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97|回复: 4

[寻亲线索] 官方版解救被拐儿童网站上线 2天访问量超160万

[复制链接]
北方思雨 发表于 2015-9-21 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等待亲人的被拐婴幼儿(部分)

等待亲人的被拐婴幼儿(部分)
由民政部开发的“全国打拐解救儿童寻亲公告平台”于9月19日上线,截至20日22时30分访问量便已突破160万人次。据悉,民政部将督促各地尽快将现有打拐解救儿童信息全部录入该平台,以便更多的打拐解救儿童能够寻找到生父母。
  北京青年报记者查阅网站发现,已有包括广东、河南、山东、广西、湖北等省份将284名现有打拐解救儿童信息录入该平台。此外,民政部、公安部于8月20日下发通知,确立了打拐解救儿童查找生父母相关机制,规定儿童失踪后,公安机关要立即出警处置并立案侦查,迅速启动儿童失踪快速查找机制。
首批公布近300名被拐儿童 更多儿童近期将录入
  近日,国家民政部、公安部联合下发了《民政部、公安部关于开展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打拐解救儿童收养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国打拐解救儿童寻亲公告平台(qgdgxq.mca.gov.cn)于9月19日正式上线。昨日22时30分,北京青年报记者登录该网站发现,网站访问量已经突破160万人次,包括广东、河南、山东、广西、湖北等省份将284名现有打拐解救儿童信息录入该平台。
  根据网站的信息显示,在寻亲公告中,都列有孩子的肖像照、姓名、被拐卖地、所在福利机构、联系方式等信息。网站寻亲平台提供检索功能,搜索关键词包括姓名、区域、解救时年龄、性别、身份特征、衣着等信息。点开每一名被解救的儿童信息后,还能够查阅到孩子的被拐卖地、解救时身高、解救时体貌特征、接收时着装、接收时随身物品和孩子自述等关键信息,方便被拐儿童父母查找和确认。
  在每名被拐卖解救的儿童信息中,还留下了所在福利机构、联系电话和联系人等信息,方便家长及时和福利机构取得联系。
为了保证您发布的信息能够及时的得到回复及关注
建议您登陆后进行发帖操作.请点击这里
登陆注册
河北悠闲 发表于 2015-9-21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打拐寻亲平台上线 "富平贩婴案"被解救21个娃找亲人
渭南市儿童福利院联系人:高玉宏、胡强力
  联系电话:0913-2059869、2058968(注:法定工作日受理,受理时间为上午9时至下午5时)

