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362|回复: 0

[习俗帖] 湖北恩施民俗

[复制链接]
winmir 发表于 2017-10-10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土家族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信仰,在禁忌习俗中有一定的表现。土家族先民巴人曾流行过蛇崇拜,将蛇视为祖先图腾。至今,土家族在住房附近发现蛇、蛙之类,只能赶跑,不可打死,说是祖先前来探望子孙的。也有的地方七月间见到蛇进屋不能打,说是祖先来看子孙。

土家族的岁时禁忌繁多,其中主要集中在传统节日。如年三十不准去井里挑水,否则来年会遭水旱之灾。年三十不准杀禽、畜,说是“麻雀也有三十夜”。除夕忌讳推磨、舂碓,且平时乐于助人的土家族这一天绝不将自己的家具借给别人,因为这些家具的神灵在这一天必须休息。还有正月初一不准洒水扫地,以免将财气扫出门。正月初一至十五,大人小孩不能剃头,以免秧苗长成“癞子头”。吃年饭不准泡汤,否则来年涨水会冲垮田坎。过大年、小年时,忌推磨、舂米等。

饮食禁忌主要有不准小孩吃祭神用的饭菜,吃了记性差;不准小孩吃猪尾巴,说是吃了一生落后,事事掉队;不准未婚男女(含小孩)吃猪脚叉,说是将来难找到对象,即使找到了也会叉脱;不准客人在吃饭时用竹筷敲碗,说是对主人不礼貌等。

语言禁忌主要有在早上不准讲鬼、蛇一类不吉利的东西。禁生人当着父母面同闺女开玩笑。人前人后,忌谈人家隐私,忌拿生理缺陷开玩笑,有“人到五十八,不笑人家跛和瞎”之谚。

其他禁忌还有禁在孕妇家中动土、敲打、拆门、移动家具等,以免孕妇受惊吓造成堕胎流产。禁孕妇和寡妇观看婚礼,以免新婚夫妇日后不和睦。客人和少妇不能坐在一条板凳上。客人歇宿,听从主人安排,最忌男客乱串媳妇、闺女房,说是行为不轨。不准在家敲锣打鼓,说是死人兆头,等等。

苗族禁忌,在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都有所反映。苗族的日常生活习俗中有许多独特的禁忌。如,平时在家里不准吹风打哨(尤其是晚上),以免惊动家神。火炉的柴尾处是苗族祖先神位,不能上祖先牌位的人(尤其是外人)不能坐,平时这地方一般不坐人。火炉里的三脚代表主人,不能踩。苗族在外边不能随便捆人,不能破皮见血,发生了就要请苗老师安家先。狗是苗族崇拜的图腾,故部分苗族忌吃狗肉,更不能以狗肉招待客人。部分苗族禁吃蛇肉,恩施市双河的廖姓苗族忌吃水牛肉。从生育习俗看,禁忌习俗在恩施州苗族的生育习俗中有所反映。苗族孕妇不能坐门坎,坐门墩,不能坐在堂屋桌子前。妇女怀孕,丈夫不能砍门坎,不能在墙上钉钉子。从婚嫁习俗看,恩施州苗族的婚嫁习俗中有许多禁忌。送亲时,娘娘、姐姐不能送亲,俗称“姐送妹,穷三辈”,“娘娘送侄女,穷得舔石板”。从丧葬习俗看,苗族的丧葬习俗中也有部分禁忌。非正常死亡者,不能在堂屋里办理丧事。从节日习俗看,苗族的禁忌习俗集中体现在节日习俗之中。过端午时,要买帽子戴,不打粽粑叶。敬菩萨之前不准吃粑粑,不进菜园,不见莴麻菜,淘米水不能喂猪,不然蛇会爬神龛。正月初一,苗族的洗脸水不能朝地下泼,一天不扫地,“银水不外流,装在聚宝盆”,不许说不吉利的话,如“血”、“死”等,不拿针,不吹火,火不歇,不吃米饭,只能吃豆皮、粑粑,不许泡汤,不许打雀鸟,不准叫醒人吃早饭,不准看秤,腊月三十那天将秤藏好,否则第二年做活路时易碰到蛇。据说,初一扫地,意味着庄稼第二年容易被风吹;初一洗脸水往外泼,第二年要折财。建始苗族妇女过年三天不出门。过苗年时,晚上不能见血,不能讲有关血的话题,直到第二天早晨鸡叫才解禁。从大年初一算起,到过苗年为止,这期间不准吃外边来的东西和烧外边的东西。亲戚拜年送的东西不能吃,这期间狩猎赶仗,不吃外边的东西,不进别人屋。

