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212|回复: 14

[男孩] 约1935年出生1942年左右在广东省广州市与家人失散的刘天祥寻亲131054

[复制链接]
若邻郎 发表于 2015-7-7 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若邻郎 于 2015-8-28 12:55 编辑

本网站不保证寻亲者酬金承诺的有效性,知情人如需要有偿提供线索,请亲自与寻亲者本人联系确认,本网站及志愿者提供的寻人服务均是免费。
登记信息:
http://www.baobeihuijia.com/view.aspx?id=131054
寻亲类别:宝贝寻家
寻亲编号:131054
姓    名:刘天祥
性    别:男
出生日期:1935年07月03日
失踪时身高:80厘米左右
失踪时间:1942年07月03日
失踪人所在地:广东省,茂名市
失踪地点:广东省,广州市,
寻亲者特征描述:父亲是个商人,经常从家门口坐船外出进百货回来卖。
其他资料:(若邻郎 跟进)家的对面有条大河,河边有一间大型的糖厂。
注册时间:2015-07-03 21:25:34
131054.jpg
宝贝回家志愿者唯一QQ接待群:1840533
站务电话:0435-3338090(吉林通化)
宝贝回家寻子网咨询信箱:
baobeihuijia@yeah.net

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 宝贝回家寻子网
http://www.baobeihuijia.com/

公益网站 宝贝回家志愿者为寻亲者免费服务 重点帮助16岁以下失踪儿童
为了保证您发布的信息能够及时的得到回复及关注
建议您登陆后进行发帖操作.请点击这里
登陆注册
 楼主| 若邻郎 发表于 2015-7-7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抗日战争时(约1942年)与家人失散的,当时约6岁,由于年幼无知,加上给人拐骗转卖,(小时我是讲广州话的),后被卖到梅县就讲客家话了,由于语言从小就改变了,时间长了对自已所有亲人的姓名和自已的姓名都不记得了,但经过自已反复的回忆,对于失散时的经过情况和自已小时与家人居住的自然环境,以及当时父母的职业等情况,在我脑海留下深刻印象.
一、失散时的经过:
  我记得抗战前,我父母是在广州市开过小百货商店,后来又开过泡馆,至广州沦陷前夕才把家具等搬迁回乡下,乡下离广州并不远,家具是顾小木船运回乡下的(由广州至乡下船行约一天时间),回到乡下后仍继续在离老家很近的圩镇上开店,直到日本侵略者快到乡下时才停止开店,由于日寇的"三光"政策,全村的房屋几乎全被烧光,在无家可归时,父母忍痛将我送给一个不认识的妇女(可能当时做小孩贩卖的) ,因当时跟着这个妇女走的还有七、八个和我年纪差不多的小孩,她把我带到惠州(即现在的惠阳) 转卖了(由老家到惠州,开始是步行约二天的路程,接着坐了一晚的小木船 就到了),在惠阳住了几天,才转手把我卖到梅县的.
二、家乡的自然环境:
    我的家是在一个小村庄上(即在一间大糖厂对面河左边的村庄上),村内有一条小河,可以通小木艇,与村口的一条大河相通,大河面宽约三、四百米,日寇的小电船曾在这河面上进入过,村口路旁有一座神庙,庙离大河岸边约有四百米.庙前有一座石拱桥,垮过小河面,站在拱桥面上可以看到大河面,拱桥下面是装有水闸门的,庙与拱桥之间有一条道路通往大河岸码头,也是通往村口的主要道路,村内来往的人要从大河边码头上小木船过渡上对岸.离码头几米的岸边竖立着一座石牌坊 ,石牌坊的左边是一片宽阔地,离石牌坊不远的左右两侧各有一座小凉亭,由河岸码头至神庙前道路旁有几棵高大的木棉树.
   特别使我印象最深的是:站在村口的大河岸边,向对岸左边望去,可以看见一间大糖厂,该糖厂抗战时期就是用机器生产了,这是作为寻找家乡地址的主要依据.
三、失散前我家里的成员和亲戚情况:
   失散前我家里共有六口人,即父母亲和我们四姐弟,姐姐是老大、哥哥是老二、我是老三、妹妹是老四,母亲的个体比父亲高大,我有一个伯父在离我们家较远的一个圩镇上开中药店,小时父亲常带我到他家去,去时要坐约两个小时的班车,接着又要搭小电船过海,再步行约一个小时才到达.另有一个姨姨及全家人在我家很近的圩镇附近修补,做皮鞋为生,由我家去姨姨家里,就在村口过渡上岸后大约走一个小时就到达.这是我印象较深的两家亲戚.我相信这两家亲戚现在必定还有人生存的.尤其是伯父家里当时人口较多.

