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年报6月12日报道 “只要我们多动动相机,也许那些心急如焚的父母就能寻觅到宝贝的踪迹。”近日,网上一个“宝贝回家计划”在上海网友间开始“口耳相传”起来,志愿者们纷纷带上相机走上街头,只要看到路边乞讨的儿童就用相机拍摄下来,并贴到“宝贝回家寻子网”,为丢失孩子的家庭提供线索。
用照片“串”起乞讨宝贝回家路
“其实,拍一张照片真的不难,但是,对于那些在全国各地苦寻自己孩子的父母来说,也许就是一丝希望的曙光。”在静安寺附近上班的张小姐这段时间一直随身带着数码相机,只要看到路边有流浪的孩子,就会立刻用相机拍下孩子的照片,再上传到网络上。
“这是一个在全国开展的‘宝贝回家计划’,希望能用志愿者们的照片‘串’起宝贝们的回家路。”在张小姐的指点下,记者打开了“宝贝回家寻子网”,首页分为“宝贝寻家”和“家寻宝贝”两个板块,可以看到志愿者拍下的流浪乞讨儿童的照片以及寻子家长上传的丢失子女的照片。
“除了把这些乞讨孩子的照片张贴到这些网站上之外,我们还会分别记录下这些孩子的发现地点,作为注释写在图片下。”张小姐告诉记者,这样做的主要原因就是要让那些丢失孩子的父母在找寻孩子的过程中不至于四处碰壁。
上海网友纷纷响应“宝贝回家计划”
通过页面的显示,记者注意到,目前参与“宝贝寻家”的注册人数为149人,而“家寻宝贝”的注册人数为358人。“但是,上海以及全国其他城市的志愿者远远不止这些人数。”指着已经被加满的QQ群,张小姐告诉记者,更多的志愿者不仅仅把拍下的流浪乞讨儿童图片贴发该寻子网,还纷纷通过各大论坛发布,希望帮助孩子找到回家的路。
根据张小姐介绍的情况,记者随后在上海白领扎堆的篱笆、天涯等论坛上都找到了“宝贝回家计划”的踪影,一位名为“LITTLEPRINCESS”的网友告诉记者,自从知道了宝贝寻家这个网站后,她就一直在帮忙转贴这个网站的信息,“只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宝贝们回家的道路才能越来越顺畅。”
网名为“牛牛妈”的网友告诉记者,自己的孩子是在3年前走失的,至今没找到,因此,她在全国范围寻找孩子的同时,自己也参与到了志愿者的队伍中。“而且我现在的想法是,除了拍照,如果在路上看到那些明显有被虐待痕迹的孩子时,也会立即拨打报警电话。”
【网站说法】
聚合寻子信息拒绝商业赞助
“网站的宗旨是帮助寻找失踪宝贝及一些流浪乞讨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为孩子家长及志愿者提供一个信息沟通的平台。”根据“宝贝回家寻子网”上留下的联络方式,记者联系到了网站的组织者张宝艳。
“最初国内的几个大型寻子联盟都是根据区域性划分的,但是联盟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并不是很畅通。在寻找孩子的过程中,每个家庭都掌握着不少孩子的信息,但这些重要信息不能互相交流,这是非常可惜的事。”张宝艳告诉记者,从今年4月30日开始,国内几个自发形成的区域性寻子大联盟已经不再“各自为政”,开始把信息聚合在“宝贝回家寻子网”。“网站的开办完全是出于对这些孩子的同情,因此,网站完全公益,我们不接受任何企业的赞助,志愿者和寻子家长刊登的寻人启事也完全免费。”目前还没有工作的张宝艳告诉记者,由于拒绝商业赞助,网站的日常维护和各项费用全部靠自己承担。
【专家观点】
合情合理但不合法
对于志愿者们展开的“宝贝回家计划”,通过网络公开发布丢失子女与流浪乞讨儿童的照片与相关信息,上海市通浩律师事务所陆建律师表示,这样的做法于情于理都是合适的,但是不符合当前的法律架构,可以被认定为侵权。陆建律师建议说,寻子组织可以在发现流浪乞讨儿童之后,与当地的民政部门联系,由民政部门接纳这些失去监护的流浪乞讨儿童,或者将丢失子女的信息提交到民政部门,由民政部门统一对外发布信息。
“我支持并感谢这些年轻的志愿者,他们所作的努力,无论对丢失子女的家庭,还是对于整个社会,都大有益处。”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说,如果孩子在他们的帮助下可以回归家庭,就可以健康、正常地成长。网上的寻子行动是当下的年轻人以自己的智慧和行为对社会所作的贡献,是良好的社会风气,需要我们支持,也值得我们学习。同时,于海也认为,网上寻子不可避免地会遭遇法律上的尴尬。对于涉及的法律问题,希望相关的法学专业人士能够动用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们。 |