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984|回复: 0

寻亲记

[复制链接]
阳光天使 发表于 2008-3-8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与央视《讲述》联动报道(1月9-11日上、中、下)

  特别视点:寻找失散30多年的亲生父母的他,得到两位记者的帮助。其中一位记者一直在帮一位母亲寻找儿子多年。遥远的岁月,遥远的地隔,两起寻亲是一回事吗?

  2007年5月的一天,《临沂晚报》一楼的咖啡厅里,记者萧常兵判断出坐在自己对面的是个典型的南方人,也对他此次来访的目的更多了一种认同感:这是个一直在苦苦地寻找自己生身父母的男人,其不到40岁,脸上写满沧桑,话语里含着痛苦,泪水中透着真诚。

  一、寻找生身父母

  那天,曹云清偶然在《临沂晚报》上,看到一个关于寻亲的专栏后,希望便在37岁,带着妻儿一家在临沂城郊修车的他心里燃了起来。晚上他打电话给此专栏记者萧常兵,说自己30年前被拐卖的情况,可除了自己可能是浙江人外,他并没其它的确切信息。曹云清是养父母唯一的儿子,找对象时媒人说他是抱来的不是亲生的,他怕父母多心,就把这事憋在心里从没提过。以后有了一双儿女,体验到作父母的辛苦,更多了一份寻亲的愿望。但没线索,一切似乎只能从养父母那了解,但他又不忍心给年龄大了,身体又不好的养父母带来打击。结婚多年来,此成了一块心病:他不知道生身父母是什么样子,过的什么生活,甚至连自己的生日都不知道,可怜30多岁的他没过一次生日。那段时间,曹云清太想知道自己的身世:养父母的年纪越来越大,他怕有一天自己的身世随着二老的离开,真成了一个解不开的谜,若是一生找不到生身父母,他会感到愧疚。

  如此情况,让萧常兵一时觉得无从入手。几天后,萧常兵又接到曹云清的电话,说自己是从宁波或绍兴抱来的。萧常兵仍觉寻找的难度很大,于是约对方见面详谈。当晚,他写下了第一篇报道《一中年男子苦寻生身父母》,希望对曹云清的寻找有些帮助。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萧常兵打电话给曹云清所说的地点之一的,他们的兄弟单位《绍兴晚报》。可对方的值班人冯百泉知道的也不多,看来只有寻求曹元清养父母的支持了:30多年过去,抱养人已不在了,这个孩子哪来的,养父母应该最清楚。此已不是曹云清一人的事了,它将牵一发动全身地涉及到几个家庭。曹云清的寻亲会否伤害了两个老人的心,他们会提供寻亲的线索吗?

  曹云清的老家在临沂费县的一个偏远小村。在萧常兵的一再请求下,村里一个80多岁知情的老人透露:曹云清是本地一个山东籍南下干部李光荣,当年从南方抱回,转给了曹家的一个亲戚才到曹家的。萧常兵又来到曹家,朴实的二老竟并没回避曹云清当年是抱养的:其家有五女无子,怕断了香火的他们,在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等待后,1973年冬天的一个傍晚,一个中年汉子给他们送来了一个3岁大的男孩,中年得子的曹姓夫妇和五个女儿都把这个男孩看得很重:对他疼爱有加,好东西都给他吃;姐姐们都不上学,让他一直读到初中。但一提到曹云清的身世,二老就不愿再说:30多年来,他们一直保守着这个秘密,怕儿子出走。直到曹云清相对象结婚那年,按照乡俗他们不得不把孩子的身世据实告诉女方。萧常兵理解老人的情感,也知道曹云清想知道自己身世的渴求。为此,曹云清表示:决不忘却养育之恩。

  当晚,萧常兵把1973年,从南方某地带到山东这两个细节提供给冯白泉,冯百泉心里一动:这似乎和自己多年来的一段寻访形成了某种交汇。

  二、出生在知青点

  年轻时曾在东北大兴安岭插队的冯百泉,在几年前的一次知青聚会上,一个名叫富淑英的老战友,请他寻找因一场阴错阳差的变故,而在1973年被带到山东送了人,至今下落不明的儿子。冯百泉答应一定留意此事。从那时起,冯白泉对寻亲的事格外关注,此次山东来电,使两桩寻亲事形成了某种暗合。

  可当年把曹云清抱到山东的两个中间人李光荣和曹家的那个亲戚都已不在人世了,事至此似陷入僵局。冯百泉想:口音是人的另一张身份证,一个3岁孩子当年在口音上会否有一些故乡的痕迹呢?他打电话给萧常兵。萧常兵记起从曹云清周围人那里打听到他刚被抱来时的一个特殊语音习惯,即问冯百泉:你们绍兴吃猪肉是不是叫牛子?冯百泉说:对。

