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承德记者 陈宝云
2008年1月1日,元旦佳节,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缩卧在承德街头。记者联系了该市救助站、城管和公安部门,期望寒冬里的老人能在温暖中度过新年。但因各种原因,对于流浪老人的救助处处遭遇尴尬。
冬日的承德寒气袭人。
1月1日早上8时50分,承德街头熙熙攘攘。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门口附近的一条自行车道边,记者看到一位头戴棉帽、身着棉衣的老人缩卧于此。在老人坐起的瞬间,记者看到老人是位年约50岁的大妈。
9时零9分,记者查询到了承德市救助管理站的一部24小时救助值班电话,但无人接听。随后,记者又查询到另一部值班电话,一位工作人员说,“2003年新的救助条例实施以后,我们的工作由以前的主动救助,转变成了现在的自愿救助。如果需要救助的人被人送到救助站,我们才能实施救助。我们无权上街实施救助。”对于这位老人的情况,该人员称,可以找街头巡逻的城管人员或拨打110,把老人送到救助站。
9时51分,记者再次来到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门口,并拨打了110。一位民警在电话中了解完情况后说:“我们马上派人去。”就在记者刚挂断电话时,一辆标有“城管执法”牌子的面包车,由于前方红灯,停在老人附近,开车的司机看了看躺在路边的老人。绿灯亮了,面包车走了。
10时,110民警仍未到达,此时记者看到刚才的面包车就停在20米外的道边。记者走上前,“那个老人你们能不能救助一下?”车里3位城管人员告诉记者,“这不归我们管,应该去找救助站。”
10时10分,从附近商铺里走出一个人,端着一盆水泼在老人附近,水很快流到老人的“休息之地”。老人无奈,只得起身离开。慢慢地,老人的背影消失在人流中。
记者手记
是什么阻塞了救助之门?
2003年8月1日,由国务院制定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取代了由孙志刚事件引发争议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宣告对流浪乞讨人员管理由“收容”到“救助”的转变。
4年多来,城市街头流浪乞讨人员并未因救助制度设计的“人性化”而减少。反之一个新的职业———职业乞丐逐渐成长起来。承德市救助管理站办公室主任王学明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承德街头乞讨人员几乎全是假的。乞讨人员在被送到救助站后,随之又转身离去,继续到街头经营他们的“生意”。
随着乞讨职业化的现象愈来愈被人熟知,城市街头的流浪人员,也有被划归到职业乞讨人员序列的趋势。
在“职业乞讨”仍未得到根治,人们对于流浪者救助的爱心日渐淡漠的背景下,相关部门如何甄别出那些真正需要救助的流浪者?在“自愿救助”成为救助主流的情况下,如何去协调流浪乞讨与城市和谐的关系?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