  联系邮箱:1445540363@qq.com
  从被拐卖到被解救,全国284名孩子现在正等待、寻找亲人接他们回家,其中有21名陕西孩子,他们都是“富平贩婴案”中被解救回来的儿童,有的已经被解救回来2年,但一直没有找到家人。
  民政部打拐寻亲平台上线 284名儿童寻亲
  信息来自民政部开发的“全国打拐解救儿童寻亲公告平台”。该平台于今年9月19日起面向社会公开运行。当日,该平台发布的消息显示,284名被解救孩子正寻找亲人。
  昨日,该平台浏览量已达百万。
  据了解,近日,民政部、公安部下发《关于开展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打拐解救儿童收养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提出要建立打拐解救儿童查找生父母机制。通知中规定,儿童失踪后,公安机关要立即出警处置并立案侦查,迅速启动儿童失踪快速查找机制,充分调动警务资源,第一时间组织查找,并及时免费采集失踪儿童父母血样录入全国打拐DNA信息库。
  对于打拐解救儿童,通知要求,要一律采集打拐解救儿童血样,检验后录入全国打拐DNA信息库比对,寻找儿童的生父母。
  为解决打拐解救儿童寻亲公告的区域性限制问题,民政部开发了全国打拐解救儿童寻亲公告平台(http://qgdgxq.mca.gov.cn)面向社会公开运行,供社会公众查询。
  21名陕西孩子中3个是今年9月解救的
  该平台首次公布的信息中,21名陕西地区的被解救孩子均为“富平贩婴案”的解救儿童。据该平台显示信息,他们解救时年龄最大的5岁,最小的0岁,解救时间从2013年8月至今年9月,其中2013年八九月解救的孩子有18个,2015年9月解救的孩子有3个(两男一女,其中一个男孩3岁,另外两个孩子2岁)。信息中,未公布孩子的体貌特征等信息,目前,这些孩子的所在福利机构为渭南市儿童福利院。
  昨日,华商报记者采访了陕西打拐办的负责人。该负责人透露,“富平贩婴案”发生后,陕西警方先后前往山东、河南等地解救被拐儿童,截至目前,共解救被拐儿童29名,其中有8名儿童已经找到了亲生父母,至今还有21名孩子没有找到父母。陕西警方早已将这些被拐儿童的DNA信息录入全国打拐DNA信息库,只要孩子的家长到当地公安机关免费采集血样,就可与这些孩子相认。
  “为什么已经解救2年了,这18个孩子还没有父母来认领?”华商报记者问。
  该负责人说,有的父母可能至今不知道相关政策,还有一种可能是,这些孩子的父母已经放弃了对孩子的抚养。在多年具体办理被拐儿童的案件中,警方发现,有的孩子由于非婚生、父母想要儿子、夫妻感情不和等因素,将自己的孩子转交、遗弃给了犯罪嫌疑人,甚至还有父母依靠生孩子贩卖为生的现象。
  警方也按照程序积极寻找孩子的家人,但至今还没有找到,也希望家人看到华商报看到后,和相关部门联系。
  解救儿童公告30天 无人认领移交福利机构
  民政部、公安部下发的《通知》首次明确了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打拐解救儿童收养的具体条件、程序以及落户等事项,为推动打拐解救儿童回归家庭提供政策依据。据《通知》规定,暂时查找不到生父母及其他监护人的打拐解救儿童,在报纸和全国打拐解救儿童寻亲公告平台上发布寻亲公告,公告满30日无人认领,7日内移交当地社会福利机构,12个月后仍未查找到生父母或监护人,符合收养条件的应当及时进行国内送养。也就是说,符合条件的被拐儿童被解救后最快一年零3个月可被收养。《通知》特别规定,如果被收养人年满10周岁,应就收养登记事项单独征得其本人同意。
  但据媒体报道,当前被拐卖儿童被解救后,能成功回到父母身边的比例不到10%。
  曾参与打拐的多名警察也认为,这21名孩子找到亲生父母的几率不大。
  新闻回顾:
  “陕西富平产科医生贩卖婴儿”系一跨省拐卖婴儿团伙案件。1958年出生的张淑侠,曾是富平县妇幼保健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2013年7月16日晚,董某分娩后,被张淑侠告知“婴儿患有先天性传染病及先天残疾”,于是新生婴儿父亲来国峰表示自愿放弃并委托医生张某对新生婴儿进行处置。随后,婴儿家属质疑婴儿被拐卖,并向富平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报案,由此牵出轰动全国的“富平产科医生贩婴案”。
  2014年1月14日,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以犯拐卖儿童罪依法判处被告人张淑侠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张淑侠没有提出上诉。http://news.hsw.cn/system/2015/0921/306126.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北方思雨 发表于 2015-9-25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打拐解救儿童寻亲平台运行 5天访问量破490万


民警照顾被解救的婴儿
由民政部开发的“打拐解救儿童寻亲公告平台”9月19日上线运行,并首批公布284名打拐解救儿童信息。截至24日下午,该网站的访问量已经突破490多万人次。本报记者从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婚姻收养管理处获悉,虽然公告平台的访问量不断突破,但截至记者发稿,尚没有收到各地反馈寻亲成功的消息。

  打拐解救儿童寻亲公告平台遵循怎样的发布机制?对于公众普遍关注的打拐解救儿童,长期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如何给他们一个家?收养儿童的门槛会不会降低?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