  就在事情似乎越来越沾边,但是否绍兴还不能最后确定时,萧常兵意外得到了李光荣女儿的一个手机号,其现在绍兴。感到惊喜的萧常兵即表明身份,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给对方,寻求帮助。对方却说父亲已去世,其对此事并不十分清楚。但萧常兵认定:绍兴可能是曹云清的出生地。可绍兴如今是地级市,人海茫茫,又时隔30年,想找到曹云清的生身父母谈何容易?萧常兵和曹云清刚看到的一点希望又破灭了。那段时间,失望的曹云清白天没心思干活,夜里睡不着觉。

  绍兴的冯百泉此时也心绪纷繁:山东那边的寻亲和自己身边的这桩寻亲到底有什么关联,是巧合还是一种呼应?越过整整37的时间隧道,冯白泉打开了记忆的闸门。那年,大兴安岭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一个名叫建江的婴儿在知青营地降生了,江代表着他们战斗地的黑龙江和故乡浙江。可这个承载着他们中间许多人共同记忆的孩子,后因种种原因被送往异地下落不明,近几年孩子的母亲开始寻找,但除了孩子的年龄和可能的抱养地外,一直没有更多的线索。其间,虽然无心插柳地成全过几桩寻亲,偏偏这桩寻亲一直渺茫。

  直到那天山东的萧常兵打来电话,使冯白泉心里一激灵:战友的儿子也是1973年3岁左右被送到了山东,据说抱走孩子的人也姓李。世上真有这么巧的事?那一刻,冯白泉做好了把这桩寻亲进行到底的打算。临沂的寻母,绍兴的寻子,两条线索意外闯入老记者的视野:它们能否对应?它的背后究竟又隐藏着怎样一段奇情?

  再次拜访曹云清养父母的萧常兵,又获知了其一段重要身世:他是大兴安岭一个知青的私生子。萧常兵迅速将此反馈给冯百泉。冯百泉顿时心里一个咯噔:天下真有如此巧事!3岁被送人,绍兴到山东,知青的孩子:全部吻合!冯白泉一下放心了:萧常兵的信息与老战友儿子的身世已形成暗合,就像〈孽债〉里的故事,真是无巧不成书,95%是了!事情至此,冯百泉和萧常兵心里有了底,当事人双方也都有着明确的意愿:无论是否母子,都应先见一面。

  三、被送给外乡人

  那天,萧常兵联系上曹云清,两个男人怀着同样的心思踏上了希望之旅。绍兴这边,冯百泉也开始联系当年的几个老战友。富淑英接到此消息后,往事瞬时清晰地演绎在眼前。37前,绍兴城里,高中毕业的富淑英在同学周安中的家里结识了同龄男生陈民,由此揭开了他们人生故事的序幕:两颗年轻的心一点点接近,直至私订终身。不久,富淑英离开家乡绍兴赴大兴安岭。两人在火车站洒泪而别时,青涩年华的富淑英并不知道自己已有了身孕。在大兴安岭的懵懂岁月中,已到了临产当口,她还稀里糊涂什么都不懂。翌日早晨,才有人告诉连长:小富要生孩子了。

  1971年夏日的一个傍晚,在大兴安岭的知青营地,一个漂亮的男孩呱呱坠地了,他就是建江。虽然全连人省下大米、鸡蛋给坐月子的富淑英吃,但当时把孩子带在身边毕竟不是个办法,富淑英只好在孩子满月后将他带回了绍兴老家。由于男方的家庭原因,富淑英家里本就不赞成他们的恋爱,突然间她带回一个孩子更让家庭不能容忍。面临来自娘家压力的富淑英,时间一长和男友陈民有了摩擦。二人年少气盛不能互相体谅,小磨擦成了大摩擦,两个心智尚不成熟的年轻人无法承受。孩子稍大些时,无法面对的富淑英选择了逃避,返回了黑龙江:她把每月42元钱收入的一半,寄给孩子作生活费。

  怕失去女友的陈民,与朋友商量着把孩子送回富淑英的娘家,以唤回她的心。1973年春节的一天,陈民最好的朋友周安中把孩子送到了富淑英的娘家,此后事非其二人所能设想:富淑英的哥哥本就反对他们交往,为彻底断绝两人的关系,他通过渠道把孩子送了人。富淑英几年后才知道此事,尽管心里充满对男友陈民及哥哥的怨气,她也无从选择了。从此,陈民与富淑英怀着对对方的怨诘,成为陌路不再往来。

