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湖北黑姐

[男孩] 约1981年出生1990年左右被拐卖到福建省泉州市的光中寻亲 180091bbhj

  [复制链接]
 楼主| 湖北黑姐 发表于 2016-8-13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junk1977 发表于 2016-7-24 17:31
请跟进志愿者对寻亲人再次确认如下信息:1给牛割草的筐是什么类型,是竹子做的还是木头做的;2见到的牛全是 ...

是竹筐,牛是黄牛,把玉米磨成粉,再放锅里搅合,跟邻居住的很散,不是挨在一起的,下雪下十来天,火坑是在房屋中间挖一个坑,四周用砖围起来
,很少种稻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为了保证您发布的信息能够及时的得到回复及关注
建议您登陆后进行发帖操作.请点击这里
登陆注册
桂江清泉 发表于 2016-8-14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乐妍 发表于 2016-8-24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约1981年出生1990年左右被拐卖到福建省泉州市的光中寻亲 180091bbhj
https://bbs.baobeihuijia.com/thread-329793-1-1.html
(出处: 宝贝回家论坛)
新浪微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知音 发表于 2016-8-26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一下
记得离我们街上不远的地方有人养鸬鹚,我们村没有,要去街上那条大河才有,那条河挺大的,可能有2-3米深,渡口旁边有几个小卖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翠屏小钟 发表于 2016-8-26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zy007 发表于 2016-9-8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爹老娘,这种称呼,云南昭通人也是这个口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远在天边 发表于 2016-10-18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深圳开心果 发表于 2016-10-19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寻找1983年出生1990年失踪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普洱镇沿江村下河坝社 彭益明(男)
https://bbs.baobeihuijia.com/thread-152975-1-1.html
(出处: 宝贝回家论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霏霏宝贝 发表于 2016-10-20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92千纸鹤 发表于 2016-10-20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阜宁-秋水无痕 发表于 2016-10-21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且听风吟 发表于 2016-10-21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寻找1980年出生1989年失踪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珠东乡东村二组 樊世相55338
https://bbs.baobeihuijia.com/thread-124717-1-1.html
(出处: 宝贝回家论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湖北黑姐 发表于 2016-10-24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且听风吟 发表于 2016-10-21 09:42
寻找1980年出生1989年失踪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珠东乡东村二组 樊世相55338
https://bbs.baobeihuijia.com/th ...

寻亲人记得大哥叫福贵,有一个姐姐还是妹妹夭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诺夫 发表于 2016-11-17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一点思路,寻亲人有些谢顶,这种情况很可能是遗传的,顺着这个思路看看吧。

点评

谢谢!  发表于 2017-3-20 15: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长春-宽城-小义 发表于 2016-12-6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傻大哥 发表于 2016-12-8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傻大哥 于 2016-12-8 15:27 编辑