  公告平台详细录入解救儿童信息

  近日,国家民政部、公安部联合下发了《民政部 公安部关于开展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打拐解救儿童收养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为推动打拐解救儿童回归家庭、维护打拐解救儿童权益提供了政策依据。

  全国打拐解救寻亲公告平台于9月19日正式上线。目前,来自全国各地福利院的284名打拐解救儿童信息在公告平台上公布,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微博、微信朋友圈等大量转发。24日下午,本报记者登录该网站查询,公众的登录、浏览量已经突破490多万人次。

  根据网站的信息显示,在寻亲公告中,都列有孩子被解救时的肖像照、姓名、被拐卖地、所在福利机构、联系方式等信息。网站寻亲公告平台提供检索功能,搜索关键词包括姓名、区域、解救时年龄、性别、身份特征、衣着等信息。

  点开每一名被解救的儿童信息后,还能够查阅到孩子的被拐卖地、解救时年龄、解救时身高、体貌特征、随身物品和孩子自述等关键信息,方便被拐儿童父母查找和确认。在每名被拐解救的儿童信息中,还留下了所在福利机构、联系电话和联系人信息等,方便家长及时和福利机构取得联系。

  记者拨通了一个叫常龙超的孩子所在的郑州市儿童福利院的电话,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福利院所有的打拐解救儿童都已经在寻亲公告平台上进行公告,但“这几天并没有孩子亲生父母的线索和消息,倒是有公众打电话,表示了希望收养孩子的意愿”。

  本报记者从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婚姻收养管理处获得的信息印证了这一说法。该处相关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截至23日,还没有收到各地反馈的查找生父母成功的信息。

  关于后续的打拐解救儿童信息的发布机制,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寻亲公告平台将陆续录入、更新各地收集上来的打拐解救儿童的信息,公众可以随时关注寻亲公告平台。

  被拐儿童可作为弃婴收养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最佳环境,然而,一些孩子在被解救之后长期找不到亲生父母。

  河南省开封市社会福利院负责人王女士对媒体说,福利院有4名儿童是公安机关暂时安置的被拐解救儿童,“暂时”寄养最久的已经有7年,最短的不到1年。寄养7年的小朋友,今年已经上一年级了。

  “打拐解救出来的孩子大多数是健康的孩子,有的刚出生或者出生几个月就被解救出来,从婴儿到儿童,从儿童到长成少年,这些孩子只能在福利机构,很耽误他们的成长。”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巡视员甘薇薇说,“儿童福利政策的主导,是给孩子创造一个最好的成长条件,而孩子成长的最好条件是在家庭。”

  此次《通知》确立了打拐解救儿童查找生父母的相关机制。《通知》规定,儿童失踪后,公安机关要立即出警处置并立案侦查,迅速启动儿童失踪快速查找机制,第一时间组织查找,并及时免费采集失踪儿童父母血样录入全国打拐DNA信息库。对于打拐解救的儿童,公安机关要一律采集血样,检验后录入全国打拐DNA信息库。

  根据此次《通知》的要求,社会福利机构或者救助机构在接收打拐解救儿童后,应当在报纸和全国打拐解救儿童寻亲公告平台上发布儿童寻亲公告。公告满30日,儿童的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未认领的,救助机构应该在7日内将儿童及相关材料移交当地福利机构。从儿童被送交社会福利机构或者救助保护机构之日起满12个月,公安机关未能查找到儿童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应当向社会福利机构出具查找不到生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证明。

  “根据收养法的规定,弃婴、丧失父母的孤儿、生父母有特殊困难不能抚养的儿童可以被送养。民政部、公安部与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协商,如何既解决这些打拐解救但查找不到生父母孩子的送养问题,又跟收养法不冲突、不矛盾,最终决定作为收养法的延伸内容,把这些儿童归类为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儿童,进行国内送养。”甘薇薇说。