四、新造糖厂和南海平洲糖厂机会比较大,其他糖厂中顺德糖厂和东莞糖厂就不像老家,我去过这两家寻找过。我记得我们从广州逃难回家的时候,划的小木船一天的时间就到家了。(番禺南亭镇这个地方有点像我的家,我前年去这个地方找过,给当地人留了电话,一直没有反馈)
五、我在20岁的时候来过珠三角寻找过,我根据记忆把家乡的地图画了下来,寻找了70多年,希望在有生之年,我能够回家。
home.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若邻郎 发表于 2015-7-7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ycwb.com/ePaper/ycwb/ ... /content_986357.htm(羊城晚报)
广东办现代糖厂的故事

  在食物极大丰富的现代,人们常为摄入过量的营养而烦恼,含热量高的蔗糖便慢慢被人们疏远。

  在历史上,蔗糖曾长时间是一种珍稀的营养品,还曾被当做药品、香料、甜味剂和防腐剂,备受人们重视。

  在英格兰,1650年,糖是贵族和富人的炫耀品;到了1750年,糖还是一般人眼中的奢侈物;直到1850年后,糖才进入寻常人家,成为生活的必需品。

  在中国,宋代糖还相当珍贵,只有富裕者得以时常品尝,许多农民,一生甚至从未品尝过糖。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糖在中国仍很珍贵。

  中国的栽蔗产糖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是世界上重要的蔗糖生产地和出口国。明清时,糖在中国重要的出口商品中,位列第三,产量和价值仅次于茶叶和丝绸。

  虽然我们很早就掌握了完善的制糖技术,但直至民国中期,仍沿用效率低下的古法制糖:牛拉石辘压取甘蔗汁,石灰澄清后再浓缩煮糖,制出的多是粗糙的土糖。

  国外的制糖业,在1815年英国工业革命之后,蒸汽压榨机代替了畜力驱动的石磨压榨机,生产效率发生了惊人的变化:畜力压榨机,平均能收取20%-30%的蔗汁,而蒸汽压榨机,则能多收70%的蔗汁。

  英、美等国的商人,将先进的制糖设备引入到菲律宾、印尼、古巴等甘蔗种植大国,生产出大量质优价廉的蔗糖,销往世界各地包括中国。

  在洋糖的冲击下,清末及民国前期,整个中国糖业显现一派衰败景象:蔗田荒芜,糖寮倒闭。一直是全国蔗糖生产重镇的广东,也慢慢放弃了糖的大批量生产。

  1929年,全国蔗糖进口量达74万吨,价值银一亿两。中国从世界蔗糖市场出口者变为进口者。

  2

  中国首批现代糖厂

  出现在广东

  1920年-1922年,中国民族资本家也曾先后在山东、东北、上海尝试办新式甜菜糖厂和粗糖精炼厂,但都失败了。

  中国第一间成功的现代化甘蔗糖厂,1934年首先出现在广东。

  1934年至1936年,广东先后建成六间现代化蔗糖工厂,分别是市头糖厂、新造糖厂、顺德糖厂、惠阳糖厂、揭阳糖厂、东莞糖厂,这六间糖厂每日榨蔗能力共7000吨,每日产糖能力700吨,酒精1.5万多升,独占了当时国内蔗糖的生产市场。