寻亲类别:家寻宝贝
宝贝回家编号:224149
姓    名:银贵子   小名叫银娃
性    别:男
出生日期:1987年09月28日(农历)
失踪时身高:100CM左右
失踪日期:1992年12月12日(农历)
失踪人所在省:陕西省
失踪地点: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胡家坝镇
失踪者特征描述:单眼皮、单发旋、花掌纹、脸上有2个浅浅的酒窝,无胎记,四岁左右时家人带孩子坐在自行车的车梁上,孩子双手放在自行车车把上,在刹车时将孩子左手食指夹伤,夹掉了一块皮,也伤到指夹,伤后慢慢恢复了,估计留有伤疤。无孩子小时候照片。
是否报案:是(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胡家坝派出所)
是否采集DNA:是(2016年09月08日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胡家坝派出所单亲母亲采集)
其他资料:
1、失踪经过:农历1992年12月12日父亲一大早出门买东西,下午回来时得知儿子丢失。孩子当时和母亲还有姑姑去街上面粉加工磨面,磨面的地方是一个小二楼,一楼加工面粉,二楼加工粉条,母亲当时在一楼接面粉,姑姑在二楼压粉条,银贵子在街上玩耍,等母亲磨完面粉发现孩子已不见踪影,寻找至今杳无音信。
2、家庭成员:父亲刘发宝、母亲付晓荣、失踪两年后又有了一个弟弟、和弟弟小时候很像,堂兄弟很多,小时候和堂弟玩的时候较多。
3、失踪时穿着:走丢时带着小皮帽,身穿棉衣棉裤,外套着花布罩衣,蓝色的裤子,手工做的窝窝棉鞋。
4、口音:宁强口音,口音接近四川方言。
5、失踪孩子的血型或父母血型或兄弟姐妹的血型:(暂时不详)
6、婆婆在家做豆腐,经常把豆腐带到街上去卖,爷爷会把自己家地里种的黄瓜等蔬菜,带到街上让婆婆卖,家里还有一头牛,爷爷常带孩子去山坡上看牛。父亲农闲时骑自行车去其他镇上收购门窗,再带到其他地方卖掉,赚点钱补贴家用,父亲用自行车带木门窗卖,孩子应该有记忆,妈妈常教他唱《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曲,会《床前明月光》等古诗词。
7、家庭居住地的地理环境:家住土木结构三间瓦房,家门前有一条大路,向西通往胡家坝镇,宁强县。向东至元墩镇,南郑县、汉中市区,门前是山,房后也是山。
QQ图片20161207142849.png

点评

谢谢傻大个比对!光中记得最清楚的是大哥叫福贵  发表于 2016-12-9 1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傻大哥 发表于 2016-12-9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傻大哥 发表于 2016-12-8 15:23
寻亲类别:家寻宝贝
宝贝回家编号:224149
姓    名:银贵子   小名叫银娃

也许是堂兄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胡 发表于 2017-2-17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寻亲消息于2017.2.18推送于宝贝回家,请留意留言信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重庆乔峰 发表于 2017-3-17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寻找1983年生1987年失踪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广发乡马峰村二组李柱光(男)
https://bbs.baobeihuijia.com/thread-24370-1-1.html
(出处: 宝贝回家论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重庆青哥 发表于 2017-3-20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追逐梦想 发表于 2017-3-24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追逐梦想 于 2017-7-2 16:00 编辑

继续沟通 春节有啥好吃的,好玩及习俗

点评

梦想锅,这个孩子已经找到。  发表于 2017-7-2 08: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寒冬温暖 发表于 2017-6-23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铜陵牛歌”是流行传唱于安徽沿江江南的民间童歌,始于何时,现已无法确切认定,但是从历史上看,沿江江南是以农耕为主的。有耕就有牛,有牛就有牧,有牧就有牧童,有牧童就应该有牧歌。古典诗词中,关于牧童牧歌的记述很多。这从一个侧面表明,“牛歌”的历史是很漫长的。

  农村放牛娃每天早上起身到山野湖滩去放牛,用歌声邀约同伴,结队前往。牛到牧场以后,牛儿吃草只要不走失就行了。所以此时他们多互相对歌嬉戏,至傍晚就又以歌相约,同道回家。这就是说,放牛娃们与“牛歌”是早出晚归、嬉憩劳作、融为一体的。“牛歌”既是生活的真实写照,更是情感的充分表述。

