识别,记者把这些信息在网上一搜,类似的消息“料大街”,从广东到北京,格式都一样,只是地名、牌号和时间不一样而已。
除此之外,你还可以查看这些信息是否有消息源,究竟出自可信度较强的主流自媒体或大V,还是一些可疑小号。如果你还不放心,完全可以拨打110,直接向警方求证消息的真伪。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家长们对孩子的安全问题看得重。”长沙市公安局网安部门的民警分析,像这类“偷抢小孩”的谣言不断被转发有两点主要原因:一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二是这类谣言多半能激发人们的同情心和保护欲望。 ■记者 杨昱 实习生 黄倩 常盼
母亲若被捅,至少需交待被送医院、当事人基本信息以及其图片。
此谣言中的内容就更荒唐了,直接在校门口抢人,为何警察却没有收到类似报警?
千人来偷抢小孩,那场面和阵势难道不会惊动民警?
网友评论
@头上有犄角:肯定是谣言啊!这个要是信了,每天出门是不是还要担心被车撞吃个菜怕中毒坐个飞机怕掉下来?
@叶宁一:其实大家应该都有一种求真意识,而不是三人成虎,人云亦云。辟谣这种事,不单单只是要靠警方出面,大家自己就可以做终结谣言的把关人。现在是一个网络时代,三人成虎的力量大有人在,若是不再加以考虑的基础上,就胡乱跟风转发,这种势头是恐怖的。此次的案例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证实。
@黎夕染:希望可以及时辟谣吧,大多数人还是善良的,看到这种消息应该都会转啊。
民警:“偷抢小孩”谣言多是利用网友同情心
据长沙市民警介绍,在微信、微博中,大部分谣言来自微信营销号,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吸引粉丝好拉动日后的营销,其内容多是“心灵鸡汤”。而微信朋友圈里的网友,多数对朋友转发的内容是持相信态度的,故不断将其进行传播。
一般来说,人们对于广告会自动进行屏蔽,而谣言是不带广告的,这更容易让人们接受。目前,微信谣言主要有3种:“明星成为谣言中伤的常客”,“谣言易上升到国度,二三线城市易爆发谣言”和“微信谣言多贴近生活日常更接地气”。
民警表示,其实大多数谣言的格式都是差不多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上网去查图片和信息的真伪,若出现了时间、地名等信息不同,但版本格式一致的,其中端倪自现。“目前,对于谣言被转发500条以上,对社会造成危害的人可获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战士 发表于 2015-7-4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抢孩子”谣言凭什么占领朋友圈?

最近,很多人的朋友圈被“抢孩子”内容刷爆,一大波“抢孩子”的消息搞得人们风声鹤唳。据人民网“求真”栏目描述,这些微信内容除了发生地点不同外,内容基本一模一样,属于“填空式”谣言。

百度一下“抢小孩”的新闻,可以发现这两天是一个新闻辟谣高峰期。地点涉及到北京各区县、四川成都、山西吕梁、海南万宁、湖北枣阳、广东顺德、陕西汉中、山东济南、甘肃兰州、浙江台州等等,十个指头都数不过来。这感觉不是“抢孩子团伙”在作案,简直是快占领全中国了。

如果我们跟踪一下各地的新闻报道之后,可以发现大部分“抢孩子”的网传内容中,有些情况是熟人因纠纷牵扯到孩子,造成“抢孩子”;有些是当事人因精神疾病、吸毒致幻抱走别人孩子;有些完全空穴来风,也有若干疑似人贩子拐孩子的。多种情况混杂一起,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开来。一个地方的警方辟谣了,公布了实情,谣言很快又跑到其他地方去,而且还添油加醋,根据本地情况进行创作发展出新版本。比如精确描述一两个车牌号,或者补上一张“人贩子”戴手铐的照片。在湖北枣阳,两个货车司机的车因为被指认为”作案工具“,每天都躲在家里不敢出门,害怕遇到情绪激动的群众“把车给砸了”。

这一波“抢孩子”谣言,或许可以视为前段时间朋友圈中“人贩子一律死刑”刷屏的延续。这表明“人贩子”话题带给人们心理层面上的触动和冲击,是相当深远的,可能不是仅仅拿出事实、依法论法能够平息的。

成都警方的专家分析称,“抢孩子”谣言不断发酵的原因有二,“一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威胁到人们基本安全的东西,往往最能引起共鸣,这类谣言正好戳中痛点——人们认为自己所处的环境并不安全;二是偷抢儿童非常能引发人们同情心和保护欲望的。人们的善良与同情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但面对不安全感和同仇敌忾的情绪,用造谣传谣是为了获取转发量借机牟利来解释如此大规模的传播行为,虽然很可能是事实,仍有牛头不对马嘴之嫌。

最能安抚人心的办法,是让真实准确的信息快速流动起来。这就要求首先,警方应对每起谣言都要积极应对,尽快把实际情况向公众讲清楚,不留模糊地带;其次,重视真相的传播效率和信息损耗,除了公开,还要考虑到是否被人们所接收、理解并产生正确的判断。“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当坏事给了大家深刻的第一印象,要想消除和扭转,必须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辟谣很重要,辟谣辟到人心里去却很难,何况还有这么多靠谣言浑水摸鱼的人和事存在。换个角度来看,我们是不是应该建立“儿童丢失信息平台”这样的一个东西呢?民间不明就里,官方应接不暇,这种处境不能一直持续下去。

http://difang.gmw.cn/newspaper/2015-07/04/content_107650863.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 ( 吉ICP备08101543号 )

GMT+8, 2024-6-27 00:33 , Processed in 0.042130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