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你究竟是她的骨肉,还是她的工具”——武汉著名的寻人志愿者雅科夫拍摄的街头乞儿。很多被拐儿童都被迫为乞讨组织营利。
“如果在街头看到有被拐儿童之嫌的乞讨儿、流浪儿,不妨拿起照相机拍下来,并上传至公益网站,或许能为正焦急寻找走失孩子的家庭带来一丝希望。”
在上海、深圳、宁波等50多个大中城市,一项“宝贝回家寻子计划”正在民间志愿者中悄然运作,据报道,已有多名被拐儿童因此得到救助,两个以上拐卖儿童团伙被捣毁。而这一切,都在网名为“阳光天使”的宝贝回家网管理员的注视下。
“宝贝回家”的母亲
“阳光天使”的真实名字是张宝艳,吉林通化市人。
“在我孩子还小的时候,我看过一篇报告文学,《超越谋杀的罪恶》,从那时我才知道,原来这个世界还有拐卖孩子的事情存在。”
就在张宝艳看完那篇报告文学后不久,她经历了一次短暂的失子之痛。
“那天,我母亲带孩子去市场,一转身的工夫,两人走散了。她跑到单位告诉我孩子没了,我一下头都大了。在书中看到的那些可怕景象一下都浮现出来。全单位的人都出去找,那一次,我真感觉天塌了。”
所幸的是,孩子并没有丢。
从那之后,张宝艳很关注儿童走失、拐卖的信息,也开始留意身边发生过的事。到了2003年,张宝艳抱着一种理想化的期待开始动笔,她希望创作一个剧本《路有多长》(现已改名《宝贝回家》)把拐卖孩子的罪恶揭露出来,进而感化那些买孩子的人,让他们不要买。在剧本中,张宝艳还设计了一个理想化的寻亲模式,这是网站、志愿者、警方以及民政部门联合行动的寻亲平台。
“我感觉到很多家长找孩子还是用老办法,要么单干,自己一处处去跑,上街发传单,贴寻人启事;要么结成寻子联盟,把寻人启事集中为一份,平时打电话,或定期见面。我觉得这都太原始,也太花钱了,因为家长为了找孩子好多都倾家荡产了。这个时候,如果能有个方便快捷的寻找途径,可能会给他们更大的帮助。我老公是做网络的,我们什么都离不开网,我就想到网络,可是上网一查,大部分都是商业性的。于是,我就想搞一个免费的网站,正好老公和他的同事有技术。” 张宝艳说。
2006年8月,网站创建工作正式开始,在通化师范学院网络中心工作的丈夫秦艳友负责技术,张宝艳负责内容管理。在半年多的时间里,秦艳友在同事和学生的帮助下,搭建起了这个网上寻子平台。2007年4月30日网站正式开通,网站名称叫“太阳城寻子联盟”。
当网友们得知张宝艳有这么一个网站时,便建议她把网站的名称改为“宝贝回家”,并号召志愿者以此网站作为全国性的寻子信息平台。当天,秦艳友就注册了“宝贝回家”的域名,而张宝艳也就承担了联系全国志愿者的职责。
传奇的志愿者
“有时候我都很被那些志愿者感动,他们在帮助寻找这些被拐的孩子时,都是没日没夜地在网上讨论分析,帮助这些孩子确定家乡的大致范围,有时能确定出大体方位了,志愿者就一个村一个村地打电话,有些志愿者还利用周末,到各村去走访,帮助查询线索。”张宝艳说,“到现在,已经有34个成功案例,其中25个是离家出走或走失的,9个是被拐的。那9个被卖的孩子有5个是被亲人卖掉的,还有4个至今没有找到父母。”
其中最具传奇色彩的是一个叫“仔仔”的广东志愿者。“仔仔”是一个退伍老兵,曾在少林寺学过武术,入伍后当的是侦察兵。“仔仔”2003年退役后,去了广东,加入了志愿反扒者的行列,5年多的时间里,除了坚持反扒,他还反传销,解救被贩卖的儿童,在广州媒体的报道中,“仔仔”曾赤手空拳地对付过4个持刀歹徒,网友们都称他是“侠客”。
2006年下半年,“仔仔”获得信息,一名河南郑州男子自称要出卖自己的私生子。因为不知道消息真假,“仔仔”先后化装成多个身份,赶赴河南与这名男子接头,经过多次周旋,终于从这名狠心父亲怀中救下出生才16天的孩子。
“仔仔”和他志同道合的战友们,经常到全国各地跟人贩子周旋,解救儿童。两年时间里,“仔仔”赶赴江西、河南、四川、辽宁等地解救了多名被拐卖的儿童,配合警方抓获70多名人贩子。
张宝艳说:“我们都担心他的安全,可他还是不顾一切地做这个事情。”
第一次成功
2007年8月,“宝贝回家”迎来了第一个成功案例。
“那时距网站开通才一个多月,我们一个内蒙古志愿者在街上解救了一个从甘肃拐到内蒙古乞讨的孩子。”张宝艳说,“那个志愿者网名叫‘内蒙警院’,是内蒙古警察学院的在校学生,他在央视法制频道看到对宝贝回家活动的报道后,在6月21日加入了宝贝回家志愿者的队伍。6月24日下午,他在公园发现正在乞讨的一老一小,‘内蒙警院’及朋友出示相关证件后上前盘问,乞丐老头说男孩是他的孙子,‘内蒙警院’见老头神情不对,就将乞丐老头带到派出所做进一步调查。现已查明被拐男孩名叫张东,8岁,系甘肃民勤县人,与乞丐老头是同乡,男孩是十几天前被乞丐老头拐骗出来进行乞讨的。”
张宝艳很快把这个消息传到全国六十多个分群,这是“宝贝回家”计划的第一个成功案例,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一片沸腾,没过多久,志愿者群的数量已经增加到了70多个。
民间寻人网
事实上,在“宝贝回家”网站成立之前,全国各地已经存在很多寻人网站和寻人组织。比如湖北麻城的“搜人网”和搜人协会、广州妈妈网等。
“宝贝回家爱心社”是上海的志愿者群体,成员均为白领女性,很多人初为人母,原本是为上网讨论育儿经验,后来自发成为了寻找被拐儿童的志愿者。
“可豆妈”就是爱心社的发起者之一,在外企工作的她有一个两岁的孩子,因为看到关于街头行乞儿童的帖子,深受震动,于是她和几个年轻妈妈建立了宝贝回家爱心社,每人负责一个区域,有时间就到街头用相机记录下那些流浪的儿童,并询问他们的姓名、家乡、行乞原因等资料,然后把这些资料传到网上,希望能被寻找孩子的家长看到。
2007年初,她们结识了秦艳友夫妇,当得知他们正在筹建网站时,便改变了自己的建网站计划,把所有的资料都传给了张宝艳。同样给张宝艳提供信息资料的,还有武汉的著名寻人志愿者“雅科夫”。
“最初国内的几个大型寻子联盟都是根据区域划分的,联盟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并不是很畅通。在寻找孩子的过程中,每个家庭都掌握着不少孩子的信息,但这些重要信息不能互相交流,这是非常可惜的事。”张宝艳告诉记者,从2007年4月30日开始,国内几个自发形成的区域性寻子大联盟已经不再“各自为政”,开始把信息聚合在“宝贝回家寻子网”。
现在,遍布于全国各地的寻人志愿者有了统一的平台和活动,那就是宝贝回家寻子网和“宝贝回家”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