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扩散,小孩乐乐12:00从北京亦庄经济开发区鹿海园五里北门走失……即将8岁。请北京的朋友们帮忙迅速扩散……”如今在微博、微信上,每天都会有这样的寻童信息发布,常常引起上万网友的关注与转发。 暑假已经开始,孩子迷路走失的警情明显增多。7月以来,全国各地发生多起孩子走失的事情,尽管最后都有惊无险,但也给家长敲响了警钟。 易丢时间:暑假 今年5月15日,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正式上线,截至7月15日,平台共发布104条失踪儿童信息,找回92名儿童:其中解救被拐儿童3名、离家出走儿童57名、迷路走失儿童8名、不幸溺亡14名、不幸遇害8名,其他债务纠纷、家庭纠纷等原因2名,未找回儿童12名。 记者浏览平台发现,进入暑假后发布量明显增多。从7月1日至27日,共发布失踪儿童信息38条,其中有8位北京儿童走失。 正值暑假,许多家长都喜欢带孩子出门旅游、探亲,可总有一些粗心父母因为一时的疏忽让孩子走失。所以景点、商场、游乐场、车站等也成为儿童走失的高发场所。 据重庆渝中区公安分局110指挥中心统计,自7月1日重庆小学开始放暑假到7月17日,渝中警方已接到57起儿童走失警情,平均一天3起,比平常多了近一倍。而其中3岁到6岁儿童有46人,是儿童走失警情多发年龄段。 目前全国各地铁路迎来暑运客流,铁路上海站派出所在一周内就接到旅客寻找走失儿童的报警求助23起,其中最多一天就接到6起报警。 北京石景山分局一位民警告诉记者,暑假以来,八角游乐园等景区接到儿童走失警情明显增多。“好在警方和园方已有准备,景区又相对封闭,所以走失的小游客能很快被找到。” 易丢年龄:3到6岁 3岁男童嘉嘉(化名)独自骑儿童车外出3公里,而一心劳动的父母却浑然不知,多亏当地民警及时发现并将嘉嘉安全送回父母身边。 日前,通州区漷县派出所接到一个报警电话,打电话的男子称自己是水果摊的摊主,上午10点一个小男孩骑着儿童车路过自己的摊前,孩子向他要水果吃,还哭喊着要找爸爸妈妈,应该是和家人走散了。 接警后,民警立即赶往高庄村十字路口,见到了哭闹的小男孩。民警努力用各种办法安抚孩子的情绪,并向他询问家庭情况。无奈孩子实在太小了,除了用小手指着来时的方向外,再也不能提供更多的信息。 民警心想:孩子这么小,骑着儿童车肯定走不远,家应该就在附近。此时,细心的民警发现孩子的鞋子上有一些泥巴,于是民警以附近农田为重点,带着孩子到附近村庄的农田地区查找。经过2个小时,走访了附近多个村庄,终于有村民称认识这个孩子,孩子的父母正在大棚里干活。而这个村子距发现小男孩的水果摊足足有3公里。 看见民警带着自己的孩子走过来,正在干活的夫妻二人开始还觉得奇怪。当听完民警的叙述后,孩子的父母惊出了一身冷汗。民警通过询问了解到孩子名叫嘉嘉,刚满3岁。当天上午,嘉嘉的父母进大棚干活,就让嘉嘉骑着儿童车在自家门口玩耍,没想到嘉嘉越骑越远,而两人埋头干活浑然不觉。民警当场对夫妻二人进行了批评,马路上车来车往,天气又炎热,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夫妻俩想想都后怕,向民警不住地道谢。 “3到6岁的孩子特别容易走丢。”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张家湾派出所的张喆警长告诉记者,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比较淘,家长稍不留神,孩子就可能跑远了,而他们因为太小,也说不出自家的住址和父母的联系方式。“3岁以下的孩子也有走失的,但因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父母看得紧,所以所占比例较小。” 易丢原因:家长疏忽 7月20日晚上7点多,暴雨侵袭北京。一名神色慌张的女士突然冲进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警务站:“警察同志,快帮帮我吧,我儿子不见了!我怎么办呀!” 高女士带着7岁的儿子到中国儿童中心上课,下课后准备照常步行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附近的公交车站乘车回家。走到人民医院东门时,因为雨势太大,高女士打算从人民医院内抄近道穿行过去,然而刚进东门,一回身就发现儿子不见了。 第一时间,民警联系到医院保卫部门调取医院内监控,部署保安在医院内迅速展开查找。