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007|回复: 7

[调查探讨] 与天涯写手唐伯虎瞎画画关于打拐冷思考的辩争,持续更新

[复制链接]
南城雨季 发表于 2011-2-15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南城雨季 于 2011-2-18 01:38 编辑

  我想今天一早,所有像我这样每天早起拜读某门户社区的人们都会注意到这个帖子了,“天涯观察”期期精品,震撼力感召力冠绝天涯,影响之广,恐难以以词量之。而今天的话题恰恰又是最近激起全民关注的网络打拐事件,因此唐伯虎瞎画兄此文一出,必能激起千层浪。

  文中作者以冷静的思维和独到的角度一针见血的点出了当前全民打拐热潮中急需冷静和降温的迫切性,同时全面分析了当前打拐斗争的形势和外来的走势,作者对于社会时态的关注和对公益行为的认知实在值得我们欣赏和学习。

  但是,在这里我不能不深表遗憾的说,我认同您的思路却不认同您的文风,此文风不是彼文风,每个人都有自己自己的写作风格,或慷慨或委婉,这个我无权妄自菲薄,我所说文风是指唐伯虎瞎画画兄的取证论证的态度和不负责任断章取义的作为!

  在详细论述我的观点之前,我先介绍一下我的身份,我是宝贝回家寻子网的一名普通的志愿者,虽然所作所为不多,但这几年我都在关注着宝贝回家,关注着那里每一个孩子的动向每一个家长的哭声,在力所能及的时候去为他们做一点什么。在此我紧紧以一个普通志愿者的身份对您对天涯网站对天涯所有的读者说说我所知道的事情。


==============================================

  首先网络的导向力量之强大令人震撼,本期作者在慨叹这一力量的同时,更多的是发泄着对政府作为能力的不满,对民间见风起火般的热情不能延续的愤慨和对网络打击成果的不屑,但当全体读者拜服于此正准备聆听高见的时候,作者却嘎然而至,信手拈来宝贝回家和几个道听途说的数据作为自己此番高论的证据便盖棺定论了。一个离开亲人俩年的小孩子现在最需要的是重新适应新的环境和在一个安静充满亲情的家庭中慢慢的去忘记过去的记忆,而不是整天被媒体不间断的推到浪尖上去,诚然,乐乐的事情有巨大的新闻价值,能够唤起更多人的关注,但是已经足够了,让孩子歇歇吧,让孩子的亲人歇歇吧。

  其二,作者对于当前全民打拐热潮慷慨陈诉之时,却并有看到这其中的误区,因此只能厉声痛斥相关部门不力,民间热情不能持久,而个人认为当前的打拐热潮恰恰走入了一个误区,一个死点,其实只要作者随便参加一次就会明了,当前民众打拐的注意力视乎都集中在围剿街边流浪乞讨儿童的身上,而事实上,宝贝回家在成立之初到现在就一直不间断的进行类似的活动,我们俗称扫街,但这些年的扫街经历告诉我们,街边的流浪乞讨儿童确实可怜确实值得我们关注,但是其中真正被拐卖的,却仅仅是一小部分,如果我们要想真正的去帮助这些流浪乞讨儿童,我们要做的就不是仅仅把他们拍成照片或交给警察了事,我们更需要去多想想他们以后的路,如何让他们获得他们那个年纪该有的权利和幸福,作者很直接:这事是政府的不力,我承认确实如此,但大家别忘了,我们有十数亿人口,我们从文革以来走上正轨才紧紧不到30年的时间,我想这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如此巨大的基数和如此短的时间内做到面面俱善的。流浪乞讨儿童和拐卖儿童现象已经衍变成社会现象,要改变这一现象需要官方和民间的通力合作和持之以恒。可喜的是我们能看到我们的政府正在做出改变,我们的民间有越来越多的呼声和行动在去实施。我承认这里我跟作者唐伯虎瞎画画同志犯了同一个错误,喊了空话。

  那么如果我们真正关心关注被拐儿童,那我们该做什么? 大多数被拐卖儿童通过人贩子进入了卖主的家庭,当这些不幸的小孩子进入这些家庭以后,往往会被卖主改名换姓刻意的隐藏起来,直到他们忘记或接受了新的生活,这就给打拐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而正面的斗争我们理应交给公安机关,那么我们民间的志愿者能做些什么呢?

