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05|回复: 0

广南“贩婴村”如何蝶变省级文明村

[复制链接]
Li~ 发表于 2011-11-29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龙乜村全貌 首席记者 李佳健 摄


    11月7日,2009年公安部A级通缉令中的最后一名在逃犯罪嫌疑人吴正莲,在河南省桐柏县落网,宣告2009年公安部发布A级通缉令捉拿30名重大拐卖儿童案的犯罪嫌疑人全部归案。
    吴正莲落网,让广南县再次成为媒体聚焦的地方。
    在广南县追溯贩婴源头,南屏镇老街村民委员会龙乜村民小组是一个绕不开的地方,这是上世纪90年代有名的“贩婴村”。1998年春节前夕,在警方的一次打击中,曾抓获45名涉嫌拐卖婴儿的村民。
    近日,都市时报记者走进龙乜村民小组,一探这个已经远近闻名的“省级文明村”,是如何变化的。
    ●变化前
    龙乜村成为贩婴中转站
    龙乜村民小组位于国道323线1760公里处,是云南省通往两广的必经之路。全村共有80余户400余人,人均耕地面积1.01亩。
    一次行动抓了45人
    1997年,龙乜村民小组上了公安部的打拐黑名单。1998年1月21日晚上,广南县警方组织了一次打击拐卖儿童的集中统一行动。
    这次行动抓获犯罪嫌疑人45人,查破案件74起,涉及被拐儿童104名,共打击处理涉案人员18名,其中判处刑期最高的为有期徒刑14年。一夜之间,龙乜村民小组成为著名的“贩婴村”。
    “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除少数外出打工的村民,留在村里的人几乎没有出路。”龙乜村民小组“妇女之家”家长张国华回忆当时的情景说,村民大都住在土坯房里,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
    “家里养只鸡,赶街回来可能连鸡毛都看不到一根。”张国华说。
    张国华介绍,上世纪90年代初,龙乜村民小组已有村民外出到福建、广东等省打工,村里有些姑娘甚至远嫁到沿海城市。沿海地带有人想要小孩,这些姑娘回到老家就带过去,村里的贩婴活动也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在南屏镇的一些村寨,村民重男轻女的思想比较严重,一些年轻夫妇生了女儿想要儿子,就把才出生不久的女儿送人,有的人家甚至把才出生不久的女婴直接丢在路边。
    “那些父母不想要的孩子,如果把他们带到沿海地带,孩子长大后或许能过上好日子。”在龙乜村民小组,当时参与贩婴的村民大都有这种想法。张国华说,包括她在内的很多村民,文化程度都不高,当时还单纯地以为这是在做好事。
    上世纪90年代,村民还没有手机,找到婴儿,都是用座机跟买家先联系好地点,乘班车到达目的地后,再用公用电话联系对方完成交易。
    “当时背一名女婴到广东省贩卖,价格在1000—1500元,除去车费和给孩子父母的奶粉钱,村民拿到手的也就五六百元。”张国华说,这种收入还是比种庄稼来得快,到1998年警方打击时,村里大多数成年人都有过贩婴经历。
    村民思想观念落后
    张国华说,短短几年,龙乜村民小组成为南屏镇远近闻名的婴儿中转站。经历1998年的打击,村里杜绝了贩婴现象,但仍有周边村寨的人贩打着他们村的旗号在做“娃娃生意”。
    “我们不偷、不抢,还出钱买,为什么还要抓我们?!”村干部去劝导村民,曾有村民这样问。贫穷带来法律意识淡薄,村民小组缺乏号召力,村民们在拐卖婴儿时失去了最基层的监督。
    由于参与拐卖活动的人都是主要劳动力,村里的集体公益事业几乎召集不起人,当地经济发展不起来,村民依旧过着贫穷的日子,村民对警方有了防范心理。
    “看到民警或警车进村,村民就往山上躲。”张国华说,很多村民一开始都认为,是警方在阻止他们发财致富。甚至出现民警刚进村,就有村民通风报信阻碍民警正常工作的情况。
●变化后
    养殖收入比“背娃娃”稳定多了
    村民的思想观念没转变,经济收入上不去,很有可能还会再次拐卖婴儿。从2000年开始,政府职能部门先后派出工作组进入村里与村民交朋友。
    开展学习技能培训
    2000年8月,通过文山州妇联、文山州公安局刑侦支队牵线,英国救助儿童会中国项目总部官员及云南省社科院的老师到文山考察项目,将广南县龙乜村民小组作为社区预防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项目点,并请来专家和老师给村民培训种植、养殖技术,举办各种培训班,通过培训教育改变村民的思想观念,传授科学致富技能。