  安徽铜陵有一个“顺安三月三古庙会”,庙会上有一个牛市,这个牛市,在沿江江南一带很有名气,每至阳春三月,牛市开市期间,远近农民,买牛卖牛的都前来赶会。夕阳西下,日市收市的时候,集镇不远的放牛滩上,就有数不清的牛和放牛娃。放牛娃对歌,此起彼伏,汇成“牛歌”的海洋。新中国成立初,当地的基层文化站,遵照政府关于挖掘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民间文化艺术的指示,对“铜陵牛歌”进行了初步发掘(选词记谱)。1956年,又在“牛歌”流行的区域物色了两名少年(男的叫江世林,时年只有十四岁,女的叫吴慕珍,时年十七岁),经过整理排练,参加了安庆地区的民间文艺会演,这是“铜陵牛歌”第一次登上城市的舞台。不料一经演出,便获得多种奖项,赢得一致好评。次年又被选送参加安徽省首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更是一鸣惊人,获很大成功。著名作曲家时乐蒙曾称之为“汉民族人民的天才创造”。大会评奖委员会评定,授予节目发掘奖、优秀节目奖、整理奖和演出奖。“铜陵牛歌”这颗长期被掩埋的艺术珍珠,一经拭去尘埃,果然光彩夺目。

  特色

  “铜陵牛歌”的歌词,特别是其中的对歌部分,多为不固定的即兴问答,俗称“见风挂牌”。这里所说“见风”的“风”,就是指身边事、眼前景。如“重打锣鼓重开台,我出牛歌给你猜”“什么团团团上天?什么团团在水边?什么团团长街卖?什么圆圆姐面前”等,天真机智,幽默逗趣,既是一种歌唱活动,也是一种智力游戏,即问即答,反复循环。基本上是大白话,“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其创作要求,实际上就是一条,那就是“简洁精炼,合辙上口”。内容多是反映农耕时代男耕女织的朴素生活和放牛娃们天真无邪、自得其乐的童趣。悠然而不悠闲,嬉戏并不嬉闹。其曲调也是这样,特点主要有三:一是在曲式结构上比较复杂,二是在调性对比上特点鲜明,三是在调式色彩上十分独特。其旋律最动听、最具特色的,应该是其对比段的五声角调式,因为五声角调式的主音,缺少属音的支持,无法分解1让其旋律行进。可“铜陵牛歌”的角调式,巧妙地克服了缺少属音的弱点,令人耳目一新,拍案叫绝。由于方言的特点,“铜陵牛歌”的音域一般不宽,起伏较小,如第一、三两段,呈示段和再现段,音域只有六度,显得非常舒缓、悠扬。对比段由于速度和节奏的变化,虽显得活泼跳跃,但音域仍只在八度以内。通篇旋律,除偶尔出现五度跳进外,多为三度以内的小跳或级进,体现了沿江江南人民那种安逸祥和平稳递进的性格追求。

  民歌是地方戏曲的源头,民歌与地方戏曲总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铜陵牛歌”就与安徽的徽剧、黄梅戏等地方戏曲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黄梅戏《刘三姐》就曾将“铜陵牛歌”吸收改编为戏里的主要唱段。比如深受“铜陵牛歌”影响的三姐与秀才对歌的唱腔,几十年演唱至今。反过来,徽剧的《小放牛》、黄梅戏的《打猪草》等戏里的孩童形象,“铜陵牛歌”于舞台演出时,也有大量吸收。

  影响

  “铜陵牛歌”发掘以后,首先在该县的老洲乡进行传唱试点。这个乡是1958年即闻名的全国“文化之乡”。这里有一个美丽的大草滩,面积千亩以上。绿草茵茵,牧童横骑牛背,相互对歌,你来我往,此起彼伏。江南秀色融合于旋律之中,表现于歌声之外,诗情画意,美不胜收。老洲乡的试点,立即带动了全县乃至更广大地区演唱《铜陵牛歌》的热潮。群众性的演唱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

  “铜陵牛歌”发掘传唱成功,深受群众欢迎的事实,大大端正了某些干部轻视民间传统文化的片面认识,有力地推动了沿江江南民歌的抢救挖掘工作。经过不断的努力,特别是1963年之后,当地曾经多次开展了大范围的民歌普查。