我想我们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更多的去宣传如何做好防范工作,其实很多丢失的小孩子都是由于家长的大意和监管不力照成的,如果你能告诉你身边的亲人朋友邻居同事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我想这个功效不比大家在茫茫街头寻获一个被拐的小孩子小,而类似的事情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很多,我见识浅薄,仅能略提一笔而已,更多良策还望大家多多议论。

  这里我有个悲观的论调,那就是拐卖儿童犯罪就如同黄赌毒一样,因为利益的驱使总会有人甘冒其险,想杜绝禁止可能性不大,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持之以恒,发现了我们就去制止,没发现我们就去预防。

  其三,作者对网络和民间的力量过于悲观,而这种悲观其实恰恰是作者的不求甚解断章取义造照成的想当然。首先网络关注的意义并不是快刀斩乱麻般的解决事态,这次事件的真正意义在于引起全民族的关注,唤醒更多的社会关注和相关部门的重视,让更多人的加强防范心理,让更多的乞讨儿童和被拐卖儿童曝光,增加他们被解救被妥善安置的机会,防止更多的儿童被拐和走上乞讨之路。这就像三鹿奶粉事件一样,被曝光了让我们的奶粉市场得到规范。

   其次,作者在并没有做出认真调查和取证的前提下,盲目不负责任的例举了某些示例,这让人感到很迷惑,首先你例举的这些示例有何作用,难道仅仅是为了迎合你高亢激昂的文笔? 其次你知不知道你的荒唐幼稚的取证会伤害多少善良的志愿者的心,他们工作中付诸的努力和心血无需您的评价,社会自有公认,但是你确不经意间歪曲了一个公益网站的成长和宗旨,在天涯这样举国关注的社区,你会误导多少善良的读者!

  这里引用作者原文的一段话“ 在此之前,最有影响力的网络与民间寻亲力量是宝贝回家网,网站有近三千万注册的家长和志愿者,但从2007年起,至今四年时间成功案例仅180件。相对庞大的被拐儿童杯水都算不上,只能是滴水。据2010118日南方周末采访公安部刑侦局打拐办主任陈士渠时,他介绍200910月,公安部就推出“宝贝回家”计划,在网上公布60名被解救孩子的照片,截止采访当日,一年过去,仅有7个孩子找到了亲生父母。”

  首先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宝贝回家寻子网站的确引起了很大的关注,有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我们,但是我们没有3000万的注册志愿者和家长,请问您这个数据是哪里来的?不要告诉我那是您的笔误,发表于这样一个平台这样一个重要的版块,而又成为天涯观察这样重要的一个主题,这样明显的疏漏的您都不会去关注一下嘛?

  其次,宝贝回家去仅在2010年就帮助100多个孩子回家
,而您文中所提到的7例,我想应该是去年公安部公布的60名公开寻家的孩子中成功找到家庭的那7例,如果想以例示人,那么请您先真正的去了解一下,而不是一目带过就是你笔下的事实了。

  另外,不论是宝贝回家还是其他类似的公益网站,我想这里的志愿者和组织者都不会把这些简单的数字作为获得大家认可和赞赏的资本,我们知道我们所解救的孩子只是被拐丢失儿童中的一小部分,而每天都可能有孩子丢失被拐,这才是让我们最揪心最担忧的地方,我们只是尽自己的本能在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尽可能的帮助更多需要我们帮助的儿童和家长,仅此而已。


---------------------------------------

  此文仅仅代表我个人观点,欢迎各位讨论和批评,谢谢

为了保证您发布的信息能够及时的得到回复及关注
建议您登陆后进行发帖操作.请点击这里
登陆注册
 楼主| 南城雨季 发表于 2011-2-15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亲亲碰嘴鱼 发表于 2011-2-15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你太有才咧,佩服佩服!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多多2007 发表于 2011-2-15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强烈支持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深圳老光 发表于 2011-2-15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此,引用彪哥的诗,以明心迹——
“你在群里 你不在群里 我都在群里
  你骂我 你不骂我 我都会好好的活着
  你做志愿者 你不做志愿者 我都是志愿者
  你爱我 你不爱我 我都爱志愿者们
  你反拐 你不反拐 我都会认真的反拐
  你支持我 你不支持我 我都希望每个宝贝回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南城雨季 发表于 2011-2-18 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南城雨季 发表于 2011-2-18 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唐伯虎兄反驳的论点:1、政府必须承担他的责任,这并不是错误与空话。如果你这么认为的话,你是在纵容收了税不服务的政府及部门。我并不理解他们的“艰难”与“辛苦”,如果真有,那本是它的本职工作,岂能一难推之,让民间来主导拐救乞之责?民间本来就有足够的权利要求政府干好这件事,干不好就请下台,换能者上。你今天不推动此事,你将永远为你养着的老爷买单,而责任,他可以随意推却。
  
  尤其对于“但大家别忘了,我们有十数亿人口,我们从文革以来走上正轨才紧紧不到30年的时间,我想这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如此巨大的基数和如此短的时间内做到面面俱善的。”这样的理由我完全不认同,因为太多部门太多人物使用此理由,这才是最错误的空话。“国情特色”四个字的理由向来我个人极度鄙视。
  
