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乞丐九成“职业化”》追踪报道
16个乞丐被送往救助站 |
|
有的乞丐已经是那里的常客,乞讨者以安徽、河南等地居多 |
作者:李小庆 |
有的乞丐已经是那里的常客,乞讨者以安徽、河南等地居多 |
作者:李小庆 | “我不去,我不去!”残疾男子就是不起来,最后被劝导人员劝上了车。昨天,市民政局联合市慈善总会等单位,分三路对厦门的流浪职业乞丐进行劝导,一个上午共有16名乞丐被送往救助站。 工作人员说,来厦门的乞丐,安徽、河南等地较多。每到乞丐多到影响到市容和市民生活,他们就要出来劝导。
儿子有病,母子一块乞讨
老徐的老伴第一个被请上了车。昨天,老徐的老伴移了地方,从SM地下通道出口,移到了通道入口公交车站旁。劝导人员见到他时,他正双手趴在地上,给过往的行人磕头。他跪在破旧的毯子上,身前的小碗里,有了几块硬币和一根香蕉。 “干啥啊?我不去。”听见有人叫他去救助站,老徐的老伴马上回答。一番劝导,他终于同意。三下两下把毯子塞进口袋里,把硬币装进上身衣袋,最后拿了香蕉,坐上了车。 他一个字都没提老徐。昨天在SM地下通道,并没见到老徐身影。以往七八个乞丐的场面,只剩下一位老太太及其儿子和他。 老太太进救助站许多次了。工作人员见到她时,她没怎么犹豫就跟着走了。老太太说自己72岁,河南人,身旁的儿子,34岁。儿子肚子上长东西,不能干重活,儿子医了很多地方,欠了很多钱。 工作人员劝导其儿子:“别再让你妈乞讨啦,这么大把年纪。”儿子不住地点头,然后苦着脸指出肚子说:这也是没办法啊。
借口挣学费 小姑娘哭了
杨妹12岁,来自贵州凯里市三棵树镇。见到她时,她正背着书包、拿着一本子,和一个比她高一点的小姑娘站在马路中央的黄线上乞讨。见有工作人员过来,两姑娘拔腿想跑,工作人员赶忙拉住两人衣服,怕被车流撞了。 小姑娘被带上人行道,一个马上哭了起来,另一个也跟着哭。两人都说,她们昨天才来。工作人员说,这两个小姑娘天天在这里。两姑娘上了车,马上止住了哭,到了救助站,又开始哭。 杨妹说,她还在读四年级,马上要开学了,要挣学费。工作人员说,不是马上要放假才对吗?她又说,她是学校放假后出来的。她和父亲住殿前,父亲收破烂。 “那么多车,你不怕吗?”记者问。杨妹想想说,我不知道,有她在,我不怕。“她”就是另一个女孩,13岁,她们是同乡,一起来厦门的。她说父亲早死了,只好出来讨钱。
民政局为他们买好回家车票
工作人员说,乞丐选择厦门有很多原因。有的是上了车,车开到哪就在哪下,随意性很大;有的属于一个带一个过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厦门的气候较好,一到冬天,许多安徽的“大部队”就出发了。 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处处长石好荣说,这16个乞丐,有清楚家庭地址的,如果能自己回家,工作人员将为他们买好车票,送上回家的车;不能回家的,将由工作人员陪同送回家。 石好荣说,下周一下午,相关部门将再一次对乞讨人员进行劝导。 记者 李小庆 记者互动邮箱: lxqwb2007@163.co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6 9:20:13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