  据不完全统计,仅铜陵地区就挖掘搜集了200多首,经过整理鉴定,较为完整并具有地方风味的约50余首。主要是小调、山歌、号子和歌舞曲,内容包括革命历史、情歌、生产劳动和民俗活动等几方面。如在“铜陵牛歌”传唱的影响下,当地65岁的老农何本奎将他在十余岁时与当时已60多岁的陆道安老人学习并传承下来的太平军民歌《十字歌》挖掘出来:“一字写来一横长,广西出了个小天王,盖世无双,屯兵养马千千万,要与清朝动刀枪,皇帝要推翻。”此歌20段歌词,保存完整,曲调朴实流畅,极具历史价值。还有《当兵歌》(也称《壮丁歌》)是一首叙述被抓壮丁悲苦生活的民歌,12段歌词,曲调凄婉悱恻,十分感人。情歌小调方面,如流行于沿江山区的情歌《我俩有心怕什么》:“露洒辣椒亮晶晶,哥哥见妹不作声,想说话,慢吞吞,未开口,转过身,边走边望一样的心。”把一个初恋少女且顾且盼、欲说还羞的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旋律更是生动传神,娓娓动听。《条条丝线系妹心》这首情歌以轻柔咏叹旋律唱道:“一条丝线牵过河,哥买梳子妹梳着,千万丝线数不清,条条丝线系妹心。”将情人思念的情感表现得隽永含蓄,分寸得体。

  在“铜陵牛歌”的发掘传唱的影响下,还有大量的劳动号子被挖掘整理出来,如“抗旱号子”“大锇号子”“搬运号子”“舂米号子”“大夯号子”等等,由于这些号子民歌一般都是在负荷比较沉重的体力劳动中用以协调动作、调剂精神的,所以其节奏与劳动程序有着直接的关系,通常都是一领众和、旋律跌宕起伏、气势壮阔雄浑。

  “铜陵牛歌”在发掘整理过程中丰富了配乐、化装,由旷野走上了舞台。这给一些偶然仍在活动、但长期不被重视、得不到积极传承的民俗类演唱节目,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如沿江江南每年中秋节,对上年度的新婚夫妇进行“送秋”,即送去“秋实”,预祝“早生贵子”。其形式是运用象征性的道具(如“芋头子”),燃红烛,唱“送秋歌”,热情而富有喜庆气氛。但这“送秋歌”中却夹杂着一些粗俗的东西。在“铜陵牛歌”的示范影响下,“送秋歌”只稍加整理,即“锦上添花”,不仅会演获奖,而且在群众中也大大热乎起来。其他如“挑花篮”“竹马灯”“帮歌”“门歌”等也都得到进一步的挖掘和提高。

  总之,“铜陵牛歌”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不仅对沿江江南一带民间传统文化的发掘工作产生了较好的推动作用,同时,经出版社和有关媒体的宣传介绍,在全国音乐领域也有一定的影响。1959年“铜陵牛歌”就由安徽人民出版社编入《安徽民间音乐》第二辑。1962年,上海戏曲学校吴歌老师将其选编进该校的《民族音乐简谱视唱教材》,并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此后,“铜陵牛歌”便成为省、市、县文艺团体的保留节目和许多广播电台(包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音乐选播节目。

  经过1,至1978年安徽省首届“民族民间唱法会演”时,省歌舞团带头献演了“铜陵牛歌”。“铜陵牛歌”的传承和发展工作,重又活跃起来。1985年,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著、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音乐词典》设“牛歌”词条,以“铜陵牛歌”为例,并摘举歌谱。1992年,铜陵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将“铜陵牛歌”收入新编《铜陵县地方志》,2006年,“铜陵牛歌”被列为首批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5月又成为安徽省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项目。

  沿江江南,山川秀美,人情淳朴,广大劳动人民不仅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丰富的精神财富。“铜陵牛歌”就是铜陵人民特别是农家孩子创造并口耳相传留下来的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珍珠。

铜陵牛歌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追逐梦想 发表于 2017-6-24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追逐梦想 于 2017-6-24 17:32 编辑

