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回归,家人喜极而泣
□早报记者 颜雅婷 刘波 通讯员 陈志伟 文/图 历时半年,走过八千多公里路程,日前,安溪警方终于在上海找到失踪半年的聋哑女林瑛英,同时解救了另外两名失踪聋哑人。三个破碎的家庭重获团圆。 蹊跷: 哑女下班后再没回家 安溪人林加恩一家四口人住在县城河滨北路。2010年11月22日上午,林加恩的女儿林瑛英如往常般到县城一家服装厂上班,但令林加恩和妻子没想到的是,女儿这一去就去了大半年。当天中午,林加恩和妻子一直等不到女儿回家吃午饭,着急的夫妻俩开始四处寻人,可找了两天仍没消息。 2010年11月24日,林加恩到安溪凤城派出所报案。根据女儿失踪的情况,林加恩怀疑女儿是被拐卖的。凤城派出所当即立案进行侦查,根据林加恩回忆,当天上午女儿出门上班时,身上带了部手机,但后来手机一直处于关机状态。 警方通过查阅手机通讯记录发现,在林瑛英失踪的前一天,曾与惠安骆某的手机号码有短信来往记录。民警随即找骆某了解情况,没想到骆某也是聋哑人,他承认与林瑛英认识,但并不清楚她去了哪里,线索就此中断。 希望: 陌生号码短信告平安 找不到女儿的日子,林加恩和妻子天天以泪洗面,两口子常常在椅子上一坐就是半天,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林加恩的身体每况愈下,家里的药篮子里面也多了好几种药。 就在夫妻俩愈加绝望之时,2011年1月7日,林加恩收到一条短信,对方在短信中自称是林瑛英,让父母不要担心,她现在很好,到春节时她就会回来。林加恩急忙回拨过去,“嘀、嘀、嘀”,却始终无人接听,后来对方就关机了。他赶到派出所将情况告知警方。经查,该陌生号码是浙江宁波的。 此时,已临近春节,林加恩夫妇盼着女儿早点回来。但他们等了一天又一天,仍见不到女儿的身影,与此同时,安溪警方也积极地与宁波警方联系。 去年腊月廿三,派出所民警带着林加恩一同赶往宁波,了解到给林加恩发短信的那个手机号码并无登记用户,且是1月7日当天开通的,发完几条短信后再无任何使用记录。 “我女儿是不是被拐卖了?”林加恩心里越发焦急,民警带着林加恩到宁波各地的汽车站、火车站寻找,无果。 “她会不会被人控制干坏事被抓了?”民警又带着林加恩到当地公安机关寻找,也无相关记录。 线索再次中断,腊月廿八,民警和林加恩只能暂回泉州。 行动: 民警赴沪解救出三人 “不管是不是案件,不管大案小案,都要办好!”安溪县公安局副局长兼凤城派出所所长王慈泳在“开门评警”大走访活动中了解到此事后,十分关注事情的进展,“一定要帮助林加恩找到女儿,警察不仅要办案,更要为民办实事”。 安溪警方向上级公安机关请求支持。3月28日,上级公安机关提供了一个手机号码,该号码是杭州的,但已漫游至上海,林瑛英此时可能就在上海。得到消息后,安溪警方即刻动身前往上海。 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查到该手机号码所有者为黄某,也是一个聋哑人,28岁左右,暂住在上海市南汇区惠南镇汇南村,民警随即前往租房蹲点,发现与黄某租住在一起的三四个人都是聋哑人。 为了弄清林瑛英是否在此,民警以查暂住证为由进驻租房内,没有发现林瑛英,只有另外两名男子——26岁的陈克招和23岁的毛丰燕,均为聋哑人。 行动,还是静观?民警向上级汇报后决定,带回黄某等三名聋哑人进行审问。黄某称,林瑛英被他安排在奉贤区的车站内,以残疾人的名义卖小挂件。 民警随即赶往车站,果真见到了林瑛英。 “当我们出示证件并告诉她我们是从安溪来的时候,她就哭了,抱着我们一直哭个不停,然后向我们伸出大拇指。”经办民警何幼平事后回忆说。隔日,民警将林瑛英及另外两名聋哑人陈克招、毛丰燕一同带回安溪。 感动: 三个家庭获得了新生 何幼平介绍,回安溪后,经查,发现陈克招为惠安人,毛丰燕是四川人,警方即刻联系两人的家人赴安溪接回孩子。“经他们家人介绍,两个孩子也都失踪了很长时间,家人找了很久都找不到。”何幼平说。 陈克招,26岁,惠安人。据其父介绍,孩子于2009年就不见了,当时家人非常着急,找了好长时间。由于家里经济不好,寻儿一事暂时搁置,后来经打听消息了解到,孩子可能去了贵州,一家人就带着1万多元积蓄赴贵州寻人,但钱花完了,仍找不到孩子。一家人也逐渐绝望了。 毛丰燕,23岁,四川人,过去与其父居住在上海父亲在上海打零工,自儿子失踪后,每天下班后就骑着自行车四处寻找,一次不小心,把自己的腿摔断了,但仍没有儿子的消息。这次接到警方的通知后,他让孩子的娘舅赶来安溪接人。 如今,三个家庭团圆了。昨日下午,记者在林加恩家中见到了归家的林瑛英,“你们不仅仅是解救了我女儿,而是救了我们一家啊”,回忆起那半年,林加恩和老伴再次流泪,他动情地说,这个家庭获得了新生。 据悉,民警将林瑛英带回派出所后,她没有说为何会从安溪到上海,具体情况警方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来源:http://www.fjsen.com/d/2011-04/21/content_4366502_2.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