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光头”的少数民族
——乃寻家
编 辑:麦 麦
2019年7月13日晚上10时,宝贝回家志愿者胖胖向麦麦发来信息。
“在不在?”
“在呢。”
“他们那时候都剃光头,然后用围巾或布条包裹着两层。苗族有没有这样的情况?”
“苗族?男的嘛?”
“三十年前,女的,(用)布包头。”
“女的剃光头,然后用布包头?是问这样的习俗,对吧。”
“嗯,云南文山和越南交界地区。”
“应该是拉祜族吧。至今拉祜族妇女仍然有着保留剃发的习俗,他们认为剃光头卫生、舒适,而且是妇女魅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拉祜女人的包头也是一种奇观。我记忆中的苗族,是没有剃头的。”
“照片来几张。”
“好的。还有就是我们广西志愿者晓雏菊和心凌都说,瑶族有女子剃头的现象,但是剃的不多。”……
对于习俗、地理环境的探讨,是大部分案例分析中常见的场景。志愿者们对案例线索抽丝剥茧,甚至到了脑洞大开的地步,一个地名的谐音、一个器具的形状、一种植被的样子,甚至一张手绘的地图,都有可能成为寻找的突破口,最终实现家庭团圆。而胖胖和麦麦这一段对话正是发生在以下这个案例的分析中。
乃(谐音),约48岁,原籍云南富宁,32年前与同村的女孩潘富银(乃记得潘富银叫文文)一起被拐卖到河北省石家庄市无极县。乃的家里有兄弟姐妹五人,能模糊的说出父母和家中兄弟姐妹的名字。乃记得自己可能是苗族人,家在云南省富林(宁)县木杠乡半坡村,村里人赶集的地方是木央(镇),一个名为木木(发音)的邻村里有供孩子读书的学校。当年同村的人贩子以“出门打工”为由,带着两位女孩从木杠镇坐车到富林(宁)县,再转车经过文山、昆明、石家庄,最后到达无极县。
多年过去,乃的女儿长大了,她心疼妈妈的遭遇,决心为妈妈找家。乃不识字,对自家的地址也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女儿根据妈妈讲述的地址一直在网上查询,始终查不到妈妈记忆中的村。同时,女儿通过网络在各个群里发送妈妈寻家的消息,期望好心人提供线索。
这个消息被宝贝回家志愿者胖胖看到了。胖胖将信息推送给宝贝回家其他寻人工作组志愿者淋淋细雨,淋淋细雨立即联系了乃的女儿。女儿说对母亲最大的孝敬就是替她找家,于是将乃的基本情况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淋淋细雨。淋淋细雨了解到和乃一同被拐来的还有一个叫文文的女孩,随即建议她们二人共同回忆、一起寻家。
乃的记忆中有一段是关于少数民族风俗的描述:(喜欢在)耳朵、脖子、手上戴银饰,颈前戴用银打造的牛角扣别针,同时通过启发,还回忆起“(当地)男女剃光头、只要头发长出来就剃、(头上戴)用蓝白布条围成的帽子”。于是,志愿者们根据乃提供的线索展开了分析,这就出现了文章开头胖胖找上麦麦的一幕。
等淋淋细雨收集好潘富银提供的寻家线索后,与乃提供的线索进行比对和补充,发现潘富银补充了部分新的信息:(家)附近还有木树、木杠、摸摸村等村落,但潘富银记得自己不是苗族人,而是瑶族人。
根据乃和潘富银提供的这些线索,志愿者淡然找到了云南富宁县木央镇三个半坡小组和一个木扛村的联系方式,同时引导乃前来登记寻亲的志愿者胖胖也查到了一个联系方式。因乃和潘富银都说自己不是汉族,淋淋细雨便联系上云南志愿者春晓,通过他请云南当地志愿者大眼、思航、永成分别拨打志愿者找到的联系方式核实。电话拨完之后,大家却一无所获,除了否认还是否认。淋淋细雨联系上丁超,但是经过核实,丁超找到的两个家庭并不是乃和潘富银的原生家庭。
志愿者永城通过朋友打听到一个半坡组,恰巧就是淡然找到的三个半坡小组中的第三个半坡小组。大眼、思航前往此半坡小组走访,村民们对志愿者摆了摆手、矢口否认。
此时,因身体原因,乃需要前往医院休养“充电”,志愿者们只能暂时搁置此案例,期望乃出院后能和潘富银坐下来,重新比对、整理两人的共同信息。
8月1日,乃的女儿将乃和潘富银座谈后的情况再度进行整理,发给了淋淋细雨。淋淋细雨将整理内容发到讨论组后,一个信息引起了刚加入讨论组的志愿者冰雪紫陌缘心的重视:“是少数民族,唱山歌、戴银饰,男女剃光头,只要头发长出来就剃,用蓝白布条围成帽子戴。”瑶族姑娘冰雪紫陌缘心立即根据经验判断,她们应该是瑶族。同时,淋淋细雨和乃的女儿从网上搜索瑶族和苗族的服饰,让乃辨认后发给冰雪紫陌缘心,冰雪紫陌缘心确认她们应该是属于瑶族的分支之一,在云南富宁、广南等地称之为“大板瑶族”。
8月2日,淋淋细雨将最新的信息发给志愿者淡然,淡然将最新的寻找结果发回,居然还是上文提到的第三个半坡小组。一而再、再而三的寻找都指向了同一个村子,但前两次不管是电话核实还是实地走访,都没有任何的突破,村民们的矢口否认仿佛历历在目。那这个半坡小组究竟是不是乃和潘富银的家乡呢?
这次淋淋细雨将电话交给了冰雪紫陌缘心,希望她可以用瑶语进行沟通,可以获得重大突破。果然,当冰雪紫陌缘心拨打过去之后,村干部获知冰雪紫陌缘心和自己是同姓的“族人”,便将村子里不可说的秘密抖了出来。
原来这个村落里总共不到十户人家,除了乃的家庭和潘富银的家庭,还有一户则是潘富银的表哥。村子里的人对潘富银表哥的行为有所耳闻,但当志愿者找上门来核实时,村民可能因有顾忌而不敢说实话。
当志愿者们联系上乃的父亲时,得知当年乃被拐走之后,乃的弟弟曾问过人贩子把他姐姐卖到哪里,但人贩子一直不肯开口。乃的家人无奈,只能在等待中期盼女儿能突然回来。如今,他们终于盼回了心心念念的女儿,而乃的女儿也能得偿所愿,为母亲献上了最大的孝心。
原帖链接: 约1971年出生1987年被拐河北省石家庄市无极县郝庄乡 乃402885bbhj
编后记: 宝贝回家的每个成功案例都是全体志愿者以及各界爱心人士的功劳,是大家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结果,我们在这里,向每一位参与案例的志愿者致敬。许多志愿者默默无闻的做了很多工作,而在案例编写过程中,因编辑无法亲身参与案例,而案例的编写时间要求相对紧迫,难免会对案例的细节或参与的志愿者有所遗漏。为进一步完善总结的内容,确保案例能够真实还原寻找过程,如发现有遗漏或是偏差,欢迎了解和参与案例的志愿者随时提出修改意见,案例总结如有不妥,可随时与案例编辑或网站管理彤(2022399556)或者依依(539683555)联系,我们将随时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