当时我上街必须经过一条河,河面上有一根钢筋拉在河的两岸,河里有一艘小木船,木船头竖着一根木头有个铁圈把那船头那个木头和钢筋套住,防止船被水冲走,划船时只要船夫站在船头用力拉钢筋船就往前走。

这种是在河面不宽,水缓的河面使用,应该叫手拉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宝马 发表于 2017-6-24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追逐梦想 发表于 2017-6-24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追逐梦想 于 2017-6-24 18:41 编辑

烧瓦片时等瓦炉里的火着起来后把公鸡扔进去,看它是不是能逃出来,如果能逃出来就表示大吉。
过年的时候有人拿着一个老公猪的牙齿固定在一块木板上,然后在牙齿的下面装饰一些头发的饰品,另一只手敲打着木板,找人家讨吃的东西。


这些风俗非常特别,建议问问云南、贵州、广西等志愿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追逐梦想 发表于 2017-6-24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追逐梦想 于 2017-6-24 18:17 编辑

登记信息

  • 寻亲类别:家寻宝贝
  • 宝贝回家编号:114722
  • 姓    名:李廷勇
  • 性    别:男
  • 出生日期:1982年09月02日(阴历)
  • 失踪时身高:110CM
  • 失踪日期:1989年12月(农历)左右
  • 失踪人所在省:贵州省
  • 失踪地点: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茅台镇棉农村麻柳凹
  • 失踪者特征描述:头旋、2个。是否断掌,不详。圆脸,短发头发多,单眼皮。右眼看人有点斜眼、偏瘦、不爱说话。
  • 是否报案:是(贵州省仁怀市公安局茅台镇派出所)
  • 是否采集DNA:否(已建议)
  • 其他资料
  • 1、失踪经过:李廷勇失踪1989年12月_1990年1月之间,是一个冬天煤火炉取暖的季节,因去邻居家吃酒席晚上至第二天没回家,家人到处找也无消息,到他要好朋友周传伟家问了也不知道下落,失踪时穿蓝色布衣,浅色布裤子,圆脸,短头发,阳光下看人有瞟眼。
  • 2、家庭成员:爸爸李宗强,妈妈张兴霞,哥哥李廷刚,妈妈的姐姐大满娘。
  • 3、失踪时穿着:穿蓝色布衣服,浅色裤子。
  • 4、口音:仁怀本地口音
  • 5、失踪孩子的血型或父母血型或兄弟姐妹的血型。哥哥A型
  • 6、饮食、生活习惯:以前农村条件差吃饭都是包谷米饭。
  • 7、家庭居住地的地理环境:老家房子的结构是砖墙瓦房一间,牛毛毡厨房一间,有院子,院子里种有枸叶树,房子左边有两个烧砖窑子,还有个主主坟墓,门前是公路。家背后2公里有座山叫马安山。
  • 8、喜好:在家呆不住,爱到处跑玩耍如工地。除了家人李廷勇和妈妈的姐姐大满娘最亲。最好的小朋友叫周传伟。
  • 9、通常出行路线:离城4公里左右经常从家门口坐中巴车进城也就是现在的酒都仁怀市,茅台镇的中心城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土家人 发表于 2017-6-26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云贵渝一带的:
1 上大梁后,木匠要在上面撒粑粑,糖果,硬币,说祝福的话
2 桐子树多
3 坟的样式也一样
4 山歌很多
5 中老人头上戴的是白帕子,也有老人戴黑色
6 7字形的瓦房很多
猪牙风俗和鸬鹚很少见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余生 发表于 2017-7-2 09: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木板房,贵州。斗牛,贵州南部,腊肉,贵州,背篓,贵州,下雪,贵州。总之贵州满足切条件。贵州南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ebshell 发表于 2017-9-7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远在天边 发表于 2017-9-7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 ( 吉ICP备08101543号 )

GMT+8, 2024-6-2 20:34 , Processed in 0.047528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