  2、我的原文数据引于公开报道及陈渠士的个人新浪微博,你疑问的数据引文地址如下:http://focus.news.163.com/10/1108/14/6KVO8T4700011SM9_2.html 2010-11-08 14:48:31 来源: 南方周末
  
  3、有关宝贝寻亲网的成功案例来源于其官方网站,日期统计是自2007至2011年的数据180例。点击有详细记录:http://www.baobeihuijia.com/succeed.aspx
  
  4、我确实对网络与民间力量并不乐观,虽然我不反对这种行为,同样也是赞赏善长仁翁义举的。我认为这不是解决的办法,人民运动式的民间行动是不可持久的,热情过后,只会创造一些中彩儿童,整体效果存疑。而因为人民运动的浪潮过后,更多人更多官方会更心安理得认为问题得到解决得到继续拖延得到捂住,这不是一个成熟理性的社会该有的办法。只是砌一方垒了面歪墙的豆腐渣草棚工程,风能进雨能进,来场暴雨就能散架毁于无形。换句话说,如果影响较大的宝贝回家网效果足够好,何需今天的“微博救助”?我认为借社会关注的最好时机,查办制度、惩处制度、收养制度都需要尽快完善和建立,推动政府做该做的事情,做好该做的事情。
  
  5、由于信息收集渠道有限,但我会坚持尽我所能使用可信数据,而一个处处视数据为国家机密的国度,难免收集或有误。如每年和总体的被拐儿童、流浪乞讨儿童人数是多少,我一直无法查到权威数据......你提供的数据我无法查到,或者能请你赐教更权威的了解渠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南城雨季 发表于 2011-2-18 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观点:同样我对您的观点依旧无法苟同。
  1,政府的确实必须并担他的责任,但他却需要一个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时间和经验教训的累积,任何事都无法在刚刚开始就做到面面俱到,人无完人,何况政府呢,这里我并非是为政府开脱,当前我们政府确实有很多让人无法满意的地方,这里我们只针对打拐这件事说起。现在儿童拐卖和儿童乞讨流浪问题已经升级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有政府的责任,也有社会民众的问题,这里的政府和社会民众是一个交叉的平衡体,而这种平衡最理想的状态就是政府尽责尽力,社会安居乐业,这也就是您笔舌中政府应该做到的,和社会应该享有的。当政府的责任没有到位,压力就会推向社会,如果社会不形成一个反推动的作用力,就会破坏这种平衡,所以现在我们发现了问题的所在,而我们现在的政府的能力和现实条件并不能即刻的解决,而这时候就需要社会民众的作用力去推动政府去实现和履行这个职责。 这也就是我们现在志愿者所用的事。
   拐卖儿童事件已成事实,而我们的政府暂时又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去一下解决这个问题,难道都像您一样跳出来埋怨政府的不作为,抱怨民众的盲动就能解决问题吗?
   2,3俩点您引用的数据确实不错,但只单单的凭表面数据看图说话,没有去分析这些数据的背后的东西,您觉得您的数据有说服力吗? 好,那我就告诉你这些数据后面的故事,首先你所提到的宝贝回家180个成功例子,你有了解过这些数字是怎样生成的嘛,宝贝回家去年解救大概100例,也就是说从创立到09年的三年时间里,大概解救了80例,也就是说宝贝回家从最初的摸索阶段一直走向今天的与政府社会多向性联动,已经越来越成熟,因而解救的成功几率越来越高,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也是我们志愿工作的信心来源所在。如果单纯从您眼中的数字统计来看,180个与全国成千上万的被拐儿童相比,确实微乎其微,但毕竟在全国志愿者和相关机构的努力下,我们让180个家庭从新有了欢乐,让180个孩子重亲享受到了亲情的温馨。而您呢?从了对着政府和民众的热情发一通牢骚,愤世嫉俗的感慨,能于现实有什么改变,或是这份高谈阔论能让几多小孩子回家,或让人贩子悔过自新?
   至于宝贝回家3000W的注册数,这个稍有点分析常识的人都会明白,这肯定是个错误数据,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SOHU,SINA 包括这里的天涯,注册数又有几个能达到3000W。 3000W的出处我到是见到了,我想那是官方的口误或记者的笔误吧,而您可以不加辨别的以拿来主义的大无畏方式引为证据,那只能说明您根本就不曾当过志愿者,一个根本不曾做过自愿者或是不削为志愿者的人有什么资格去指点一个公益的民众团体,更何况政府。不曾用心的去分析去验证这些数据,甚至包括您的论点。一个不曾用心分析就拿出来示人的观点,就是对自己的不负责,对所有读者公众的不负责。
  第5点我想我不用去浪费笔墨了吧,我想公道自在人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 ( 吉ICP备08101543号 )

GMT+8, 2024-6-1 18:51 , Processed in 0.039691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