  这批糖厂的出现,标志着我国蔗糖生产出现了质的变化,从手工作坊转入到现代化的机器生产阶段。这批糖厂也成为全国各地发展现代制糖业的蓝本。

  广东糖业能开启中国现代制糖的先风,和两个人有极大关系,这就是陈济棠和冯锐。

  1929年陈济棠主政广东,为增强经济实力,他颁行了一个以发展广东经济为中心的《广东三年施政计划》,糖业成为他发展工业的龙头,也是他主政广东八年的得意之作。

  具体主持广东创办新式糖业的,是被誉为“中国现代蔗糖业之父”的冯锐。在广东办糖业的设想,就是由他向陈济棠提出的。

  冯锐是广州人,美国康奈尔大学农学博士,对蔗糖素有研究,1931年被陈济棠重视人才的政策所吸引,回广州任岭南大学农学院教授。不久,他发现广东办糖出现了两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一是世界经济不景,多数产糖国家的糖厂停工减产或宣告破产,这时候已很少有人投资建设新糖厂。在钢铁及机器生产过剩的国家,到处削价降低交易条件求售机器,有些糖厂则停工拆厂出售。

  二是1933年5月,中国全面实施国家海关进口税则,进口糖税相当于当时上海、广州市场糖价一倍以上,在中国办糖厂,可以得到关税的保护,不怕洋糖冲击。

  正陷于经营困境的世界机器生产巨头、美国糖业机械制造集团檀香山铁工厂,听闻冯锐想办糖厂,就迫不及待地向冯锐提出一个详细的建议书,表示可以在财政和技术上支持他。

  1933年,冯锐写成了《广东糖业意见书》转送陈济堂。意见书的主要内容有:广东的气候、土壤都很适合于发展蔗糖工业,只要改种高产的印尼蔗种,改用新式机器制糖,将会是“投资少,利润多,收利快”的产业。

  陈济棠看罢,认为意见书很切实,符合他创办工业的理想。不久,冯锐就被任命为广东省建设厅农业局长,主办广东糖业。

  3

  两家国际机器巨头血拼

  办新式糖厂,关键是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由于檀香山铁工厂最早表示支持广东办糖业,所以最初的办糖计划,即六间糖厂的机器设备,都准备在该厂购进,这将是一笔高达几百万美元的大生意。

  很快,广东同檀香山铁工厂签订了第一批合同,购买新造糖厂和惠阳糖厂的全套设备,总值达110万美元。

  在经济严重不景的情况下,广东办糖业的巨额贸易,引起了另一家世界机器生产巨头———捷克斯可达工厂的垂涎。他们更看到这是中国糖业现代化的起步,这个先机如果占了,将来的市场前景将无可限量,便不惜代价地与檀香山铁工厂竞争起来。

  针对檀香山铁工厂与广东所签订的合同,斯可达工厂连连出招———

  第一招,你用旧设备去应付,我就用新机器来争抢。檀香山铁工厂向广东提供的是菲律宾破产糖厂的翻新设备。斯可达工厂就针锋相对,提供全新的机器设备,且保用一年,在保用期内出现问题,全面负责保修。

  第二招,你价高,我便宜。檀香山出售的机器中,新造糖厂日榨蔗能力500吨,惠阳糖厂日榨能力1000吨,前者售价37.5万美元,后者售价70万美元。

  斯可达工厂开出的价码是,日榨蔗能力1000吨的机器,我66万美元就可卖,低了5.7%。不但如此,你檀香山铁工厂的售价是厂家在出口港船上交货价格,我则是香港交货价格,承担运费及保险费,售价又低了许多。