  收养条件不会放宽

  《通知》规定,社会福利机构收到查找不到生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证明后,对于符合收养条件的儿童,应当及时进行国内送养,使儿童能够尽快回归正常的家庭生活。收养登记机关在收到收养登记申请书及相关材料后,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公告。自公告之日起满60日,打拐解救儿童的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未认领的,收养登记机关应当为符合条件的当事人办理收养登记。这也就意味着,符合条件的被拐儿童被解救后最快1年零3个月可被收养。但是,《通知》也特别要求,如果被收养人年满10周岁,应就收养登记事项单独征得其本人同意。

  “打拐解救儿童被收养后,并非生父母便不能再寻回自己的孩子。”甘薇薇指出,根据《通知》规定,即便孩子在被收养之后,如果其生父母找到了孩子的下落,收养人也要按照生父母的意愿,配合解除收养关系,将孩子送还生父母的家庭。

  对于目前有多少打拐解救儿童,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王金华表示,“由于长期滞留在福利机关,时间比较长,打拐解救儿童还是有一定数量。”

  但是,“从收养来讲,收养条件放宽暂时不会考虑。”甘薇薇说,“因为并不是说大多数孩子找不到收养家庭,而是能找到很好的。近两年还要制定收养评估机制,要优中选优,尽可能给孩子找到一个更好的家庭。”

  王金华也表示,现在很多人感觉收养儿童很困难,其实是收养健康的儿童很困难,因为福利机构98%的儿童是残疾儿童,所以收养健康儿童的条件不仅不会放宽,相反的,还要对收养家庭进行更严格的评估。

  “现在大家要改变观念,收养更多的残疾儿童——尤其是轻度残疾儿童或者发育稍微欠缺但能够照顾自己的,这会对儿童成长有很大的帮助,因为他们是更加迫切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希望中国公民和家庭有这样的爱心。”王金华说。

  “收养法规定,一个家庭只能收养一名儿童,但对于收养残疾儿童,就不受有无生育和只能收养一名儿童的限制。”甘薇薇也呼吁公众“不要遗忘了残疾儿童”。 □ 记者 宋利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北方思雨 发表于 2015-9-27 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寻亲啦!全国打拐网站上线

一周焦点

9月19日,由民政部开发的“全国打拐解救儿童寻亲公告平台” (qgdgxq.mca.gov.cn)上线,仅仅一天多的时间,其访问量便已突破160万人次。该网站已有包括广东、河南、山东、广西、湖北等省份将284名现有打拐解救儿童信息录入该平台。民政部将督促各地尽快将现有打拐解救儿童信息全部录入该平台,以便更多的打拐解救儿童能够寻找到生父母。

此外,民政部、公安部于8月20日下发通知,确立了打拐解救儿童查找生父母相关机制,规定儿童失踪后,公安机关要立即出警处置并立案侦查,迅速启动儿童失踪快速查找机制。

根据网站的信息显示,在寻亲公告中,都列有孩子的肖像照、姓名、被拐卖地、所在福利机构、联系方式等信息。网站寻亲平台提供检索功能,搜索关键词包括姓名、区域、解救时年龄、性别、身份特征、衣着等信息。

点开每一名被解救的儿童信息后,还能够查阅到孩子的被拐卖地、解救时身高、解救时体貌特征、接收时着装、接收时随身物品和孩子自述等关键信息,方便被拐儿童父母查找和确认。

在每名被拐卖解救的儿童信息中,还留下了所在福利机构、联系电话和联系人等信息,方便家长及时和福利机构取得联系。

根据此次《通知》的要求,社会福利机构或者救助保护机构在接收打拐解救儿童后,应当在报纸和全国打拐解救儿童寻亲公告平台上发布儿童寻亲公告。从儿童被送交社会福利机构或者救助保护机构之日起满12个月,公安机关未能查找到儿童生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应当向社会福利机构出具查找不到生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证明。

此后,社会福利机构收到查找不到生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证明后,对于符合收养条件的儿童,应当及时进行国内送养,使儿童能够尽快回归正常的家庭生活。收养登记机关在收到收养登记申请书及相关材料后,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公告。自公告之日起满60日,打拐解救儿童的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未认领的,收养登记机关应当为符合条件的当事人办理收养登记。

