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719|回复: 1

[寻恩人、恋人] 漫漫60多载 87岁河南抗战老兵来文登寻恩人

[复制链接]
战士 发表于 2015-8-29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思彬 本人供片
  8月24日下午,一条“87岁老兵寻找当年恩人”的讯息进入了我的视野。60多年,半个多世纪时光,87岁的河南老兵张思彬却用如此漫长的时间来缅怀一份恩情。
  那么,这其中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呢?25日下午,几经周折,我终于找到了张思彬的联系方式,了解到这段已尘封了近70年的往事。
  躲避搜捕,
  他成了老大娘的“三儿子”
  当天下午,得知有来自威海的电话,正在散步的张思彬一路小跑回到家。
  “这个电话,等了太久太久。”虽已87岁高龄,张思彬的思路却非常清晰,在讲起60多年前的往事时,即便透过话筒,我仍能感受到他激动的心情。
  张思彬是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人,17岁就参军入伍,打过日本鬼子,是位久经沙场的老兵。
  有一次,张思彬在一场战斗中腿部负伤,为躲避敌军的搜查,他被转移到文登一个村子里养伤,一位老大娘收留了他。
  据张思彬回忆,老大娘是一位五六十岁的寡妇,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和二儿子还在身边,三儿子参军离了家。张思彬就以老大娘三儿子德子的身份,藏身于她家。
  白天,张思彬随老大娘一家下地干活,晚上,他和老大娘一家睡在炕上。“那段日子,每天过得像老鼠一样。”张思彬说,白天下地干活时,见了人他从不敢开口,生怕陌生的外地口音引起村民怀疑,晚上每每听见村里有狗叫声,他就立即惊醒钻进炕下的地瓜窖子里……
老大老二吃玉米面,
  他却常吃白面饺子
  当年,每个村里都有敌人的眼线,老大娘其实是冒着生命危险收留张思彬的,更为难得的是,她对这个“三儿子”比亲生儿子还要好。
  “老大娘给自己的孩子吃玉米面,却常用珍贵的白面给我蒸馍馍、包饺子。”张思彬至今不忘老大娘一家生活很清苦,却总是把家里最好的东西都留给他吃、用。他多次跟老大娘说要跟大家吃一样的饭,老大娘却一如既往为他“开小灶”。
  在老大娘家住了两个月后,张思彬的腿伤痊愈,必须得归队。临行前,老大娘用家里仅有的一点粗布,亲手为张思彬缝制了一身新衣服。“那是我一生中穿过的最好的衣服。”当张思彬从满身补丁的老人身上接过衣服时,眼泪不停在眼眶里打转。
  张思彬离开那天,老大娘的二儿子牵出家里的小毛驴,准备趁夜色将他送到码头坐船离开。“我舍不得老大娘,老大娘也舍不得我,我俩抱在一起哭了好长时间。”分别时,想到老人的救命之恩和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从未有过的伤感笼罩在张思彬心头,他强忍着泪水安慰老大娘:以后有机会一定再回来看她。
  有生之年,
  他只想再回恩人家乡看看
  让张思彬没有想到的是,他这一去就是60多年。
  从文登离开后,张思彬回到战场履行军人的神圣职责。复员回家后,他一直想回文登看望老大娘,但被生活和工作拖累,没有办法了却心愿,这也成为他久久不能释怀的遗憾。
  “从我记事起,父亲就多次说起那位待他如亲人的老大娘,说她是自己第二位母亲。”张思彬的大女儿张云告诉我,如今,寻找那位善良的老大娘已经不仅是父亲的心愿,更是他们一家人的共同愿望。为了实现这一心愿,张云和兄弟姐妹们四处联系媒体。
  60多年过去了,张思彬不知道老大娘的名字,也记不清她居住的村子,这无疑给寻人之路增添了不少困难。尽管如此,任何一丝找到老大娘或其后人的机会,张思彬都不愿放弃。
  “或许老大娘已经不在世了,但我唯一的心愿就是能再回到她的家乡看看……”嗓音沙哑的张思彬断断续续,几乎用了近一分钟时间才说完了这句话。
  用将近一生的时间感怀一份恩情,张思彬的故事深深触动着我的心。即日起,我们将根据他提供的零碎信息,在尽可能多的村子中寻找,希望帮老人完成心愿。(威海晚报记者 李林)
