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342|回复: 2

[寻亲公告] 过年了,何处是我家

[复制链接]
气质の羊羊 发表于 2011-1-28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气质の羊羊 于 2011-1-28 20:24 编辑

94a442948b94b16b161e216973093882.jpg


1月27日,徐田田在保护中心的活动室。徐田田,河南灵包人,年龄不详,2010年10月2日被派出所送到西安流浪儿童保护中心,不记得自己任何情况。临近春节,当人们都忙着采购年货准备回家过年时,有一群孩子,却无法在父母的呵护下走亲访友,享受家的温馨。对他们而言,家已经成为一个模糊,甚至不能触碰的概念。在西安市救助管理站,17个孩子将在这里的流浪儿童保护中心度过他们的兔年春节。这些孩子最小的4岁,最大的14岁,最短的来了几个月,最长的已经待了好几年。一部分孩子因智力障碍、聋哑等疾病从小就遭到了遗弃,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里;一部分孩子因在家中长期受到虐待而离家出走,不愿意告诉工作人员自己的家庭住址;还有部分孩子因为走失,无法联系到自己的家人。这些孩子每天在保护站8个老师24小时的轮流照顾下生活,由于担心部分已经流浪成习惯的孩子逃离保护中心,他们大部分时间只能在室内活动。长期生活在一起的孩子们之间因而积淀了深厚的感情,大孩子照顾着小孩子,小孩子依赖着大孩子,彼此成为生活中的“家人”,互相取暖。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3a43078f7b83e992a068eced6a55e1cd.jpg


1月27日,马勇翠(后)帮小豆豆洗头。马勇翠,陕西安康人,14岁左右,2009年15月5日被派出所送到西安流浪儿童保护中心,因为家庭虐待不愿回家,不愿说出家庭详细地址。豆豆,籍贯不详,年约4岁,患有智力障碍,无法讲话,一个人在垃圾堆流浪时被发现,2010年10月4日被派出所送至西安流浪儿童保护中心,工作人员为她取名为豆豆。临近春节,当人们都忙着采购年货准备回家过年时,有一群孩子,却无法在父母的呵护下走亲访友,享受家的温馨。对他们而言,家已经成为一个模糊,甚至不能触碰的概念。在西安市救助管理站,17个孩子将在这里的流浪儿童保护中心度过他们的兔年春节。这些孩子最小的4岁,最大的14岁,最短的来了几个月,最长的已经待了好几年。一部分孩子因智力障碍、聋哑等疾病从小就遭到了遗弃,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里;一部分孩子因在家中长期受到虐待而离家出走,不愿意告诉工作人员自己的家庭住址;还有部分孩子因为走失,无法联系到自己的家人。这些孩子每天在保护站8个老师24小时的轮流照顾下生活,由于担心部分已经流浪成习惯的孩子逃离保护中心,他们大部分时间只能在室内活动。长期生活在一起的孩子们之间因而积淀了深厚的感情,大孩子照顾着小孩子,小孩子依赖着大孩子,彼此成为生活中的“家人”,互相取暖。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374d21d8ebacd0327045d1a274eb61a3.jpg


1月27日,流浪女孩“女哑巴”在保护中心的活动室睡觉,籍贯年龄不详,患有智障,2010年3月25日被按摩医院送至西安流浪儿童保护中心。临近春节,当人们都忙着采购年货准备回家过年时,有一群孩子,却无法在父母的呵护下走亲访友,享受家的温馨。对他们而言,家已经成为一个模糊,甚至不能触碰的概念。在西安市救助管理站,17个孩子将在这里的流浪儿童保护中心度过他们的兔年春节。这些孩子最小的4岁,最大的14岁,最短的来了几个月,最长的已经待了好几年。一部分孩子因智力障碍、聋哑等疾病从小就遭到了遗弃,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里;一部分孩子因在家中长期受到虐待而离家出走,不愿意告诉工作人员自己的家庭住址;还有部分孩子因为走失,无法联系到自己的家人。这些孩子每天在保护站8个老师24小时的轮流照顾下生活,由于担心部分已经流浪成习惯的孩子逃离保护中心,他们大部分时间只能在室内活动。长期生活在一起的孩子们之间因而积淀了深厚的感情,大孩子照顾着小孩子,小孩子依赖着大孩子,彼此成为生活中的“家人”,互相取暖。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d7c7802b2f84ce4da3f0b8c19348a73a.jpg


