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次跨越川皖的“视频认亲”(2010-05-04 08:29:14)转载标签: 杂谈
王梦本,原名张中或张中本,聋哑人,在合肥吃百家饭长大的四川流浪儿。2008年6月中下旬,新安晚报分别以《吃“百家饭”长大的四川流浪儿》和《他难道是一个不存在的人吗?》为题,报道了这个“来历和身份不明”的流浪儿的愿望:拥有一张身份证。记者就此事向合肥市公安局咨询,得到的答复是王梦本既无户口信息,又不符合在合肥落户的条件,无法按正常手续办理身份证。为了帮他实现愿望,一年多来,记者尝试各种途径帮他寻找远在四川的亲人。 转机终于在日前出现,通过安徽省残联、四川射洪县残联及媒体等各方面的帮助,当地一对50岁左右的夫妇找上门来,他们表示,照片中的王梦本与寻亲父亲张开林的长相极其相似,他很有可能就是他们近20年前走失的儿子。 善良小伙讨人喜欢 在省城市府广场上的一家商场里,一个成天笑呵呵的小伙子特别讨人喜欢。 1.70米左右的个头,瘦削的脸庞,眼睛大大的,不会说话,但喜欢笑,喜欢跟帮助过他的那些营业员拍照。在营业员饶红霞的眼里,王梦本是个再单纯善良不过的小伙了,经常帮人打水、带饭,要是看到哪个女营业员在搬重物,他一定立马丢文安县亲子鉴定下自己手边的活,主动上前帮忙,惹得女营业员都好喜欢他。 最早在南七商业大厦看到他的女营业员金晏告诉记者,1997年左右她头一回见到王梦本时,他才六七岁的样子,个子小小的,衣衫褴褛,是个流浪儿。但在好心营业员的帮助下,他慢慢长大成人。今天这个给他买饭吃,明天那个营业员塞给他5块、10块的,看他睡在外面,谁又悄悄从家里给他送来一床厚被子。现在,哪个柜台有货要拉,营业员都愿意找他,用三轮车拉货成了他目前惟一的营生手段。 只是有一次,她们看到这个一向开朗乐观的小伙子皱起了眉头。王梦本想到银行存1000多块钱,却遭到了拒绝,原因是他没有身份证。从那以后,拥有那张小小的卡片,成了这个善良小伙子的“心结”。 个人身世是不解之谜 王梦本的身世是个谜。 在他小时候拍的几张照片上,有“张中”和“张中本”的字样。曾跟他合租房子的聋哑人王庆告诉记者,他原名叫张中或张中本,但不知道什么原因,他改名叫王梦本。 由于他自小流浪,没上过一天学,也没学过手语,他无法跟包括聋哑人在内的任何人进行顺畅的交流,他能写出来并用手势表述清楚的有关他身世的戚墅堰亲子鉴定惟一信息是“四川”、“成都”、“射洪”和“一辆车”。据熟悉他的营业员饶红霞猜测,他的老家可能在四川省一个叫射洪的地方,自小被人贩子拐走,坐车辗转来到合肥的。 一年多前,记者曾通过合肥市公安局和四川省公安厅方面电脑查询年龄范围在18岁到25岁、叫张中或张中本的四川人,结果没有符合条件的人口信息。当时,按照他的情形看,出生年月不详,老家具体住址不清楚,又无固定收入和住所,根本无法为其办身份证,找到远在四川的亲人更如海底捞针般渺茫。 两省联手助他“寻根”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今年3月。 3月3日爱耳日当天,记者带着王梦本来到安徽省残联,向相关负责人介绍了他的情况,希望通过残联获取一些帮助。省残联宣文处处长刘涛在听说了他的事情后,非常感动,当即表示,将尽快跟四川残联系统取得联系,为这个善良的小伙子“寻根”助一臂之力。 两个多星期后,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从四川传来。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残联通过各种努力,终于找到一对与王梦本长相极其相似的50多岁的夫妇。 射洪县残联办公室主任雷良明这段时间一直在为此事奔波。“我们通过本地公安机关查宜城亲子鉴定询得知,本地从20到30岁叫张中或张中本的人没有符合条件的。同时,我们通过《遂宁日报西部射洪》版面的显要位置广泛发布消息,射洪县电视台《艾哥热线》栏目还专门做了几期专题节目,播放他的资料和照片,当地人都看得到。” 多方努力终于有了结果。3月19日上午,射洪县金鹤乡南井村一对叫张开林和黄洪珍的夫妇找到雷良明,说电视播出的照片上的王梦本像极了53岁的张开林本人,村民们看了,都说相似度达到80%,他很有可能就是他们19年前意外走失的儿子张灿。 寻亲父母约定“视频认亲” 10多年对亲情的思念让王梦本和张开林夫妇同时要求“见面”。 