http://weihai.sdchina.com/show/3478004.html
为了保证您发布的信息能够及时的得到回复及关注
建议您登陆后进行发帖操作.请点击这里
登陆注册
 楼主| 战士 发表于 2015-8-29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河南抗战老兵张思彬耄耋之年欲寻山东恩人图
    张思彬说,解放战争中子弹打穿了大腿,他靠着邹家大娘的照顾才得以康复,他很想在有生之年能见到大娘家里人。胡洪涛摄
    今年87岁的张思彬是河南省鹿邑县邮政局的离休干部,老人戎马半生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获得多项军功。但是六十多年来张思彬一直有一个心结,年轻时曾受山东好人恩情,一直没机会报答,想在有生之年找到山东的恩人,“哪怕是在恩人坟头上柱香,也算了却一桩心愿。”张思彬告诉记者。
    8月26日,记者跟随鹿邑县的志愿者们来到张思彬老人的家中,尽管有丰厚的退休金,老人仍然选择在农家小院里过着简朴的日子。回忆起曾经的打仗经历,老人仍然感慨不已。
    1944年底,年仅16岁的张思彬参加救国军。1945年6月下旬,日军大势已去却妄想在徐州一带凭借铁路背水一战,张思彬所在的部队接到命令,破坏日军铁路,配合主力军队打击日军。
    “日军用装甲车巡逻、飞机在天上盘旋对徐州以北的铁路进行保护。我就和战友一起,用铁棍、木棍声东击西,破坏日军铁路22公里多。日军这边刚修好铁路,那边又被破坏,搞得焦头烂额。”张思彬告诉记者,由于日军运输补给的铁路线被破坏掉,在抗日战争战略反攻阶段,中国军队在各个战场上打了好多胜仗。
    抗日战争胜利后,因为救国军18师师长杜新民是一位共产党员,卧底到国民党军队后策划起义,张思彬和其他战士成为新四军,编为第九纵队。解放战争期间,张思彬被编入人民解放军第二军,随后第二军与华中野战军九纵合并。也就是在这期间,张思彬负伤在山东文登一户农家休养,被农户一家当做亲人照顾。这家农户,就是让张思彬怀念了一生的恩人。
    “在苏北淮阴(现淮安)涟水,我们和国民党部队交火。在张飞河一带,战斗非常惨烈,双方互有胜负。我也差点在那场战役中牺牲,幸好我的腰间别了一个茶缸,挡住了飞来的子弹,但是子弹还是打穿了大腿,打出一个窟窿。”张思彬指着大腿上的伤口告诉记者,这是他打仗生涯中最宝贵的“军功章”。
    涟水之战后,张思彬和其他伤员来到文登第八拥军学校,学习文化知识,并被分配到一个名叫“二江村”(音)的村庄中,接收他的是一户姓邹的人家。
    “那家大娘对我可好,简直把我当成了她的亲儿子,给我缝衣服,做白面馍,还不让干重体力活,怕影响我的腿伤。”张思彬说,为了掩护他,大娘一家人和他睡在一张床上,中间用布帘子隔开。一旦有风吹草动,马上将他藏在床下的地洞中。白天还特别嘱咐他不要说话,因为他是外地口音,以免被村中的探子发现异常。
    解放后,张思彬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老人的一生荣获解放战争三等功,抗美援朝三、四等功,并在2005年被邀请参加全国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大会,荣获纪念勋章。但老人心里一直惦记着曾经救助过自己的山东恩人。
    “我记得那个村叫‘二江村’(音),位置大概在荣成和石岛之间的直角点上。接收我的人家姓邹。这家主人名叫邹本拖(音),是村干部,他有三个儿子。但当时他和二儿子随军南下,家中只剩两个儿子。我就化身他的第二个儿子邹德(音)。”尽管时光过了六十多年,张思彬仍想再见到大娘一家人,哪怕在大娘的坟头上一炷香也好,张思彬说,“做人不能忘恩”。(韩章云 胡洪涛)(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 ( 吉ICP备08101543号 )

GMT+8, 2025-1-12 05:59 , Processed in 0.039989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