  第三招,你按合同办,我则“卖大包”。檀香山铁工厂合同中规定的压榨能力,就是旧糖厂原来的能力。而斯可达工厂则称,我提供的机器,实际能力比合同上写的加大50%。

  斯可达工厂这样说的,也这样做了。市头糖厂购进斯可达工厂日榨1000吨的机器设备后,只增加了一些机器设备,就扩建为日榨蔗能力2700吨的大型糖厂。

  争夺到最后,双方甚至连一贯坚持的国际付款原则都放弃了。按付款要求,檀香山铁工厂是机器安装好后,第一次开榨前要付90%的钱,开榨后付完所剩10%钱,可分20次付清,但第一次付款为10%。

  斯可达工厂则提出,开榨前只收40%,开榨后再收60%,同样可分20次付清,但第一次只收2%。如在一年之内再购一个糖厂的设备,可免收第一个糖厂分期付款的利息(年息5厘)。

  分期付款在当时的国际贸易上很平常,但一般需要一个在国际上有信誉的银行作担保。檀香山铁工厂最初要求中国银行书面作保,斯可达工厂为了促成签订合同,竟接受当时在国际上没有地位的广东省银行和广州市立银行的担保。

  这样一来,檀香山铁工厂也不得不放弃原来的要求,接受了同样没有什么实际价值的保证。檀香山铁工厂在给冯锐的信中,就流露出他们在竞争日益尖锐的压力下,不能不这样做的心情。信上说:“这次是本公司第一次接受没有不可收回的信用证书担保的分期付款合同。”

  为了竞争的胜利,斯可达工厂甚至连给经办人回佣的极端手法也使出了。

  最终,斯可达工厂硬生生将檀香山铁工厂原已到口的肥肉扯去一大块。

  1933年12月7日,斯可达工厂将资料送广东省建设厅,12月30日,就与建设厅签订了购买市头糖厂机器设备的合同。成交一笔66万美元的生意,仅三个星期就完成了。

  随后,榨蔗能力各为1000万吨的顺德糖厂、东莞糖厂的机器设备合同,也被斯可达工厂夺得。

  陈济棠办的六间蔗糖厂中,斯可达工厂和檀香山铁工厂各为三间提供设备,但在机器的总榨蔗能力上,斯可达工厂是3750吨,檀香山铁工厂仅2250吨,斯可达工厂夺得了生意的大份额。鹬蚌相争,广东办糖因此而省下不少钱。

  4

  让国人惊叹的现代蔗糖生产

  1933年12月30日,广东与斯可达工厂签订购买机器设备合同,过了11个月又10天,中国第一间耕地白糖厂———市头糖厂正式建成投产。1935年5月11日,配套的酒精厂也建成开始蒸馏酒精。

  第一个榨季,就取得了极好的收益,市头糖厂66万美元的机器款和36万港元建筑安装工程费在榨季结束后就付清了。

  当时,中国首间现代化制糖厂的机器设备,让去参观的人惊叹不已———

  市头糖厂设在河边,当运蔗船泊近后,河边的起重机便将船上的一捆捆甘蔗吊起,放在一大型磅秤上,上面有设备能自动将捆蔗的铁链解开。过磅后甘蔗的重量会自动打在卡片上及记在连续计算器上。然后,甘蔗被自动翻落到第一台蔗带上。

  蔗带机上的甘蔗经过蔗刀机理平后,又自动翻落到第二台蔗带机的带条上,蔗刀机将甘蔗切断,才进压榨车间。

  压榨机组是用电动机带动的,这是中国糖业第一台电动压榨机。

  生产过程,都有仪表作记录:甘蔗磅上有自动记录器,当天入厂甘蔗数量都能准确计算出来,统计员每日将记录带取出即可。压榨机的渗透水管装有水表,榨出的蔗汁能自动记录,还有废糖蜜磅对废糖数量作自动记录。