  【特色节日】土家族除年节外, 还以四月十八和六月初六为大节。土家人过年比汉族提前一天, 叫“过赶年” 。六月初六晒龙袍。家家把好衣料拿出来晒。此日也要蒸糯米饭杀牛, 到摆手堂敬土王菩萨, 祭后全村聚而共食。相传这天为土司王遇难血染龙袍之日。
  【吃社饭】农历二月初二传为土地菩萨生日, 称“土地节” 。在恩施州兴吃“社饭” 习俗,籍以给土地菩萨祝寿, 以祈年景顺利, 五谷丰登, 家运祥和。吃社饭, 主要是每年春季的社日( 即立春后第五个戊日) , 民间习惯称为“拦社” 。土家族十分看重“拦社” , 早在“社日” 前, 各家妇女即遍采刚出土绽开嫩芽的春蒿, 经洗净焙干后, 与野蒜、 地米菜、 腊豆干、 腊肉丁等掺合糯米蒸制而成, 其味鲜美、 芳香扑鼻, 老幼皆喜吃社饭。非但自家人吃, 更还作为馈赠亲朋好友的佳品。家家户户乐此不疲, 固有民谚语说: 送完了自家的,吃不完别家的。充分显示出土家族人的纯朴亲和的民风。
  【喝咂酒】咂酒是恩施州土家族古老而奇特的酒俗文化现象。咂酒是以糯米或玉米、 高粱、 小麦等粮食酿制而成的甜酒, 用大瓮装好至于窑内贮藏一年或数年, 然后取出以凉水冲泡,数人以竹管进行吮吸的一种饮用方式,成为咂酒。多用于宴会招待嘉宾或田边地角劳作间隙进行咂酒, 用于宴会助兴和劳动中解除疲劳。吮吸时,先由一人吸咂, 叫开坛, 然后彼此轮吸。咂酒为土司时土司王特别酷爱。
  据考证,咂酒乃土家族处在农耕时期,吸取了古蜀地的酿酒方法,在土家族士兵被征调赴东南沿海的战事中逐渐形成的吮吸习俗。如此说不谬,那以竹管吮吸的咂酒,当为当今吸管喝饮料之鼻祖。
  咂酒,围众人共饮于一坛,使大众心理得以亲情交融,是土家族在饮酒上协调人际关系的途径,充满着“和”的哲学思想,表现了土家族崇尚礼仪、热忱待客、纯朴厚道的民族性格。无怪龙潭安抚司田某咂酒诗云:“万颗明珠共一瓯,王候到此也低头,五龙捧起擎天柱,吸尽长江水倒流” 。
  【哭嫁】“哭嫁”是土家族独特婚俗内容之一。整套婚俗主要有提亲、认亲、填庚、 定期、过礼、喜期、拦门、发亲、拗礼、拦马车、拜堂及回门等十几道程序,哭嫁即在“喜期”这套程序中。
  哭嫁须在新娘离开娘家前半月或一月开始哭(唱)哭嫁歌。哭嫁歌内容很多,包括哭爹娘、哭哥嫂、哭弟妹、哭祖先与骂媒人等,多为诉说新娘自身遭遇与不平。哭时有新娘独自一人哭的,有姊妹兄嫂父母与亲友一同陪哭的;有新娘独在闺房哭的;由众人围着火塘陪哭的。有捶胸顿足号啕大哭的;也有独自低吟浅唱哭的等。因新娘身世境遇不同,其哭嫁内容与形式也各异。“哭嫁歌” 歌词大都已成定式的五、七言长短句,并有简单的曲牌。
  结婚典礼的头一天,新娘要沐浴全身,行“开脸”的女子成年礼,已表示闺女期结束。同时,还须请来未婚女子9人,加新娘共10人,打上厢桌围坐拉歌,多以对唱、联唱、猜猜调等形式盘古论今,欢娱达旦、热烈祥和,是谓“陪十姊妹”。待次日,新娘梳洗完毕,即由哥嫂等背出闺房,于自家堂屋中的斗上踩脚印后,换上男方家绣花鞋,持“ 露水伞”,与鼓乐声中由新娘家来人迎去。在婆家“拜堂”后次日“回门”,整个婚礼遂告结束。
  哭嫁婚俗随我国婚姻法颁布,男女自由恋爱结婚受法律保护,此俗渐自行废止。但哭嫁习俗却被大量用于现代民族民间文艺表演中,其音乐曲牌之“娘哭女”、“女哭娘”等仍在结婚仪式中使用。
  【禁忌】土家人禁忌很多。姑娘与产妇不能在堂屋门槛上坐;男女同路,女人要走后;不能扛锄头、穿蓑衣、担空水桶进屋;不能脚踏火坑和三脚架;不能从扁担上跨过;不能从头帕上跨过;吉日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客人不能与少妇坐一条凳,而可以和姑娘坐一条凳。新生婴孩的洗澡水要倒在火坑下。祭神不能闻猫声;停灵柩的地方不能让猫去。正月上半个月及正月交春日,凡属牛、蛇、龙的人,不能挑水,为的怕天旱。过年之夜不挑水。吃年饭不用汤泡饭。正月初一早上,叫守岁的人去睡觉, 必说“去挖金窑、银窑”,忌说“睡觉”。小孩在正月初三到十五日及其月初一到十五日忌剃头。
  【祭祀与赛会】正月颂春, 要祭土地菩萨和祖先。清明祭祖。中元节( 七月十五日)祭先祖。十月朔日祭冬。逢干旱或秋后,要请道士打醮玩龙。龙为草或篾扎成。玩龙前,家家户户门口放一盆水,一碗谷,谷上插一木牌,上写“瘟火二部、两界神王”。玩龙时,须把水盆踢翻,把木牌取来放在纸船里,将谷倒走。玩龙后,把纸船并木牌一同烧掉,这就是“送瘟神”,用这种方式以祈雨或预祝来年风调雨顺。