同时,民警一边劝慰六神无主的高女士冷静下来,一边询问事发事的情况。根据高女士的描述,民警推断孩子自己迷路的可能性比较大。 与此同时,附近的巡逻警务站内的民警也已出动,冒着暴雨在附近查找孩子。十几分钟后,终于在医院北门不远处发现一个特征相符的男孩。“紫色雨伞、蓝色T恤,没错!”上前一问,果然是高女士走失的儿子。原来,孩子没有注意到母亲拐进医院,继续沿着平时的路线向前走,于是和母亲走散了。当发现看不到母亲时,小男孩一时也慌了。得知儿子已经被找到,高女士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据张喆警长介绍:“在我们曾经接到的警情中,孩子走失的主要原因就是家长疏忽大意。”“很多家长不在意,认为孩子一定会紧跟着自己。” 国外经验:“安博警戒”效果显著 中国每年有多少儿童丢失?记者并没有查到任何官方统计数据。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按照不同的统计数字,中国每年失踪儿童不完全统计有20万人左右,找回的大概只占0.1%”,但对于数据出处均语焉不详。这一说法立即刺激了人们的神经,并为多篇媒体报道所引用。随后,公安部打拐办出面辟谣,但仍没能给出一个官方确凿数据。 美国有一组较精确的数据我们可以拿来做对比。据美国“全国失踪与受虐儿童中心”的数据表明,自成立以来,该中心接手的19.5万件未成年人失踪案件中,已经成功找回18.3万名未成年人,寻回比例从1990年的62%上升到如今的98%左右。这一变化与“安博警戒”、“亚当警报”等机制密不可分。 “安博警戒”是“美国失踪人口:广播紧急回应”的缩写,1996年,因9岁骑车失踪的男孩安博而诞生,至今广泛用于美国50个州,覆盖全球18个国家。它利用美国紧急警报系统,通过商业广播电台、卫星电台、电视台以及电子邮件、电子路牌、短信等方式广泛发布警报信息。近些年来,它与手机运营商达成合作,能在发现失踪孩子的3小时内,将消息推送到失踪儿童所在区域的97%居民手机里。 此外,美国超市、商场、医院、博物馆、休息站等公共场所,都安装有“儿童安全警报系统”(“亚当警报”),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在超市走失,可立即求助于此系统,公共场所的所有出入口将全部封闭,工作人员立即进行搜寻,如果10分钟内找不到孩子,将立即由警方接手。此外,美国还将每年5月25日定为“国家失踪儿童日”。 实际上,中国已经开始借鉴美国经验。目前,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已经与阿里巴巴开展合作,第一时间将平台上发布的失踪儿童信息推送到失踪地周边的市民手机里的高德地图app中。但目前看来这项技术的精准度有待提高,有网友在微博上吐槽:“辽宁离北京那么远,你提醒我干啥?”“虽然走失儿童的通知很好……可我在北京,潍坊丢个孩子你告诉我是几个意思啊?” 大众误区:报警立案无需等24小时 孩子走失,急坏的是家人。张喆警长说,防止孩子出意外受伤害,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让孩子离开自己视线范围。“孩子一旦走失,一定要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网络上至今仍有传言:儿童失踪超过24小时,警方才会立案。“这与实情不符。”张喆警长称:孩子失踪后的24小时是黄金寻找期,警方接报后会在第一时间立案调查,不需等24小时。 “暑期家长带孩子外出,最好给孩子穿上鲜艳的衣服、鞋子,出门前给孩子拍张照片。”张喆警长说:“这样有利于警方掌握孩子的特征,及时发布协查通报,方便警方寻人。”“家长也可以将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写在卡片上,塞进孩子的口袋。” 在报案的同时,家属也要自行发动亲朋协助查找,以孩子走失地为中心,分别向四个方向不断扩展范围寻找,并留一人在家中等待,防止孩子自己回家,家人却不知情。如果报警、多方寻找后,家属仍无法及时找回失踪儿童,要配合公安机关做好血样或生物样本采集。经DNA检验后,将数据录入全国打拐DNA数据库。DNA是目前确认被拐卖、失踪儿童、快速查明来历不明儿童身份最有效的技术手段之一。 http://news.qinbei.com/20160801/1818722.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