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打离家出走
追问:孩子两年半经历了什么?
2013年7月31日晚上10点半,文先生发现儿子没有做完作业还吵着要看电视,一时生气就动手打了他两下,赌气说:如果你不做作业,你就自己走。没想到9岁的文雨哲真的自己开门,走了出去。
据了解,文XX曾被一个乞讨者收留,两人曾一起在北京西站乞讨。对方曾问他家庭住址和父母的电话号码,他也拒绝不说。后来,文雨哲被带回河南老家收留,并在当地上了小学。近期,因鼻炎发作,被送回北京丰台区樊家村派出所。
“他现在各方面都很好。”在派出所见到了儿子的文先生说,他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反思,以后会考虑更好的教育方式。
专家:收留者有拐骗嫌疑 未造成伤害或免罚
北京京润律师事务所韩骁表示,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其监护人。9岁儿童文雨哲的收留者未报警或办理合法领养手续的话,根据法律规定有拐骗嫌疑。9岁儿童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以他的自行出走免除该收留者的责任。
就此事来说,责任认定存在争议。该收留者对儿童没有造成伤害,犯罪情节轻微,且主动送还有从轻处罚的情节,也可能免除处罚。
不到3岁的孩子不要打
3岁的孩子处于游戏期阶段,孩子的自主感十分强烈,同时孩子的良心、道德感也有了发展,而3岁前的孩子,这一切都没有出现,或者只是刚刚发展。即使是有的孩子过于顽皮,体罚他的时间也只能提前到1岁半,对于1岁半以内的婴儿是绝对不能进行体罚的。在这一阶段体罚孩子, 会影响他们做出正常的生理与心理反应,导致孩子身心的不健康。
6岁以后要尽量少打,12岁以后的孩子不能打。
一般而言,孩子6岁以后就应尽量减少体罚,而到了12岁就应完全停止了。6岁以后,多数孩子已经进入学校了,独立自主意识有了较好的发展,自尊心越来越强。这时体罚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丧失成长所必须的成功体验,影响人格的健康发展,养成消极、自卑的人格;而且在这一时期进行体罚,孩子能够清楚地记住父母对自己的体罚,在心灵蒙上一层阴影。
进入青春期后,孩子强烈感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独特的个体,具有认识自我、表达自我、张扬自我的强烈要求。如果这时体罚孩子,他会感到这是对自己人格的严重践踏,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一些孩子甚至还会产生某种报复与逆反心理。
特别提醒:父母打孩子2注意
虽然在有些情况下,可以打孩子,但也不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残酷、虐待性地责打孩子,或者没头没脑地乱打一气,逮住哪里打哪里,不管是头部还是脸部。
1.讲明道理,告诉孩子下次应该怎么做
父母打孩子要告诉他为什么打他。打只能阻止错误行为再次出现,但它本身不能带来正确行为。只有孩子明白自己的错误以及造成的危害时,才不会再犯。
2.不要在外人面前打孩子 孩子尽管小,但有自己的脸面,尤其是在小伙伴面前,他是不甘落后的。一旦别人知道自己挨打了,稍大一点的孩子可能会像大人一样觉得这是奇耻大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