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91|回复: 1

[打拐政策] 打拐新闻报道中的伦理探析

[复制链接]
爱艾妈 发表于 2010-9-12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李  莹
  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对拐卖人口案件的打击力度,新闻媒体也日益重视对此类案件的报道,营造了全社会共同“防拐”和“打拐”的氛围。然而,在某些打拐新闻报道中,新闻侵权、性别歧视、煽情报道、伦理错位、侵犯人权等现象屡见不鲜。本文就当前打拐新闻报道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特点等方面研究打拐新闻报道中的伦理问题,同时试图探索打拐新闻中的伦理规范。
  打拐新闻的特点
  1.注重可读性。
  打拐新闻因其题材的特殊性、事件的曲折性,天然具有吸引读者眼球的力量。而各大媒体记者在标题和行文上,用煽情性语言、带有悬念的形式来引起读者更大的兴趣。这类新闻的行文就像讲故事,情节曲折、细节生动,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2.突出人情味。
  好的打拐新闻常常令读者泪流满面,或者拍案而起,为人贩子的卑劣行径所激怒。打拐新闻之所以能受到受众的普遍与好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其中蕴涵的浓浓的人情味。当人们为生活所累而四处奔波,丰富的感情和脆弱的内心为坚硬的表象所包裹时,他们的感情是不易外露的。在阅读充满生离死别的打拐新闻时,他们的内心被深深地打动。不难理解,这正是打拐新闻吸引人之处。
  3.注重报道形式的多样性。
  新闻内容直接决定了新闻报道采用何种形式。从当前打拐新闻来看,此类新闻的报道形式更加多样化,有跟踪连续报道、专题报道、新闻故事、调查性新闻等形式,有的甚至还采用古代章回体小说的形式。
  打拐新闻存在的问题
  1.新闻侵权。从当前的打拐新闻可以看到,受害人的肖像、名字随意公开在报纸、电台、电视台上,给受害者形成了“二度伤害”。如公安部一篇获奖摄影新闻报道《欢欢回家了》,照片表现了父子相拥而泣的感人场面。记者把欢欢放在照片的正中,丝毫不考虑这样做会对他将来的生活产生不良的影响。
  2.性别歧视。大量的新闻文本的内容分析表明,新闻传媒对女性的许多描述往往带有性别歧视。在这些新闻报道中,女性常以一种边缘角色的形象出现,要么是受害者,要么是害人者,受众看到或听到的也大多是女性受伤的泪水或悔恨的叹息,以及记者为之所表达的并不由衷的同情和惋惜。在一些女性被强暴、被胁迫做“三陪”或与人结婚的报道中,作者强调的不是妇女的人权被侵犯,而是“失去了宝贵的贞操”。其实,在被拐卖的人口当中,除了妇女以外,还有许多儿童,他们除了被迫从事色情业以外,还广泛地从事着其他的各种艰苦、危险的劳动,就像奴隶一样地工作而得不到报酬。这些都随着媒体的忽略而淡出人们的视线。
  3.煽情报道。煽情新闻的目的在于以惊奇、耸动或轰动的新闻来刺激读者的情感和情绪。现在的打拐新闻越来越多地运用煽情主义的手法,通过渲染色情、描写犯罪细节,来达到吸引受众的目的。
  4.报道不当。我们的一些记者在报道打拐新闻时,极尽渲染之能事,详述人贩子的作案方法、过程,同时详细报道警察破案的过程,这样一方面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其中的“技巧”作案;另一方面,犯罪分子也会根据警察的侦破方法,进行反侦查。
  建立打拐新闻的相关伦理规范
  1.保护当事人的隐私权。新闻记者应该树立坚定的法律意识,在新闻报道中做到“某”化:诉讼案件中的举报人、受害人、证人等等,除非他们主动愿意“站出来”,新闻报道原则上应当以“某”来替代。这是国际新闻界公认的道德准则,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侵犯隐私权。
  2.确立“以受害人为中心”的报道原则。为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新闻媒体应该确立“以受害人为中心”的报道原则,在今后的反对拐卖人口报道工作中:(1)坚持正义精神,秉持良知,恪守公道,发挥舆论监督职能;(2)谴责拐卖行为,引导民众,启发社会,营造全民反拐、打拐氛围;(3)关爱受害群体,尊重受害人隐私,维护受害人权利,减少回归社会阻力,提高受害人生活质量;(4)坚持从“政策、预防、起诉、保护、回归”等方面全方位报道,形式客观,手法平衡,避免歧视受害群体;(5)做好深度报道,探索拐卖成因,配合政府,构建防拐、反拐、打拐的有效长效机制。
  3.防止新闻歧视。新闻传媒在今后的报道中要加强自律,力求谨慎从事,掌握分寸,少使用一些歧视性的语言,多体现人文关怀的精神,真正恪守新闻真实、客观、公正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重塑新闻传媒良好的社会形象。
  4.避免“再度伤害”。一是在新闻中不使用受害人的姓名、肖像和其他能够辨认其人的资料,避免对受害人名誉的伤害,避免新闻报道影响其日常生活;二是采写新闻时,不诱导受害人再次回忆以前的遭遇,不对其遭遇进行赤裸裸地描写,更不可渲染恐怖气氛,避免对被害者的又一次伤害;三是不对受害人用歧视性的语言。
  (作者单位:蒙阴县广播电视台)
新闻链接:http://qnjz.dzwww.com/xinwenshijian/201009/t20100910_5817264.htm
为了保证您发布的信息能够及时的得到回复及关注
建议您登陆后进行发帖操作.请点击这里
登陆注册
山东山水 发表于 2010-9-12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的二次伤害  对孩子以后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   让我们为了孩子  我们的新闻工作者   避免再度伤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 ( 吉ICP备08101543号 )

GMT+8, 2024-5-19 08:16 , Processed in 0.035471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