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平妹仍保留着寻人启事。
图文/本报首席记者周强
11月9日,本报日前报道了安顺女孩张亚琴与家人团聚的消息,引发了市民关注。昨天,安顺另一名寻亲者张平妹称,她的儿子在17年前失踪,至今无任何消息,而张亚琴的故事给了她寻亲路上的鼓励。
上厕所后失踪
张平妹今年42岁,安顺市镇宁自治县大山乡打硐村人。上世纪90年代,她和丈夫何清发来到贵阳打工,儿子也在贵阳长大。
何清发记得,当时,她和丈夫在贵阳市花溪大道甘荫塘工作,每天中午休息的时候,工友们都喜欢在录像厅内看录像。
1998年2月24日中午,何清发和往常一样,在下班之后来到甘荫塘一家录像厅看录像,并且带上了自己4岁半的儿子何涛涛。而此时,何清发的女儿和妻子则在家中。
“我去撒尿了。”何清发正看录像着迷时,儿子突然对他说道,并且迅速地跑出了录像厅。
半个小时后,儿子还未回来。“会不会是回家了?”何清发心里猜测。后来,女儿来录像厅找自己,他向女儿询问了儿子是否在家,当得到了否定回答后,他这才着急起来。
自此,儿子没了任何消息,现在已过去了17年。
每天借酒浇愁
当时,发现何涛涛失踪后,家人立即开始在周边寻找,但一无所获。他们使用了各种方法。张平妹记得,他们打听到贵阳的算命先生可以定位孩子位置,便找到算命先生帮忙,但后来,仍是空欢喜一场。
实际上,两夫妻在贵阳打工,收入并不高,寻找儿子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张平妹说,他们最难熬的一次,是将所有的钱用到只剩下20元。
后来,他们从贵阳回到了镇宁大山乡,存上一段时间的钱就会出去寻找儿子,直到把钱用完,然后再回到家中,如此不停反复循环。张平妹称,对于儿子的失踪,丈夫感到十分内疚,事发后的一个月内,每天都在喝酒,几乎粒米未进。
坚持寻亲
11月9日,本报报道了张亚琴在贵阳走失,20年后,与家人团聚的消息后,引起了张平妹的关注。她说,她为亚琴能够回家感到欣慰,同时心里十分不是滋味,因为自己的儿子还不知道身在何方。
每当有空的时候,张平妹总会想到自己的儿子。他的儿子是一个善良的小孩,未失踪前,只要见到街上乞讨的人,都会嚷着要母亲给他们一元钱。她也总会想起儿子小时候吃菠萝的场景。每每想起这些,她总是又要大哭一场。
在过去的17年时间,她和丈夫也想过放弃。“我只希望晓得他在哪里,只要平安就行。”他说,这是她现在唯一的愿望。
而见到了张亚琴20年后与家人团聚的消息后,张平妹称,这给她带来了鼓舞,她也不会放弃,未来他们还将继续走在寻亲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