1月27日,马勇翠(左)帮小豆豆洗头。马勇翠,陕西安康人,大约14岁,2009年15月5日被派出所送到西安流浪儿童保护中心,因为家庭虐待不愿回家,不愿说出家庭详细地址。豆豆,籍贯不详,年约4岁,患有智力障碍,无法讲话,一个人在垃圾堆流浪时被发现,2010年10月4日被派出所送至西安流浪儿童保护中心,工作人员为她取名为豆豆。临近春节,当人们都忙着采购年货准备回家过年时,有一群孩子,却无法在父母的呵护下走亲访友,享受家的温馨。对他们而言,家已经成为一个模糊,甚至不能触碰的概念。在西安市救助管理站,17个孩子将在这里的流浪儿童保护中心度过他们的兔年春节。这些孩子最小的4岁,最大的14岁,最短的来了几个月,最长的已经待了好几年。一部分孩子因智力障碍、聋哑等疾病从小就遭到了遗弃,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里;一部分孩子因在家中长期受到虐待而离家出走,不愿意告诉工作人员自己的家庭住址;还有部分孩子因为走失,无法联系到自己的家人。这些孩子每天在保护站8个老师24小时的轮流照顾下生活,由于担心部分已经流浪成习惯的孩子逃离保护中心,他们大部分时间只能在室内活动。长期生活在一起的孩子们之间因而积淀了深厚的感情,大孩子照顾着小孩子,小孩子依赖着大孩子,彼此成为生活中的“家人”,互相取暖。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519873b4007d243b83e18743dd3da5aa.jpg


1月27日,马燕在保护中心的活动室,籍贯不详,大约20岁,年龄在保护中心最大,2010年11月9日被派出所送至西安流浪儿童保护中心,任何情况不愿透露。由于长期生活在儿童保护中心,未被工作人员安排至成人救助中心。临近春节,当人们都忙着采购年货准备回家过年时,有一群孩子,却无法在父母的呵护下走亲访友,享受家的温馨。对他们而言,家已经成为一个模糊,甚至不能触碰的概念。在西安市救助管理站,17个孩子将在这里的流浪儿童保护中心度过他们的兔年春节。这些孩子最小的4岁,最大的14岁,最短的来了几个月,最长的已经待了好几年。一部分孩子因智力障碍、聋哑等疾病从小就遭到了遗弃,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里;一部分孩子因在家中长期受到虐待而离家出走,不愿意告诉工作人员自己的家庭住址;还有部分孩子因为走失,无法联系到自己的家人。这些孩子每天在保护站8个老师24小时的轮流照顾下生活,由于担心部分已经流浪成习惯的孩子逃离保护中心,他们大部分时间只能在室内活动。长期生活在一起的孩子们之间因而积淀了深厚的感情,大孩子照顾着小孩子,小孩子依赖着大孩子,彼此成为生活中的“家人”,互相取暖。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4da0ad52e0c7a8dce4fa0a0ce394c56d.jpg


1月27日,流浪女孩“女哑巴”在保护中心的活动室,籍贯年龄不详,患有智障,2010年3月25日被按摩医院送至西安流浪儿童保护中心。临近春节,当人们都忙着采购年货准备回家过年时,有一群孩子,却无法在父母的呵护下走亲访友,享受家的温馨。对他们而言,家已经成为一个模糊,甚至不能触碰的概念。在西安市救助管理站,17个孩子将在这里的流浪儿童保护中心度过他们的兔年春节。这些孩子最小的4岁,最大的14岁,最短的来了几个月,最长的已经待了好几年。一部分孩子因智力障碍、聋哑等疾病从小就遭到了遗弃,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里;一部分孩子因在家中长期受到虐待而离家出走,不愿意告诉工作人员自己的家庭住址;还有部分孩子因为走失,无法联系到自己的家人。这些孩子每天在保护站8个老师24小时的轮流照顾下生活,由于担心部分已经流浪成习惯的孩子逃离保护中心,他们大部分时间只能在室内活动。长期生活在一起的孩子们之间因而积淀了深厚的感情,大孩子照顾着小孩子,小孩子依赖着大孩子,彼此成为生活中的“家人”,互相取暖。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378bf4c3d8584b6a76a3c61bc80a9d0b.jpg