  凡土家聚居区,多建有摆手堂,堂内供设土司神位。一般在正月初三至十五之夜,男女会集,敲锣打鼓,举行摆手仪式。跳摆手舞前,先由土老师手执八宝铜铃,拜神祭祖,用野兽猎物或猪“十全”敬土王菩萨,然后再摆手堂外的院坝内,随着锣鼓节奏,围着挂满灯笼的高大常青树跳摆手舞。跳完后,土家青年男女有的对歌,有的献各种技艺,尽情欢乐。赛会若在野外进行,称“大摆手”。这种赛会规模大,持续时间长,并往往同比武、贸易一同进行。如今, 摆手舞仍是土家人一种独有的民间舞蹈。
  【丧事】土家人“丧事尚歌谣”。“打鼓踏歌”,有跳“丧鼓”之习。人死后,要唱“孝歌”,打夜锣鼓,通宵达旦。若死老人,还要在丧堂前架木柴,烧大火。葬后,将未烧尽之柴头,让子女均分,以表遗产均分之意。送葬时,道士用柴心棍打棺材赶鬼。孝子扶帐于柩前,匍匐而行,亲戚毕至墓所。安埋时,请土老师在坟中画八卦,撒雄黄酒,棺材入坑,孝子得先挖三锄泥,然后埋棺。
  【婚娶】“从前土民有同姓为婚”的习惯。有“凡姑家之女,必嫁舅家之子,名曰骨种。无论年之大小,竟有姑家之女长十余岁,必得舅氏之子成立婚配”的风俗。有“姑家女,伸手取;舅家要,隔河叫”的说法。还有兄亡收嫂,弟亡收媳,称为“坐床”的习惯。由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受汉族的影响,婚姻要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约束。订婚、结婚,必须备牛、羊、 肉、 酒、银钱为聘礼,有的贫苦人家,则因此终身不能结婚。
  【生小孩】接亲时,男方送一坛子酒到女方家。生小孩后,娘家就用这个坛子装上糯米酿成的甜酒送回,叫做“今天吃火酒,明年吃甜酒”。未生育而想生育的妇女,要到天王庙或土王庙许愿。许愿时,将一个装有灰的碗放到神龛上。生小孩后,得还原,还愿时,请土老师“ 玩” 土王菩萨,给土王“解钱”。生小孩后,男人还得到女方家报喜,生男孩抱一只公鸡,生女孩抱一只母鸡。娘家得信后,要“打十朝”,“做满月”和“抓周”,即在小孩十天、满月和周岁时给小孩赠以衣物、食品,是时,亲友齐集,以表庆贺。
  【饮食】土家人吃食主要为杂粮,如苞谷、小米、荞麦、红苕等,吃大米较少。喜腥膻,好饮酒。以大块大砣肉待客为至诚,若切剁太细,就会被讥为小气、吝啬。喝酒用土碗豪饮。对于五味,尤喜辛辣、每餐不离辣椒,另有喝油茶的习惯。即“土家人以油炸黄豆、苞谷、米花、豆乳、芝麻、绿豆诸物,取水和油,贡茶叶作汤泡之,饷客致敬。”
  【服饰】土家人“男女垂鬓,短衣跣足,以布勒额,喜斑斓服色”。过去,“ 男女服饰以贫富分,贫者仅足蔽体,富者夏葛冬裘。”土家人穿的衣料,一般为自织、 自染的土布,史书上称为“溪布”、“洞布”,多为青、蓝二色。服装式样:青年男子多穿对襟短衣。也有穿“琵琶襟”的。女装全是大衣大袖,裤管也特别大;袖口与裤腿口都镶上五寸来宽的花边,与袖口裤脚口同一花色。妇女一般不缠足。男女喜包头,缠黑、白长帕,四季不离。头帕长达一丈多, 缠成“人字路”式。对襟短衣,外套黑布单挂,称为“鸦鹊褂”。以布缠腿,不常穿鞋。
  【居住】土家人“所居必择高岭”,往往同姓数十户或上百户集聚而成为一寨。土家人多聚居山内,客家人多居山外。土司时,只有土司、舍把、族长等土官以木架屋,雕梁画柱,而一般土民,多编竹为墙,茅草盖屋,若盖瓦房,则犯僭越之罪。堂屋正面设有祖先神位,两旁侧室住。侧房内靠前处设火坑,置三脚架,用来架锅做饭。侧房近屋顶处,编竹为楼;楼底悬一木架。竹楼及木架利用火坑中烧火的热气,烘粮食、肉、木柴等。现土家房舍,多建“吊脚楼”式木板瓦房,楼上住人,楼下养牲畜或堆放肥料柴草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 ( 吉ICP备08101543号 )

GMT+8, 2024-12-21 22:10 , Processed in 0.039494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