  此外,压榨出来的全部清蔗汁都经过袋滤机才进入蒸发罐,全部糖浆经过糖浆离心机处理。因为蔗汁经过清净处理,糖浆质量就好,制出来的白糖通透漂亮。

  5

  大批国外优良甘蔗落户广东

  办糖厂,机器设备当然关键,但甘蔗价格的高低,占制糖成本的八成;而甘蔗价格高下,又与甘蔗的质量和生产量密切关联。

  冯锐是农学专家,知道甘蔗与糖业的关系,明白在广东发展糖业,必须引进国外优良蔗种。广东原有的甘蔗,茎小汁淡,含糖分不高,纤维又较脆弱,不易抗风,不适合用于榨糖。在岭南农院任教授期间,他就已着手搜集引进各国含糖量高的优良蔗种、改良广东原有蔗种。

  筹办糖厂伊始,他便以月薪1800银元的高价,聘请在菲律宾大学蔗糖部工作了八年、具有丰富经验的金格教授到广东,主持改良蔗种、选种工作。

  冯锐还想尽办法从菲律宾、印尼、台湾等地收集引进优良蔗种上百个,创办了新洲、磨碟沙、陈村和农林局等四个总面积达973亩的优良蔗种繁殖场,还办了总面积为37亩的四个良种甘蔗试验场,培育出一批茎粗且高、汁多而浓、产糖量高、纤维坚韧、抗风力强的蔗种,如P.O.J.2878、2883等。这些良种甘蔗含糖量都比本地蔗多,平均每亩收蔗120担,每10担榨糖140斤;而本地蔗种平均每亩收蔗75担,每10担榨糖100斤。

  1935年,他还进口良种蔗种2000万株,在全省种植推广。此外,他还推广使用钾磷肥,甘蔗亩产量和糖分都有大幅提高。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原料来源问题,陈济棠和冯锐将全省划分为五个糖蔗营造区,第一区为番禺、东莞、顺德、南海,第二区为惠阳,第三区为潮汕,第四区为徐闻、雷州半岛,第五区为海南岛。

  为鼓励农民种蔗,糖厂到农村向农民宣布定价收购甘蔗,而顺德、南海、东莞等以种桑养蚕为主的地区,因碰到世界经济危机,蚕丝业萎缩,农民异常痛苦。冯锐举办糖厂,为农民们寻得一条新的生路,于是纷纷改种甘蔗。

  冯锐当时规定,蔗农可向糖厂预约售蔗,也可向糖厂申请贷款种植糖蔗。冯锐还要求糖厂与农民直接联系,消除中间剥削。

  在全省,还办了16个省营农场,鼓励开荒种蔗。到1936年,全省植蔗面积达4245万亩,产量列全国前茅。

1.jpg
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若邻郎 发表于 2015-7-7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若邻郎 于 2015-7-7 09:49 编辑

25.png

新造镇
新造.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三圆 发表于 2015-8-29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寻找1937年出生1943年和大哥一起失踪广东江西福建交界三河坝一带 张福其(男)
https://bbs.baobeihuijia.com/thread-241186-1-1.html
(出处: 宝贝回家论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林晓林 发表于 2015-8-30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1、广州是1938年陷落的,您说您是1942年失踪的,会不会记忆错误?
2、广东揭阳糖厂就在榕江边上,1944年揭阳陷落,遭到日军的烧杀,毁掉村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林晓林 发表于 2015-8-30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内地首家机制糖厂,诞生于民国22年(1933)冬,由当时岭南大学农学院院长兼广东省农林局局长冯锐(民国23年为广东蔗糖营造场经理)筹划,向捷克斯可达公司购买市头糖厂日榨甘蔗1000吨(含日产5000公升酒精车间)的设备。民国23年3月签订建筑工程合约。随后,捷克斯可达公司把设备安装工程转手给美商马克敦桥梁公司施工。同年5月,市头糖厂破土动工,同年12月10日,市头糖厂建成投产。次年5月11日酒精车间开始生产。民国25年3月6日,“营造场”经理冯锐代表当时的广东省政府与捷克驻华南代表杜力、斯可达公司代表吴办农签订“市头糖厂扩建合同”。该合同包括:把制糖设备能力从日榨1000吨扩大至2700吨;增加日产10~15吨方糖设备一套和采用骨炭法生产精炼糖配套设备等。5月19日签订建筑工程合约,次日施工,12月竣工。从此,广东省国营市头糖厂成为中国内地首家从甘蔗直接制成耕地白砂糖、精炼糖、方糖和利用废糖蜜酿造酒精的大型机制糖厂。  