1月27日,张新月在保护中心的活动室。张新月,四川达州人,年约10岁,2010年2月19日被派出所送至西安流浪儿童保护中心,不愿透露自己的情况,只说自己是迷路了。临近春节,当人们都忙着采购年货准备回家过年时,有一群孩子,却无法在父母的呵护下走亲访友,享受家的温馨。对他们而言,家已经成为一个模糊,甚至不能触碰的概念。在西安市救助管理站,17个孩子将在这里的流浪儿童保护中心度过他们的兔年春节。这些孩子最小的4岁,最大的14岁,最短的来了几个月,最长的已经待了好几年。一部分孩子因智力障碍、聋哑等疾病从小就遭到了遗弃,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里;一部分孩子因在家中长期受到虐待而离家出走,不愿意告诉工作人员自己的家庭住址;还有部分孩子因为走失,无法联系到自己的家人。这些孩子每天在保护站8个老师24小时的轮流照顾下生活,由于担心部分已经流浪成习惯的孩子逃离保护中心,他们大部分时间只能在室内活动。长期生活在一起的孩子们之间因而积淀了深厚的感情,大孩子照顾着小孩子,小孩子依赖着大孩子,彼此成为生活中的“家人”,互相取暖。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2fe948d523a3d853763f7e07dba4e26d.jpg


1月27日,几名流浪儿在保护中心的活动室。临近春节,当人们都忙着采购年货准备回家过年时,有一群孩子,却无法在父母的呵护下走亲访友,享受家的温馨。对他们而言,家已经成为一个模糊,甚至不能触碰的概念。在西安市救助管理站,17个孩子将在这里的流浪儿童保护中心度过他们的兔年春节。这些孩子最小的4岁,最大的14岁,最短的来了几个月,最长的已经待了好几年。一部分孩子因智力障碍、聋哑等疾病从小就遭到了遗弃,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里;一部分孩子因在家中长期受到虐待而离家出走,不愿意告诉工作人员自己的家庭住址;还有部分孩子因为走失,无法联系到自己的家人。这些孩子每天在保护站8个老师24小时的轮流照顾下生活,由于担心部分已经流浪成习惯的孩子逃离保护中心,他们大部分时间只能在室内活动。长期生活在一起的孩子们之间因而积淀了深厚的感情,大孩子照顾着小孩子,小孩子依赖着大孩子,彼此成为生活中的“家人”,互相取暖。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c4e4d09c13dfb2873ef9bb960b96af63.jpg


1月27日,几名流浪儿在保护中心的活动室,由于害怕家人看到,他们拒绝拍摄。临近春节,当人们都忙着采购年货准备回家过年时,有一群孩子,却无法在父母的呵护下走亲访友,享受家的温馨。对他们而言,家已经成为一个模糊,甚至不能触碰的概念。在西安市救助管理站,17个孩子将在这里的流浪儿童保护中心度过他们的兔年春节。这些孩子最小的4岁,最大的14岁,最短的来了几个月,最长的已经待了好几年。一部分孩子因智力障碍、聋哑等疾病从小就遭到了遗弃,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里;一部分孩子因在家中长期受到虐待而离家出走,不愿意告诉工作人员自己的家庭住址;还有部分孩子因为走失,无法联系到自己的家人。这些孩子每天在保护站8个老师24小时的轮流照顾下生活,由于担心部分已经流浪成习惯的孩子逃离保护中心,他们大部分时间只能在室内活动。长期生活在一起的孩子们之间因而积淀了深厚的感情,大孩子照顾着小孩子,小孩子依赖着大孩子,彼此成为生活中的“家人”,互相取暖。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转自http://news.qq.com/a/20110128/000264.htm#p=1
为了保证您发布的信息能够及时的得到回复及关注
建议您登陆后进行发帖操作.请点击这里
登陆注册
尘埃 发表于 2011-1-28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部分孩子因在家中长期受到虐待而离家出走,不愿意告诉工作人员自己的家庭住址 ---- 这样的孩子,我们还能把他们送回地狱里去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1-1-29 12:12
真让人心酸。。。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 ( 吉ICP备08101543号 )

GMT+8, 2024-6-6 03:11 , Processed in 0.040304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