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79|回复: 0

少女无知离家出走 民警寻觅苦心劝回 学校和家长应重视青少年时期的教育

[复制链接]
木鱼的眼泪 发表于 2012-1-5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1年12月26日,当四周还充斥着圣诞节余留的气息时,7名中年男女带着1名身穿校服的少女走进沙门派出所报案。此时,少女满眼泪水,眼中充斥着恐惧和惊慌。原来,有3名年仅14岁的未成年少女在平安夜离家出走,至今未归,那几名中年男女是她们的父母,报案少女则是她们的同学。
  来报案的少女叫萌萌,是名初二学生。在其父母保证不责骂她后,她才支支吾吾说出了整个事件的原委。平安夜当晚,萌萌和3名平时比较要好的女同学会同3名男生预备外出过圣诞节,在几个人身上仅有300元的情况下一起出了门。在四女三男中,有两名男生是大学生,另外一名是高中生。由于3名男生与3名女生关系很好,使萌萌觉得自己像“灯泡”,便谎称身体不适一个人回了家。两天过去了,3名少女手机均处于关机状态,家人顿时慌了神,找到萌萌,于是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接到报警,沙门派出所民警吴康玲立即展开调查。因3名少女均未成年,甚至没有身份证,调查一时陷入僵局。吴康玲经过冷静分析,准备从3名男生处入手。听说男生在椒江某地出现过,吴康玲立即驱车前往,但扑了个空,后又发现在温岭某宾馆,可赶到时已没了踪影。最后,3名男生出现在楚门车站,吴康玲赶往当地,找到了离家的其中两名少女。当时她们已身无分文,又不敢回家。在向两名少女说了其父母的担心和着急后,少女哭着同意回家。
  两名少女回家后,另一名少女给家人打来电话,称要去打工不想读书了。听了这话,少女的家长露出了绝望的眼神。随后,民警在楚门某宾馆找到最后一名少女小红,不过小红仍不愿回家。吴康玲支开了小红的父母,亲切与小红交谈,了解不愿回家的内情。原来,由于考试成绩不好,小红母亲会无休止地唠叨,并时常责骂,这令小红对家很是厌烦。在劝导小红先认识自己出走的错误后,吴康玲也和小红父母聊了聊。在父母表示以后不再无端责骂时,小红才同意回家。
  “我们其实并不是真要离家出走,只是几个朋友出去欢度圣诞,没想到给家里人带来这样的恐慌,我们知道错了。”3名少女说。
  笔者手记
  虽然3名少女已安全返家,但细究离家出走的原因,却不得不令人深思。从学校方面来说,个别学校采用“填鸭式”教育方法,硬性灌输致使学生感到学习枯燥无味。另外,日常教育也流于形式,没能及时发现学生心理上出现的各类新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开学生的“心结”。
  从家长方面来说,少数家长的教育方式方法不够恰当,缺乏与孩子的平等交流,甚至动辄拳脚相向,久而久之,使学生对学习或家长产生了逆反心理。同时,一些单亲家庭的孩子本来就缺少完整的爱,加上父亲或母亲平时忙于生计忽视了子女的教育,这些都成为了致使青少年离家出走的诱因。
  从社会方面来说,网吧、舞厅、台球室等一些娱乐场所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在受一些影视或书籍的影响后,学生容易刻意去模仿,有时还会觉得社会上的“小混混”好像很“潇洒”,日子过得很“滋润”。
  从孩子方面来说,青少年心智还未完全成熟,情绪波动较大,遇事易冲动,不能较为理性地分析和对待实际问题。少数青少年由于受父母长期宠爱,养成了任性娇纵的性格,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常会采用一些“出格”的行为来表示抗议,诸如顶撞长辈、我行我素等。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对青少年离家出走现象,学校和家长应予以足够重视。如增加与孩子的日常沟通,让他们真正理解学校和家长的良苦用心,并及时将内心的想法向校方和父母反映;多使用各种人性化管理方法,贴近和适合孩子的心理,使他们乐于接受教育,抵御一些不健康的思想侵袭,从而以积极、向上的健康思想,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 ( 吉ICP备08101543号 )

GMT+8, 2024-11-24 05:21 , Processed in 0.035633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