  多年后,二人又各自组成了家庭,富淑英又有了一个女儿。上世纪80年代,其调回上海,工作和生活重又风生水起,有段时间,那件事在她心底隐匿了。但随着退休和孩子的长大,内心的不安感又渐渐泛起:我还有一个儿子。且重病的哥哥临终前,向她表示了深深的愧疚,但他只知道将外甥送给了一个山东人,其它并不知晓。富淑英试图寻找儿子的线索彻底断了。

  2005年,一次东北知青的聚会上,富淑英见到了当年同是知青,现在〈绍兴晚报〉工作的冯百泉,和他提起了寻找孩子的事。从那时起,冯百泉专职热线,可送上门来的各种寻亲线索里,始终没有与战友吻合的信息,直到那天晚上萧常兵打来电话。随着一南一北两个记者的深层挖掘,眼看真相就要被揭开。可这背后又隐藏着多少难言:此事一旦说开,都各自又重新有了家庭的富淑英和陈民,将如何面对自己的家人?

  四、团聚了三个家

  此刻的富淑英如在梦中。丈夫在外地工作,得到儿子消息的那天晚上,富淑英决定先把事情说给女儿。年近30的女儿知道妈妈内心多年苦楚,希望妈妈能把他找回来,了却那桩夙愿:不管怎样也是自己的孩子。就这样,翌日一早,富淑英从上海登上了开往绍兴的汽车。车窗外风雨如晦,一如富淑英此时的心情:复杂难言。

  这边,经历过整个事件的几个当事人希望见到临沂来客的心情越来越迫切,却又有着深深的顾虑:孩子的生父及其家庭会接受这个儿子吗?当好友周安中将此事告诉孩子的生父时,其感到极大的震撼。30多年前的事,此时于他而言恍如隔世。

  30多年前,陈民为了挽回女友的心,和朋友商量把孩子送到富淑英娘家后的阴错阳差,是他完全没预料到的:当时孩子被送走了,他们的关系也断了。现在,孩子突然在山东临沂被找到,而且就要到绍兴来,他要面对的将是一个已经成年的男人,感情上一时接受不了:在他的印象中,孩子始终是三四岁的样子。内心忐忑的陈民,还是决定见孩子一面。

  2007年7月的一天,在《绍兴晚报》的大厅里,一场特殊的见面在悄然进行。在三个年龄相当的女性中,曹云清一眼就认出了自己的母亲,母子俩流泪拥抱。这30年后的母子重逢,让几个经历此事全程者忍不住潸然泪下。陈民与儿子的外貌相像更是超过了所有人的想象,父子俩就像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曹云清一下就从周安中与陈民年轻时的合影里找到了自己的父亲。那天,曹云清第一次知道了自己的生日:1971年6月21日。

  随后,曹云清陪着生母在故乡和亲戚朋友处流连了几日,又去父亲的老家扫了墓。几天的相处,在周围的叔叔、阿姨的眼里,曹云清是个朴实懂事、心地善良、很有修养的规矩孩子。四五天后,惦念起老家的养父母和妻儿了的曹云清,踏上了回乡的行程。曹云清在长途车站等待上车时,一幕大家始料未及的画面出现了:生父陈民的妻子竟然赶来了。

  原来,和现在的妻儿生活算得和乐幸福陈民,一直没勇气把这段往事告诉妻子,但20多岁的儿子看出父亲这些日子有心事,于是陈民先把实情告诉了儿子,儿子很理解、同情他,叫他善待山东的孩子。儿子还买了东西去看望哥哥,两人互相拥抱,互留地址。得到孩子的理解,心里敞亮些了的陈民,在那个不眠之夜里,终于向妻子吐露了整个事情的经过。陈民哪里知道:妻子早在和他结婚之前就已知道此事,而且非常通情达理地要去看看孩子,这让陈民感到一种来自女性的爱的力量。此时,两个女人也见面了,抱头痛哭。大家都觉得此事非常圆满。

  回到临沂后,仍做着修车本行的曹云清,第一件事就是回老家看望养父母,他要用更多的孝心来抚慰他们的心。除了在不远的日子里,南方的父母会来临沂和其养父母见面外,一切和以前差不多。但曹云清心里变得笃定踏实:因为在37岁上他解开了自己的身世之谜。

  有关详情请看今日央视10套21:00和1套次日凌晨1:40《讲述》

  通讯:100859

  北京复兴路11号中央电视台社会专题部《讲述》栏目 翁德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 ( 吉ICP备08101543号 )

GMT+8, 2024-6-3 21:21 , Processed in 0.043487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