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拐为什么难?
庞大的买方市场一直存在由刘德华、井柏然主演,于3月20日上映的《失孤》,素材来源于真实的社会事件。故事讲述1998 年两岁的儿子丢失后,雷泽宽开始了长达十五年的艰辛寻找,途中认识了四岁时被拐的修车小伙曾帅,两人在寻亲之路上建立了父子般的情谊。去年国庆档期,同样改编自真实事件的《亲爱的》,曾引爆一轮全民热议打拐潮,如今该话题尚未冷却,《失孤》又将它新一轮加温。
按照官方的说法,中国每年约有一万名被拐卖的儿童。根据第三方机构的估计,则达到7万人之多。不论哪个数据为实,这些丢失的孩子只有极少一部分能回到父母身边。骨肉分离,是多少父母终生萦绕心头、无法言说和抹除的彻骨之痛。今天,我们就聚焦这两部热门电影背后共同的现实,关注打拐这个全民关心的话题。
相比其他形式的犯罪,拐卖大多数没有犯罪现场,线索比较少,很容易形成积案。从不少案例可以发现,人口流动性强、人际关系疏远的大城市,往往是拐卖儿童案件的多发地。而对孩子有需求的,通常是偏远的山区。孩子一经被拐,会在短时间迅速转移到外省,地理上的跨度为公安机关办案增加了难度。
根据警方数据,绝大多数丢失儿童的年龄在10岁以下,其中3-6岁的达到总数的7成。因为孩子年纪小,容易被控制,记忆比较模糊,也利于在新家庭重新培养感情,是买卖双方都乐于成交的对象。时下通讯发达,打拐形势吃紧,人贩子也在升级作案手段,过去是先把孩子拐到手,再寻找买主,这期间很容易暴露,现在则是先找到买家,再根据其要求物色孩子,一旦得手,交易很快就能完成,更加高效隐蔽。
多年来,庞大的买方市场一直存在。随着中国贫富差距的加大,加上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依然成风,拐骗儿童、偷窃婴儿的案例非但没有得到遏制,还有愈演愈烈之势。买孩子的家庭,很多是没有男孩,或是不能生育的。在农村,有儿子的家庭才能不受欺负,传承下去,村民出于家族兴旺、地方保护等考虑,往往出现全村人都知道某户人家买了孩子,可没人举报,还阻碍警方查案的局面。
许多偏远地区的村民法律意识单薄,愚昧无知,根本不觉得花钱买孩子是犯法的。曾经出现孩子被解救后,买家认为自己是替代抚养了孩子,堂而皇之向亲生父母索要补偿费。买家如此,连很多人贩子也觉得这是正当行业,有的人贩子还荒唐地认为自己是在帮忙。如今在网上有各种帮拐卖孩子洗白身份的中介,钻了有关部门对出生证明的管理的漏洞,经过他们的处理,拐来的孩子就可以顺理成章去公安部门上户口。
根据心理学知识,孩子的认知能力要到6岁后才逐渐发展成型,对人和事能有清晰的记忆和定位,3岁之前的记忆更多是一种感觉和氛围。如果被拐时年纪太小,就会像《亲爱的》里小田鹏一样,把养母认为母亲,把解救当成了被拐,不愿与亲生父母相认。在很多解救孩子的现场,买方真的把孩子当作亲骨肉,抱着哭成一团,在孩子的衣兜里缝上住址、联系方式等信息,希望孩子将来回去找他们。
中国的网络打拐第一人邓飞指出,现在打拐的最大困难在于,即使孩子找到了,很多买方家庭并没有虐待孩子,相反在与孩子的相处中产生了真感情,导致社会舆论对买孩子的人宽容甚至同情。一直到去年,法律才能对买家追究刑事责任,在此之前,甚至无法对买孩子的人予以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