记者与射洪县残联方面约定,在3月20日即上周五上午9点半,张开林夫妇远在四川遂宁市射洪县残联办公室,而记者则带着王梦本来到市府广场上的一家网吧,通过小小的摄像头,双方完成一次特殊的网络视频“会面”。 之前,王梦本并不特别清楚,记者将要带他到哪里去、做什么,但他隐约知道,这跟他一直想拥有的那张小卡片有关。当天,他显得异常兴奋,早上刚过8点,就来到报社楼下等着,20多岁的他还躲在报社门前的一辆车后面,跟记者玩起了“躲东山县亲子鉴定猫猫”游戏。不知是否事先得到营业员的提醒,记者注意到,他刚剪短了头发,整个人显得更加清爽。 从安庆路到市府广场上那家网吧,他一直快步走在记者的前面。直到快到那家商场下面的网吧,记者追上他,指引他走进去。 张开林夫妇早已焦急地等在网络的另一头,记者让王梦本抬头把脸对准电脑上方的摄像头,当张开林和他的脸一大一小同时清晰地出现在显示屏上时,他似乎一下子明白了来此的目的。两者之间没有话语交流,他只是在那坐着,睁大眼睛定定地看着视频里对方的脸,近半个小时。而张开林一边回答记者的问题,眼睛也从没离开过王梦本的脸。 小伙子突然泪流满面 从脸型来看,张开林和王梦本十分相像,都是长瘦脸,下巴微尖,尤其是眼睛,都浅浅地往下陷。 在视频过程中,射洪县残联理事长郭熔和办公室主任雷良明一直站在张开林身旁,随时“翻译”他的四川话。而张开林47岁的妻子黄洪珍在儿子走失后,因为终日流泪,视力严重下降,无法通过视频看清王梦本的脸,但她一直弯着腰站在丈夫身后,眯着眼睛盯着显示屏。 张开林告诉记者,他们是金鹤乡南井村村汝城县亲子鉴定民,家住距离县城20多公里的县道旁边,1990年5月11日中午1点多,夫妇俩从田里割完麦子回来,他们的小女儿和张开林的大哥都在屋里,唯独年仅6岁的儿子张灿跑到屋外玩,不大一会儿,等他出去看时,儿子却不见了。事后有邻居说,曾看到一个女人牵着张灿上了一辆车走了。 双方试图比对一些特征。张灿在两岁时打针,屁股上留下一道针口划过的线状痕迹,但前一日王梦本找人看过,他身上没有这道痕迹;王梦本指着自己的额头比划表示,小时候头磕在桌沿上,记者凑近一看,果然有些微红的凸起,张开林记不清楚,但儿子隐约磕过头部;最重要的一点是,王梦本是聋哑人,但张灿走失前完全正常,张开林猜测“有可能受惊吓过度,或是坏人怕他跟人说破了,给他服了药物才导致聋哑的”。 其间,王梦本突然很着急地指着自己的额头和显示屏上站在张开林背后的黄洪珍,记者猜测,或许他被碰撞时是母亲在场,于是,请黄洪珍坐到摄像头前,回忆孩子是否磕碰过头,但她也记不清了。 这时候,让大家意想不到和惊讶的一幕出现了。或许是意识到了什么,一直睁大眼睛观察视频的王梦本突然捂着沙湾区亲子鉴定脸哭了起来,他毫无遮掩和抑制,手臂撑在扶椅上,右手捂着脸,旁若无人地大声哭泣起来,二十几岁的他像个孩子一样大哭,并随之开始抽泣,双眼很快哭红。他完全不理会记者的劝慰,只是哭。 最新进展 将进行血型比对 昨天下午,记者再次与射洪县残联取得联系。办公室主任雷良明告诉记者,见面过后,张开林夫妇打过数次电话到县残联,表示王梦本确实像极了张开林,急切地希望早日做亲子鉴定,来确认双方是否确属亲人。但由于张开林的家境贫困,无力承担鉴定费用,而且,异地做亲子鉴定是否可行、双方真正见面也是问题。 因此,记者与射洪县残联约定,近日,将先分别带王梦本与张开林查血型,确定王梦本的血型至少与张开林夫妇其中一人吻合,有可能为亲人之后,再做进一步打算。 记者手记 我们都在你身后 王梦本不可抑制的痛哭深深地触动了我。 从2008年6月17日头一次见面,一年多时间里,我跟他见了十多次,每次,他都弯起眉眼朝我笑,向我跷起大拇指表示感谢。我觉得,他是个内心毫无阴霾、没有心事,并会一直这样单纯生活下去的孩子。 直到这次,他的痛哭提醒我,10多年的流巧家县亲子鉴定浪,他也想有个家,也思念亲人和向往归属,他不掩饰他的快乐,也压抑不住自己的悲伤,他悲喜于色,他活得这样真实、痛快。 尽管这是一次以哭泣结束的“会面”,但我认为,他肆意的泪水背后,有着川皖两省各界人士付出的“爱心”的笑。也许王梦本最终未必能找到亲人,但正因为商场营业员们为他办身份证拨出了求助的电话,因为安徽和四川两地的残联为了这个善良的小伙子“寻根”而顺利对接,由于两地媒体在发布消息方面所做的努力等等,这才给了他因看到寻亲父母而想念亲情发泄哭泣的机会。 他的哭泣并非坏事。这痛快淋漓的泪水背后,两省的“爱心”正展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