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夏天,一条简短的寻亲信息悄然出现在宝贝回家,登记信息上除了姓名、出生和失踪日期,其他什么也没有,寻家工作组志愿者男人如山和登记人王龙龙联系后得知,他只知道自己的身世碎片——1989年7月出生,被养父母以3000元的价格从附近村子买来。这寥寥数语,像一团迷雾,笼罩着他对“家”的所有想象。
男人如山的帖子发出后,志愿者们纷纷转发,但线索如石沉大海。没有胎记、没有伤疤,王龙龙的记忆里连一扇可供追溯的窗都未曾打开。唯一能破解谜题的钥匙是DNA比对,但每次男人如山催促采血,王龙龙总是沉默以对。或许是对未知的迷茫,又或是对养父母复杂的情感,他迟迟不愿迈出这一步。这一拖,便是九年。
直到2024年6月,男人如山再次提出采血,这一次,王龙龙终于点头。四个月后,王龙龙完成了采血,如同一粒种子,埋进了命运的土壤。
2024年11月25日,奇迹降临,志愿者大虫传来线索——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某村的董先生,高度疑似王龙龙的亲人!几天后,志愿者简单和秋风来到了董家,原来,1989年7月,董家老三降生,彼时家中已有两个儿子,不得不忍痛将襁褓中的儿子托付表弟送往太原,却从此杳无音信。得知志愿者的来意,董先生夫妻激动不已,立刻配合采集了血样。
12月16日,DNA比对确认后,男人如山将结果告诉了王龙龙,并为双方交换了联系电话。然而,让大家始料未及的是,当董先生拨通儿子的电话时,王龙龙却退缩了,三个小时的通话,并未给董先生夫妻带来预期的喜悦与幸福,仅此一次后,他再未接听亲生父母来电。
这场跨越35年的重逢,没有拥抱,没有泪水,只有亲生父母失落的心。面对这样的结果,志愿者们深感无奈,纵使我们能找回血缘,却解不开心里的结。
原帖链接: 约1989年7月出生被拐卖到山东省东营市的王龙龙寻亲133830
编后记: 宝贝回家的每个成功案例都是全体志愿者以及各界爱心人士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结果,我们向每一位参与案例的志愿者和爱心人士致敬,他们在案例的沟通走访、排查对比的过程中做了很多默默无闻的工作。因编辑无法亲身参与寻找,加之编写时间相对紧迫,所以在案例编写时,难免会对案例的内容细节或参与的志愿者有所遗漏。为进一步细化完善总结内容,真实还原寻找过程,如发现案例总结内容有不妥,欢迎了解和参与案例的志愿者提出修改意见,随时与案例编辑或依依(539683555)联系,我们将随时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