  民国23~25年(1934~1936),番禺新造糖厂(1000吨/日)、顺德糖厂(1000吨/日)、揭阳糖厂(750吨/日)、惠阳平潭糖厂(1000吨/日)和东莞糖厂(1000吨/日)相继建成投产,总投资额为1975万元(粤币),日榨蔗能力达7000吨。  

  民国26~27年(1937~1938)10月,日本侵华战火烧至华南后,市头糖厂先受日军飞机数次轰炸,投下炸弹20多枚,厂房和设备遭到很严重破坏;接着,日军占据糖厂,并大肆拆卸机器设备,用船运往台湾。剩下的也被番禺的李铺群(绰号李朗鸡)和附近的“大天二”瓜分殆尽,连钢梁盖瓦和35米高的钢结构烟囱也被拆光。  

  番禺新造糖厂于广州沦陷前夕,由当时的广东蔗糖营造场经理把产权售给四川省,随后拆走迁移无存。  

  惠阳糖厂原建于惠阳平潭附近,抗日战争时也遭受破坏残存设备亦已拆迁(1952年新建紫坭糖厂时有一部分从惠阳糖厂拆下运回的旧设备;1957年建惠州糖厂也有部分从惠阳糖厂拆迁的旧设备)。  

  民国24年(1935)12月建成的揭阳糖厂,在抗日战争时期也遭到破坏,部分设备被拆毁,至建国后才修复生产。同时建成的顺德糖厂和次年1月建成的东莞糖厂,在抗战结束后恢复生产。  

  建国前建成投产的机制糖厂还有:民国7年(1918)建成的南海平洲糖厂,日榨能力230吨;民国21年建成的顺德桂洲糖厂,日榨能力270吨;民国22年建成的番禺灵山糖厂,日榨能力125吨;民国24年建成的中山石岐糖厂,日榨能力170吨;民国25年建成的中山永宁糖厂,日榨能力170吨;民国26年建成的顺德北窖糖厂,日榨能力70吨;民国27年建成的新会糖厂,日榨能力240吨;民国29年建成的新会潮莲糖厂,日榨能力70吨;同年建成的番禺沙湾糖厂,日榨能力200吨;同年建成的中山海洲糖厂和中山海洲红星糖厂,日榨能力分别为160吨和120吨;民国31年建成的中山古镇糖厂,日榨能力200吨;同年建成的新会荷塘糖厂,日榨能力100吨;民国36年建成的顺德大良镇华丰糖厂,日榨能力120吨;同年建成的博罗观音阁糖厂,日榨能力100吨;民国38年建成的顺德乐从糖厂日榨能力220吨。以上小糖厂均用石灰法生产红糖(或称片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林晓林 发表于 2015-8-30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在广州南部地区寻找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顺德德乐从 发表于 2016-4-13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找到本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顺德德乐从 发表于 2016-4-13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天祥老人的联系地址?如何联系上老人,我有线索提供

点评

请留下你的联系方式 我们会联系你核实,谢谢!  发表于 2016-4-13 17:4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zhangfangwu 发表于 2016-11-18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善心永在 发表于 2016-11-18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aner 发表于 2016-11-22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 ( 吉ICP备08101543号 )

GMT+8, 2024-5-2 09:34 , Processed in 0.048752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