    曾参与贩婴的张国华先后参加了4次培训班,学习了《儿童权利公约》、《妇女权益保障法》等。“这时村里引进国外资金(英国救助儿童会基金),还成立‘妇女之家’、‘ 护村队’配合村民小组展开工作。”张国华说,也是在这时,她被推选为村里的首届“妇女之家”家长。
    张国华说, 当时村里建设专门的活动室组织村民学习,还把村民分成6个小组搞竞争,每个组有12—13户人,看哪个组做得最好,最先找到致富门路。修进村的公路,改造厕所、猪圈、洗澡室,建沼气池,村民们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积极性。
    “没参加培训班前,我们喂猪都喂熟食,煮猪食费柴又花时间。”李昌兰说,经过专家培训,村民开始尝试给猪喂青料,节约成本猪还长得快。
    “村里坡多地少,政府鼓励我们种植经济林木,现在50%以上的村民种植了板栗、油茶和八角。”郭正娥说。
    和养殖业、种植业相比,运输业在村里更显得成熟。2004年,南屏镇组建运输协会,很多村民买了面包车跑农村客运。“现在全村457人有53名司机,其中19人是女司机。”张国华说,村里拥有大小车36辆,每辆车每年能带来2—3万元收入。
    村民重视文化教育建设
    从2000年到2003年,龙乜村民小组发生巨大改变,公路都做了硬化,52家村民翻新了楼房。村里的文明建设也有了很大改观,已成为“省级文明”示范村。
    最开始,村里的男劳力几乎都外出打工,“护村队”没人参与,村干部组织女村民成立“镰刀队”,盘查外来人员维护村里的治安。经过长时间整治,村里的治安有所好转。
    “现在偷盗、拐卖现象杜绝了。”郑继忠说。
    村民还组织了文艺宣传队,每当一些重要节日或有朋友来时,文艺宣传队都会载歌载舞表示欢迎,这在以前从未出现过。
    张国华说,之前村里不重视教育,女孩几乎都没上过学,男孩能读到初中已是极限,村里连高中生都很少出现。
    自从村里举办各种培训班后,村民也认识到,只有掌握了科技知识才能发家致富。尝到甜头的村民特别重视孩子的教育。从2003年到现在,村里每年都有人考上大学,现在已出了7个大学生。
    张国华说,村里摘掉“贩婴村”的帽子后,她曾受邀到邻近的13个村寨与村民交流,效果非常不错。
    “龙乜模式”已在推广
    “公安的打击只能起到震慑作用。如果防范得当,可以从源头上控制贩婴事件发生。”广南县公安局副局长农训箴说,作为防拐典范,龙乜村民小组的成功经验已在广南县推广。
    岩上、田坪村民小组也曾是有名的“贩婴村”。2005年11月,广南县警方曾在这几个村一次抓获20余名犯罪嫌疑人,其中有10余人被判刑。近年来,“龙乜模式”在这里推广后,村里没再出现过贩婴事件。
    本报记者在岩上村民小组采访时,一户村民准备翻建房屋。
    33岁的冯光寿2005年在警方的打击行动中被抓,获刑5年,因表现好,减刑1年零8个月。11月17日,本报记者找到冯光寿家时,得知他刑满释放后已去了外省打工。
    冯光寿的父亲冯育怀说,当时家里确实很穷。听说把娃娃送到沿海地带可以挣钱,冯光寿参与了一次拐卖婴儿,得了几百元坐了3年多的牢,还不如打工、养猪赚钱。
    “现在我就在家养猪,一年也有上万元收入,比‘背娃娃’稳定多了。”张存英说,她当初不懂法,现在回想起来很后悔。
    小阿幕村民委员会支书郑继成介绍,2005年警方打击过后,村民的思想也在发生改变,认为做 “娃娃生意”,违法成本太高。政府部门为提高村民的收入,除大力发展农林经济,还多次组织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村民们有了未来,自然就不去做违法的事了。
    目前,在广南县看守所,牵涉贩卖妇女儿童的落网人员仍有50余人。
    “以前只在广东、福建省发现买方市场,现在在东部沿海城市,甚至中原地区都存在买方市场。”农训箴认为,买方市场的存在仍是贩婴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在警方的打击中,参与贩婴的犯罪分子可能向更边远的山区下手,因此,以后的打拐、防拐形势更加严峻。(首席记者 李佳健)
新闻来源链接:http://news.kunming.cn/yn-news/content/2011-11/29/content_2755136_2.ht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 ( 吉ICP备08101543号 )

GMT+8, 2024-12-26 22:22 , Processed in 0.038884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