这也就意味着,符合条件的被拐儿童被解救后最快1年零3个月可被收养。

编辑点评:建立网站为被拐儿童寻亲或寻找被拐儿童,此前一直是民间爱心人士在运作,如今终于有了官方的平台,这不仅是被拐儿童家庭的福音,也意味着国家将加大打拐力度,愿从此天下无拐。

http://news.163.com/15/0927/02/B4G3TKV700014Q4P.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河北悠闲 发表于 2015-9-27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打拐亲彻底告别“传谣时代”

“为这284名孩转发”这个带着密密麻麻儿童头像的微博24小时内迅速上升为微博热点。仅@民日报与@央视新闻的转发与评论量就接近60万,庞大的转发量背后是公众对官方打拐平台的期待与认可:9月19日,全国打拐解救儿童亲公告平台正式公开上线,3天访问量超过295万,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从2010年微博发起“打拐”活动至今,舆论经历了“单打独斗期”和“警方合作期”,五年来,在亿万网民推动下的“打拐”已经成为了全民共识,甚至是公民社会成长的图腾。但步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打拐”,由于信息分散、区域差异化大,用户辨别力不足,“谣言”一度拖沓了整个打拐进程。发布虚假拐卖信息甚至成为了流氓软件商、电信诈骗者百试不爽的“灵丹妙药”。我们在欢呼“打拐”全民化的同时,也在呼吁建立跨部委合作的信息平台、统一数据库,“民政+公安”“数据+平台”的建设会成为“打拐制度化”的新拐点,成为“全民打拐”的双保险。

“打拐”:见证公民社会的成长

熟悉互联网的网民基本都对“打拐亲”不陌生,这个发起于2011年春节期间的微博“打拐”公共事件就是这个打拐平台的雏形。当时网友们利用零碎的、非专业的行动,与公安部门、媒体、大代表及政协委员等社会力量结合在一起,快速形成舆论焦点,形成了第一批网上打拐的舆论力量。而“打拐”事件,与司法机构,特别是警方正在推动的针对拐卖犯罪实施综合治理的努力不谋而合。警方提出从“打击拐卖”到“反对拐卖”概念的转变,其目的是为改变警方单打独斗的局面,针对拐卖儿童妇女犯罪,建立全社会参与的预防、打击、救助的综合治理模式。可见在处理公共事务过程中所涌动的民间力量不可小视,这种力量促使政府与民间行为合力,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共同推动公民社会的成长。

“打拐”:经历短暂而混乱的阵痛期

任何事件的成长不可能一蹴而就,微博“打拐”也是一样。在经历了高潮走向理性后,面对互联网信息的汪洋,首要的问题就是需要从谣言的泥沼中挣脱出来。2010年3月,最高检、最高法、公安部以及司法部联合印发《关于依法惩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意见》的通知,让“打拐”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舆论持续三年多的高关注使得“拐卖无处可藏”“拐卖喊打”的局面得以形成,如今微博平台中话题“#微博打拐通报#”高达5126.3万的阅读量可见一斑。但是随着互联网进入移动时代的进程加快,网络舆论的参与者、参与面的增加,舆论杂音也在持续增加,近些年打着拯救拐卖儿童的旗号吸纳虚假募捐,甚至发布虚假电话的事件屡屡发生。在微信朋友圈,普通儿童的生活照都可能被转帖为打拐谣言,微信朋友“小白”留言:“看到各种被拐卖的儿童非常心痛,但是实地走访不是诈骗就是信息过期,舆论荒废的不是金钱,而是感情”,针对国家权威打拐平台的需求呼之欲出。

“打拐”:全国性亲平台彻底告别“爱心谣言”

在痛陈了无数爱心转发被欺骗,善心捐款被侵吞的“爱心谣言”事件后,全国化的儿童亲公告平台终于上线。此平台第一批公布了284名被公安机关解救的孩http://cache.baiducontent.com/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 ( 吉ICP备08101543号 )

GMT+8, 2024-6-3 23:56 , Processed in 0.041635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